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ink-16信号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台湾的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采用Link-16战术数据链进行通信,本文在Link-16数据链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该信号的结构组成与数据封装。  相似文献   

2.
基于OPNET的Link-16数据链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Link-16数据链是用以交换实时战术数据的通信、导航、识别系统,本文利用OPNET对Link-16数据链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响应时间与跟踪容量要求对时隙分配的约束。  相似文献   

3.
在数据通信网络中,按照链路协议的技术要求连接两个或多个数据站的无线传输系统,简称数据链,是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链路协议”,是指建立、保持和释放一个逻辑数据链路以及经由链路传输数据的一组规则。数据是要通过一定的物理媒体如电话线、微波或光缆传输的。数据链路包括传输媒体、链路协议、有关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但不包括提供数据的功能设备(数据源)和接收数据的功能设备。美军及其北约盟军使用的数据链有十几种,如4号数据链(Link-4)、10号数据链(Link-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地基大功率干扰机干扰卫星通信上行链路,通过无人机干扰卫星通信的下行链路。通过载噪比和误码率对卫星通信链路的性能进行分析,对地基干扰大功率机干扰卫星通信上行链路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干扰机布放数量、干扰功率、干扰频率、通信数据传输速率和调制方式等因素对干扰效果的影响,并对无人机干扰卫星通信的下行链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无人机和地基干扰机干扰卫星通信的一些作战使用结论。  相似文献   

5.
研究通过地基大功率干扰机干扰卫星通信上行链路,通过无人机干扰卫星通信的下行链路。通过载噪比和误码率对卫星通信链路的性能进行分析,对地基干扰大功率机干扰卫星通信上行链路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干扰机布放数量、干扰功率、干扰频率、通信数据传输速率和调制方式等因素对干扰效果的影响,并对无人机干扰卫星通信的下行链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无人机和地基干扰机干扰卫星通信的一些作战使用结论。  相似文献   

6.
Link-16作为当前典型的数据链,具有良好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对其进行有效干扰是目前军事通信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首先概述了典型数据链的通信体制和抗干扰措施,并参考网络OSI模型和GIG模型,建立了数据链的TDLRM结构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智能干扰的手段划分为物理层干扰、链路层干扰和跨层干扰;最后对在物理层上的多频点阻塞式干扰和相位干扰、在链路层上的协议攻击以及跨层干扰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7.
美军Link-16战术数据链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k-16是20世纪中后期美军各军种(以空军为主,陆军和海军参加)联合研制发展,供战区联合作战中各军种共同使用的一种战术数据信息传输系统,即战术数据链路(TDL)系统。它是军队在作战行动中用于传输各种格式化数字信息的一种手段或途径。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网络化战争中,指挥与控制(C~2)中心必须实时地获取、处理、传输和显示来自所有作战单元和武器系统平台的各种信息,使  相似文献   

8.
根据无人机下行遥测链路的抗干扰技术,详细分析了无人机下行遥测链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三种干扰方式。研究了宽带噪声干扰、单音干扰和脉冲干扰对无人机下行遥测链路干扰效能,给出了误码率计算模型。最后对三种干扰方式的干扰效能进行了仿真和比较,仿真结果显示在不同干信比的情况下,不同干扰方式的干扰效能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通用数据链(CDL)的技术特点,对CDL的干扰策略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几种干扰样式的可行性。研究了脉冲干扰对CDL前向链路的BPSK扩频调制的干扰效能,对脉冲干扰下BPSK扩频调制的误码率及同步字差错率进行了计算。研究了宽带噪声干扰对CDL返向链路的OQPSK调制的干扰效能,对宽带噪声干扰下OQPSK调制的误码率进行了计算,最后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所研究的干扰样式在一定条件下对CDL通信链路能产生有效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针对空间链路干扰效能的评估问题,从主动干扰方角度,提出主动评估的总体框架,并且给出了几种能够用于独立评估的指标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空间自适应调制编码链路干扰进行时间效能评估的模型,推算了干扰延迟链路传输时间的定量表示,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以实战条件下指控通信链路的性能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通信链路模型和实战环境模型(信道传输模型和干扰敏感模型),建立干扰模式库,研究指控通信链路在实战条件下的性能,并选取典型通信系统在典型干扰模式下在仿真平台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对通信系统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从链路层对Link16研究的片面性,利用Opnet设计了Link16的网络仿真模型,并对关键部分进行说明。仿真中,利用EMA把专用链路仿真软件得到的Link16链路性能曲线与Opnet的无线管道模型结合起来,弥补了Opnet在链路仿真方面的不足。最后,基于所建立的Link16网络仿真模型构建了仿真场景,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优化Link16的网络配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中心战的内含并对包函的三个主要网络:联合跟踪网络的CEC,联合战术网络的战术信息分发系统(Link-16),联合规划网络即IT-21进行说明,以对军事革命核心内容之一,改进的信息和指挥控制能力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军事通信卫星及其下行链路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航天技术、数字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的发展,一些军事大国恣意进行空间“武器化”,掌握“制天权”,对他国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介绍了军事通信卫星及其优缺点,以及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并对军事通信卫星的下行链路进行有效干扰的一些性能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5.
16号数据链(Link-16)是美国各军兵种共同使用的一种战术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美军实施联合作战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由“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终端、指挥控制处理器以及战术数据管理系统组成。其中,JTIDS 为第一代16号数据链终端,能在作战环境下提供导航、相对定位、作战识别和指挥控制功能。MIDS 为第二代16号数据链终端,能提供抗干扰的数字化语音与数据保密通信。在不久的将来,MIDS 将逐步取代 JTIDS,成为美军战场信息传输的新纽带。  相似文献   

