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年4月16日当地时间凌晨3点,苏联红军万炮齐发,揭开了对纳粹德国首都柏林的进攻战役。进攻战斗持续到24日,苏军已经完全形成了对笫三帝国首都柏林的合围。此时,恶魔希特勒已经从罗斯福去世的喜悦中完全清醒过来,惶惶不安地躲进丁总理府的地下避弹室。按照他的布置,柏林要变成一座抵抗的堡垒。早在1个月之前,赫尔穆特·魏德林中将就被任命为柏林卫戍司令。他手下有6个师、200多个冲锋队营和由安作部队、警察部队临时拼凑的炮灰。根据柏林城市沟渠和运河的分布,魏德林中将将柏林市的防御划分成10个区域,分别以A-H和Z为标  相似文献   

2.
1917年1月6日,德国外交部长阿图尔·齐默尔曼正在柏林的办公室内起草一份电报。这份电报是准备拍发给德国驻美国大使冯·伯恩斯托夫并转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公使冯·埃克哈特的。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年月。一场既无义又无望的战争已使几百万名土兵横尸疆场,伤者更是不计其数。无论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还是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都伤亡惨重毫无收获。  相似文献   

3.
正4月17日,哥伦比亚著名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哥伦比亚总统曼努埃尔·桑托斯当天在其个人微博上写到,马尔克斯是史上最伟大的哥伦比亚人,伟人永远不会与世长辞。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涅托当天表示,他以国家名义向当今最伟大作家的去世表示哀悼和惋惜,认为马尔克斯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走向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4.
漏网之谍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12):62-63
冷战期间,约翰·弗拉基米尔·赫斯基上尉曾在美国空军驻德国柏林的一个秘密监听站工作,可以接触到包括密码在内的各种绝密信息。在美空军的一次例行测谎检查中,赫斯基未能通过测试从而引火烧身,引起特工部门的警觉,进而从其住处搜出了大量的机密情报资料。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1940,1944年举行的第6届,第12届,第13届奥运会被迫取消。原定于1916年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的第6届奥运会,爱好和平人士原本希望此举能使德国把对战争的兴趣转向奥运会,使德国爱好和平的力量团结起来反抗战争,但不幸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声还是打响了。  相似文献   

6.
在俄罗斯武装力量博物馆内,珍藏着一面长188厘米,宽82厘米,上面镶有五星、镰刀、锤子的红旗,这不是一面普通的旗帜,就是这面旗轵在60多年前,由苏军士兵挂在了德国首都柏林国会大厦的主楼顶上。那么,在当时紧张的战斗中,苏军的红旗是从哪来的呢?原来,早在苏军攻打柏林半月前,苏军就特制好了代表胜利的旗帜。故事还要从苏军攻打柏林前说起。  相似文献   

7.
杭东 《军事史林》2008,(12):47-49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占了纳粹德国的最后堡垒柏林,结束了盟军在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仗。希特勒也在这一天从历史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8.
陈诗荣 《国防》2008,(6):70-70
2008年3月17日,法国政府在巴黎为刚去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一位老兵拉扎尔·蓬蒂切利举行国葬,以此向所有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军人致敬。法国总统萨科齐和前总统希拉克当天上午在巴黎荣军院参加了为此举行的阅兵仪式,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和学校等场所下半旗志哀。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冬季以来,家住三师四十四团二连的职工努丽古·库尔班忙完了棉花地里的活儿,在团部繁华地段开了一间小小的水果销售店,专门经营南方橘子、柚子、香蕉等,丰富团场职工"菜篮子"的同时,也为自己开辟了一条致富路。45岁的努丽古·库尔班,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很困难。但勤劳的努丽古·库尔班发现,如今团场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冬季对南方水果的需求量猛增,于是她萌发了开一家水果销售店的想法。说干就干,努丽古·库尔  相似文献   

10.
古堡奇战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3,(14):55-57
1945年5月4日清晨,美军第12装甲师23坦克营B连小约翰·“杰克”·李中尉漫不经心地从M4“谢尔曼”坦克炮塔上探出身子来,心情复杂地观察着周遭的地形。数天前,希特勒自杀,柏林已经宣布投降,西线战场随时都会停火,但纳粹顽固分子仍在负隅顽抗。谁也不想在“泡菜国”成为最后一批阵亡者。  相似文献   

11.
2002年4月底,我作为巴基斯坦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学院学员,参加了该院每年一度的国际战略考察,飞抵柏林,来到绿树成阴、风光绚丽的德国参观访问。 领略日耳曼民族的自尊心 对于日耳曼民族素有民族自豪感,我早有所闻。这次德国之行使我亲身感受了这种民族情感。 4月27日下午,巴国防学院考察团抵达德国首都柏林后,我就在友人的带领下,去游览柏林的一些历史遗迹。在参观波茨坦会议的遗址时,我们碰上了一对和蔼可亲的德  相似文献   

