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国家经济力量转化为国防实力的物质条件。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是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的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防工业全球化的兴起,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国防工业全球化浪潮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合作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合作是世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文章从创新合作模式、开拓合作渠道、加快产业调整、利用矛盾竞争、强化宏观管理、完善法规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合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6月28日,在首届中非防务安全论坛期间,国防科工局在京举行以"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为主题的专题交流活动,增进非洲国家政府和军队对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了解,加强中非沟通与交流。会议指出,作为中国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国防科工局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工业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与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90多个军贸领域、核领域和航天领域政府间合作协议。目前中国与45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国防科技工业合作关系,中非合作日益紧密,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4.
8月28日,首次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合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和总结八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合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明确“十一五”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为会议做出重要批示,他指出,多年来,国防科工委认真履行职责,在国际核事务、国际空间合作等领域积极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为维护国家利益,壮大军工经济,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的跨越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5.
最近,为贯彻落实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国防科工委召开了首次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合作工作会议,国防科工委和国家商务部还共同发布了《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若干意见》,这对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稳步走向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呈现出许多新趋势新特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国际经济竞争依然深刻复杂;不同文化交流继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战略安全形势总…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中国军转民》2006,(9):1-1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是国防科技工业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体系,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要求。鼓励和支持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积极开展对外技术合作与交流,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和打造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实力。摘自:商务部、国…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2009,(12):23-25
2009年.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加速走向开放的一年。国防科技工业在开放中发展.这成为世界军事工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行业从总结国内外军工发展历史经验中认识到,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发展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2009年.是国防科技工业行业更加注重国际视野、国际战略、国际合作.国际市场的一年.是更加注重用开放的观念指导开放的实践,从而使国防科技工业从开放中获得核心能力跃升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正>建国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专项取得标志性成果,国防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军工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实现了由单一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转变。国际合作和军品出口不断拓展,与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形势,解剖了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的建议:国家决策、政府采购,国有主导、市场竞争,国际合作,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工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这是国防科工委党组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深刻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国防科技工业外事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工业》2003,(1):17-18
五年来,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合作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打好“两大攻坚战”这个中心工作,明确职能,理顺关系,规范管理,加强服务,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防科技工业的国际合作,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展示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科技成果,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推动军民两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作为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主办单位之一,2007年10月,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组织由10个军工集团公司、中物院和7所委属高校共18个单位组成的国防科技工业展团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在倚山傍海、景色秀丽的深圳,以“自主创新、和平利用”为主题的国防科技工业展团,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众,他们交流、观奇、谛听和平利用军工技术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取得突破,国家重大工程成就举世瞩目,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加快实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速加力,军品出口与国际合作再创佳绩,政府管理扎实有效。本报讯12月29日,2017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相似文献   

14.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国防科技工业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面临着难得发展机遇。江西省国防科工办紧紧围绕国防科技工业“三项职责”和“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总目标,结合江西国防科技工业实际,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为了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大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投入,国防科技工业的兼并重组向专业化和集团化方向深入发展,行业垄断加剧,国际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国际军事竞争中占据主动,各主要  相似文献   

16.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党和国家促进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健康和良性发展的大战略。在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过程中,研究军民融合对提高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加强衡量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有很多指标,由于某个产业科研生产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来获取盈利,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纵观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发展形势,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任务。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国际市场科工委机关刊物《国防科技工业》肩负着重任应运而生,正式创刊发行了。预祝刊物不辱使命越办越好,成为广大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干部职*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宣传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为建立新型的、寓军于民的、充满省略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为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要发挥刊物在政策研究、理论研讨以及探索改革和创…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工业竞争力评价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科技工业竞争力评价就是力图客观地衡量一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现有实力和竞争潜力,通过建立有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国际比较,从而对自身的现实状态、存在问题和国际地位有一个清晰的分析和判断,并作为国家安全、国防、军事战略和国防科技工业决策与管理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我国新时期国防经济理论与实践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科学地揭示了当今世界战争与和平的新变化,果断地提出实现新时期国防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于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关键作用,强调努力提高国防科技水平;深刻论述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建立军民结合的新体制;提出国防科研和生产实行合同制,转变军工运行机制;提出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军品外贸出口和国际军事技术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策划人语为充分展示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科技成果,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推动军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