16.
天基信息支援下区域反导组网作战各系统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的关键是战术信息分发系统,而该系统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数据链路,这些链路之间又存在着各种约束条件,因此科学合理的对这些链路进行规划是系统实现的重要工作之一.建立并提出了天基信息支援下区域反导组网作战战术信息分发系统数据链路的规划模型和一种新的解算方法,为该系统数据链路的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作为Link-16的核心部分,具有良好的信息传输性能,可以容忍比较高的信息错误率.以Simulink软件为仿真平台,根据JTIDS的基本原理,对JTIDS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并对系统的误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通过系统的仿真与分析可以看出,JTIDS几种关键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性能,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Q频段通信链路受降雨、云雾及大气吸收等天气条件影响较大的传播特性,基于对Q频段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下行链路传播损耗的分析,研究降雨损耗在地球站共址的干扰场景下对I/N分布的影响。提出与降雨分布相结合的Q频段下行链路传播损耗计算方法,建立基于降雨衰减超出门限值的时间百分比p%的I/N函数模型,分析p%对I/N分布的影响,预测年均干扰分布情况。采用该计算方法对ITU实际登记的CHINASAT-G-115.5E卫星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越低,通信链路受降雨衰减的影响越明显。当p<0.5时,衰减门限值变化较快;在地球站和干扰卫星轨道经度固定的情况下,p%越小,年均1-p%时间内I/N的最小值越小。该方法可应用到研究其他轨道卫星的干扰分布中,为干扰规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导航战条件下的全系统自主导航运行是卫星导航系统星间链路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对星间链路在导航战情况下的工作性能进行准确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星间链路的整网抗干扰性能与单星抗干扰能力、星间信号体制、建链策略、网络体制等多种因素均有关系,比较复杂,从而为其准确评估带来很大困难。为准确评估导航战条件下星间链路的整网抗干扰性能,对影响星间链路整网抗干扰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整网抗干扰性能评估场景进行建模设计。提出了以干扰场景遍历条件下的平均可工作概率为指标的星间链路抗干扰性能评估方法,定义了可用率评估指标体系,从而使准确、定量评估星间链路整网抗干扰性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Satellite Orbit, GSO)卫星系统间的兼容性分析,设计了单波束和多波束GSO卫星系统间的上行及下行干扰场景,并在卫星的轨位、系统链路可用度及干扰系统地球站选址等多维度对GSO卫星系统间的干扰进行了评估,提出了不同轨位间隔条件下满足国际电信联盟干扰协调限值的干扰系统地球站最近选址的建议,细化了各维度研究上的颗粒度,在不同维度间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了GSO卫星系统在不同维度下的干扰变化特性曲线和各维度对干扰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在系统链路可用度一定的条件下,两个卫星系统的轨位间隔>2°时,干扰数值变化缓慢;轨位间隔≤2°时,干扰数值变化较快;轨位间隔≤0.1°时,干扰数值急剧上升。以国际电信联盟实际登记的CHNSAT-81.5和INSAT-KA82.5E卫星的网络资料为例,将计算得到的GSO系统波束间的干扰噪声比、载波干扰比与Visualyse软件结果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误差保持在0.7 dB范围内,证明该方法具有有效的评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