12.
吴勤 《现代军事》2010,(1):38-40
NFIRE项目被视为迈向外层空间武器化的一个步骤。发射该航天器可能引发新的争论。2007年3月,美国导弹防御周局长亨利。奥柏林在递交给国会委员会的证词中,给出了NFIRE卫星任务的官方观点:“我们计划研制天基传感器,提供一种持续的识别与全球跟踪能力。”奥柏林与其他项目官员坚持,NFIRE项目与太空武器完全无关。反对观点认为,尽管NFIRE卫星的初始试验不包括杀伤拦截器,但其试验了天基武器的众多关键技术。如果部署NFIRE卫星及类似系统,将刺激俄罗斯等国采取对抗措施,毕竟从击毁导弹到打击在轨卫星之间仅相差一步。  相似文献   

13.
崔巍 《宁夏科技》2001,(12):81-85
柏林,一座繁华、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大都市。然而就在12年前,这里还是冷战的桥头堡,东西柏林分属两个国家,两大阵营。直至统一,东西柏林间还留下了一大片空白地带.人迹罕至,杂草丛生,被称为“柏林的荒漠”。伫立在这片荒漠上的一堵墙就是著名的“柏林墙”,它是东西德国分裂的见证。沧海桑田,如今在柏林,人们只有在几个地方才能觅得残存的柏林墙遗迹,而且大多已被涂抹上重彩,美丽得让人以为是一件艺术品.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工业》2006,(5):66-67
中国一航于2005年12月组团赴德国,参加了柏林技术大学、柏林弗朗霍夫研究院、科技企业咨询公司等10站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的培训,考察足迹深入到德国空中客车公司、罗罗公司德国总部、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技术中心、汉堡技术大学航空系统工程学院实验室、柏林弗朗霍夫研究院实验室、新明斯特科研经济中心、柏林勃兰登堡航空联合协会和大众汽车集团公司的汽车城等多家单位。在与德国的教授、研究人员、项目经理及企业家的交流中,我方人员深入探究了德国在技术创新上的组织管理形式与实施模式以及研究机构的研究手段,总结出一些富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刊特稿生产力和战斗力发展的推动力—信息技术孙柏林(5·4)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部队后勤保障能力刘明璞(8·4)高技术条件下战役后勤保障研究固辉(10·4)学习邓小平后勤建设思想努力实现保障有力周友良(10·8)谋求发展新思路推动农副业生产再上新台阶郭锡章(11·4)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毛泽东思想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队后勤工作童军(3·4)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新内涵及运用李家声林孝诚(5·10)论毛泽东军事后勤理论陈长龙(5·17)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与新时期军事经济工作 放志明王平均(6·4) 邓小平军事经济思想邓小平对国防经济科学的新贡…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柏林战役中,担任主攻柏林的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别出心裁,妙用被德军误为“神秘武器”的探照灯,为攻克柏林首立奇功。苏军发起攻城作战之前,柏林德军的防御工事体系十分坚固、庞大。德国法西斯为了作垂死挣扎,投入了85个师近百万守军,还有3300架飞机、10400门火炮、1500辆坦克。这无疑给苏军攻克柏林增加了许多困难。如何才能给予德军出其不意的致命打击,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的伤亡呢?  相似文献   

17.
魏艾民 《政工学刊》2008,(10):61-61
一天晚上,接一位老同志之子的电话,告诉我,老人家已去世,他临终很安详,自称有“开国老兵”的荣誉,知足了。接过电话,悲伤伴随着一丝安慰,而更多的是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18.
感悟早晨     
早晨,我们从梦中醒来,都好像是一次新生命的开始。因为有统计资料表明,世界上大约有1/4的人是在睡梦中去世的。所以,一睁开双眼,我们就应该欣喜地感谢上苍,我还活着,很健康地活着,新的一天开始了,不知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有870万名官兵在德国境内牺牲。战后,原苏联在当时的民主德国建立了近600个墓地、陵园或纪念碑,仅在柏林就有8处,以纪念这些为战胜法西斯而捐躯的英雄们。德国统一,柏林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后,柏林的列宁广场已易名,一些纪念像被拆除,街道被改名。近年来曾屡次出现苏军墓地、墓碑被毁污事件。在柏林的特列普托夫纪念碑的基座上还出现了“占领者滚出去!”的标语。  相似文献   

20.
只要有战争,就有用兵的谋略。进攻需要谋略,防御需要谋略,排兵布阵需要谋略,用人需要谋略,甚至在武器装备的使用上也有谋略问题。在近代战争史上,就有不少以武器为“谋”的成功战例,一、巧用计探照灯平射显神通1945年3月,苏联红军取得了对德作战的绝对优势,大军近逼德国首都柏林,不久,苏军统帅部制定了攻占柏林的作战计划。4月17日凌晨,趁天还没亮,苏军开始了对柏林外围的攻坚战,在突破奥德河坚固防线作战中,苏军巧妙利用探照灯这个不是“武器”的武器,对德军阵地实施照射,赢得了战争胜利。其具体使用方法是:发起总攻的前一天,苏军在阵地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