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岛战争中英国的外交谋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和阿根廷关于马尔维那斯群岛的领土纠纷由来已久,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进驻马岛,由此引发了马岛战争。战争期间,英国精心策划,积极开展外交攻势,使阿根廷很快就陷入了被动地位。在利用外交手段压倒对手之后,英国又以强大的军事打击为自己正名,实现了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刘永  文广 《环球军事》2010,(6):10-11
据英国媒体3月2日报道,英国首相府表示拒绝美国帮助解决英国与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问题上的争端。发言人说:“我们对国务卿的支持表示欢迎,以确保我们将继续保持外交渠道畅通,但美国没有直接参与的必要性。”正在阿根廷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3月1日表示,美国政府愿意推动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进行谈判。英国此举令英阿马岛局势更具悬念。  相似文献   

3.
龙文 《环球军事》2010,(6):12-13
据阿根廷《号角报》等媒体报道,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一直是英阿两国关系上的!定时炸弹”,双方曾在1982年为马岛主权开战,结果阿根廷落败。今年2月初,英国政府允许迪塞尔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开采石油,引发阿根廷不满,阿根廷高级将领纷纷表态要收复马岛,英阿两国又处在剑拔弩张之中。  相似文献   

4.
近日,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主权归属,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关系再度紧张。2月21日,阿根廷宣布封锁马岛附近航线。英国针锋相对,已向该群岛派出了4艘军舰及1个步兵连,提高岛上英军的防御能力。双方剑拔弩张,第二次马岛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5.
2013年的新年刚过,英阿两国为了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再起争端。1月3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在英国《卫报》和《独立报》上刊发的致英国政府的公开信上,指认英国占据马岛是“公然的殖民主义”行为,要求英国政府向阿根廷归还马岛。在信中,阿根廷还要求英国应该履行联合国1960年通过的有关结束一切形式殖民主义的决议,同阿根廷就马岛主权争端展开谈判。  相似文献   

6.
26年前的夏天,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爆发的马岛海战以阿根廷的惨败而告终。在纪念马岛之战26周年之际,重新审视这次战役的全过程,发现阿根廷本来占据道义和地理上的两大优势,但失败的恰恰正是阿根廷,这里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7.
简讯     
阿根廷海军对英国进行友好访问作为与英国重建友好关系活动的一部分,阿根廷于1994年8月派其训练帆船“自由”号对位于达特茅斯的皇家海军学院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次历时五天的访问是自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之后的第一次,它标志着英阿两国关系正在走向正常化。〔温文译自《IDR》10/1994期〕  相似文献   

8.
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广场一侧首都大教堂的塔壁上,人们可以看到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焰,这就是著名的“阿根廷火焰”,这支从1950年为纪念圣马丁将军逝世100周年而开始点燃的火焰,是阿根廷独立战争战斗和胜利的象征,从1810年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革命”开始的阿根廷独立战争,是1810-1826年拉美独立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墨西哥独立战争、委内瑞拉独立战争并称为三大中心战场。1806-1807年,阿根廷人民两次挫败英国殖民者的入侵,1810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爆发了“五月革命”,开始了阿根廷人民独立运动和独立战争,它是1810-1826…  相似文献   

9.
褰丁 《当代海军》2001,(7):27-28
前不久,阿根廷与英国签署了一份谅解协议,协议确定允许阿根廷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私人飞机和船只在阿根廷大陆与马岛之间直航,但不包括商业航行。协议签订中,阿根廷方面还特别声明,此直航协议不影响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所有。这一协议的签署意味着,自1982年马岛战争后,阿根廷与马岛之间中断的空中和海路交通开始恢复,表明英阿之间的战争阴影在逐渐散去。但是阿根廷有关马岛主权的声明,则又强化了近十年来英阿之间在马岛主权问题上不可调和的立场。  相似文献   

10.
30年前在南大西洋上,英国与阿根廷围绕着一个主权争议的群岛,展开了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海空之战。这个群岛被英国人称为福克兰群岛,而阿根廷人称其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在这之前的近40年,导弹与电子时代的海战只是停留在理论与假设状态,而这场战争令这些理论与假设变成了现实,并对日后的海军战略、战术以及舰艇设计等诸多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场令南大西洋成为新型海战武器试验场的战争,起因却极为老套:阿根廷军政府  相似文献   

11.
马岛心理战     
《兵团建设》2013,(4):48
1982年4月至6月,在英国和阿根廷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战争中,英军在远离本土1.3万公里之外,与武器和人数均占优势的阿根廷军队作战。英国政府和军方充分运用心理战手段,在炫耀自己的武力如何强大的同时,让阿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英国与阿根廷为了争夺马维纳斯群岛的控制权,进行了激烈的海战,历史上称为“马乌海战”。战争期间,英国海军装备维修体系表现了很高的工作效率和修理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岁月揭开了一件秘闻的帷幕:直布罗陀(英占),这个扼守大西洋和地中海航路咽喉的港口,本会在1982年5月31日夜八点,准时飞上天。阿根廷人瞄准了复仇地点事情发生在英国同阿根廷在马岛战争的白热化阶段。当时,阿根廷海军的一张王牌——“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在战区被击沉,国内舆论  相似文献   

14.
马岛之战中的英国特混舰队司令官伍德沃德徐金洲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突然出兵,占领了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首相、素有“铁女人”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决心派遣一支特混舰队远征南大西洋,以武力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特混舰队远离本土作战,选择一位合...  相似文献   

15.
阿根廷海军     
阿根廷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与智利接壤,海岸线长达3800多千米。长期以来,为保护众多的岛屿和漫长的海岸线,阿根廷一直十分重视海军的建设,20世纪初,曾一度取代智利海军成为南美的第一大海军。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装备的老化及美国开始向巴西提供海军装备,阿海军总体实力稍逊于巴西海军。1982年,因马岛的主权问题,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马岛海战。尽管最终阿根廷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但阿海军出色的表现仍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名义上,阿根廷总统是阿根廷武装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但国防部具体负责海、陆、空军的日常管理。海军的最高指挥官为参谋长,在阿根廷武装部队联合参谋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海军司令  相似文献   

16.
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等岛屿主权引发了一场轰动全球、规模较大,海、空、陆战俱全的现代化局部战争。4月2日,当阿军进驻马岛和南乔治亚岛后,英国首相便连夜召开内阁会议,宣布“与阿根廷断绝外交关系,成立战时内阁,紧急派遣南大西洋特混舰队开赴马岛战区,不借用武力夺回马岛”。4月7日,英政府宣布马岛周围200海里(360公里)为“海上禁区”,从4月13日起“阿根廷  相似文献   

17.
1982年4月25日。英国著名的朴茨茅斯军港。一艘艘军舰在海浪的涌动中上下起伏,英国皇家海军终于在撒切尔首相的号令下出发了。原来,就在3天前,4000多名阿根廷士兵突然登上了马尔维纳斯群岛,以武力占领了这片和英国争议多年的土地。而如今,英国海军就要跨越2万里航程,奔袭马岛。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是世界上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之一。这支部队从组建之日起执行了无数次的行动,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包括许多特殊的经典战役,如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爆发的马岛战役、巴尔干危机的追踪行动和在阿富汗追踪本拉登等等。如同许多其他著名的英国传奇故事一样,英国皇家特种部队同样是在灾难、失误和仓促应付中诞生的。  相似文献   

19.
1961年1月,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一位风度潇洒的商人迈着稳重而悠闲的步子走下飞机,他叫伊力·革恩,以色列间谍。此番到阿根廷的目的,是熟悉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理、政治、风土人情,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打入在阿根廷的叙利亚侨民阶层,以此作为进入中东的跳板。  相似文献   

20.
1982年4月,南大西洋爆发了二战后最大规模的海空大战。在这场大战中,英国航空母舰编队经过数十天的作战,重新占领了马尔维纳斯群岛,但损失惨重,十余艘军舰被击沉或击伤,34架飞机被毁。众所周知,取得这些战果绝大部分都是阿根廷空军的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