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赫赫有名的德国海军U艇,可能无人不知。二战期间,它们在大西洋交战中,为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如果说在 美国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停放有一艘舷号为U-505的德国潜艇,可能少有人会相信。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U-505艇 尘封多年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2.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0,(16):56-58
1944年4月下旬,德国海军U-198潜艇从西班牙比斯开港启航,驶往印度洋,开始执行第二次作战巡逻任务。途经南大西洋时,U-198艇先后击沉了商船“科隆拜恩”号、“迪雷克托”号、“自由”号及“帝国城”号,而它几次三番仅遭轻微损坏便死里逃生。  相似文献   

3.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2):70-70
1942年秋,苏联太平洋舰队派遣两艘布雷潜艇前去增援正与德军苦斗的北方舰队。为了避开在东南亚气焰正盛的日军,这两小艇绕远向东,先抵美国西北海岸,再向南折,准备取道巴拿马进入大西洋。10月5B,L-16艇驶近旧金山,美军特意派来一位联络官,以免误伤自家人。11日,L-16艇毫无防备地在西海岸附近水面航行,忽然遭到鱼雷攻击,发报员只来得及发出“我们”两个字,全艇即告沉没,无—人生还。这场意外当时令美苏两国颇为紧张。同行的L-15艇声称看到疑似美军s-31潜艇的潜望镜。美国人急辩白,兄弟我再坏再傻,也不至于在自家海岸伏击盟军,况且船上还有美军。战争结束,悬案才告揭密。当时正在美国西海岸游猎的日军伊-25艇求战心切,想也没想就把苏联潜艇当美国人打了。其实,当时苏联和日本是互称中立的。  相似文献   

4.
乔林 《当代海军》2002,(4):23-24
冰冷漆黑的大西洋海面上,德国海军U-47号潜艇升起了潜望镜。猛然,英国海军“黑豹”号驱逐舰的庞大身影充满了U-47号艇长的视野。一场惨烈的潜舰搏杀开始了……  相似文献   

5.
信不信由你     
沉默的间谍站 1943年10月,德军U-537潜艇在加拿大北部荒无人烟的马丁湾秘密安装了一套“库特”WFL-26型遥控气象站,用于收集大西洋气象信息。遥控气象站使用蓄电池供电,每三小时传输一次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海军缺乏大型水面舰艇,不得不使用潜艇在大西洋展开旨在破坏美国与英国海上运输线的“破交战”。 少数德国潜艇深入大洋和英国海岸,孤身行动,取得了惊人战果。其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是“U-47”、“U-99”、“U-100”潜艇。 “U-47”艇长普里恩曾深入虎穴,潜入英国最大军港斯卡巴—弗洛港,一举击沉英国战列舰“皇家橡树”号。 “U-99”号艇长克里施玛尔更是在爱尔兰以西海域单艇向由2艘英国巡洋舰组成的反潜编队发起进攻,并将其一举歼  相似文献   

7.
1986年10月30日,布里特涅夫正指挥着苏联核潜艇K-219号在大西洋水下巡逻。这儿离美国纽约只有1200多海里。他的任务就是用随时发射核导弹威胁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冷战已近尾声,但双方的导弹仍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准备打击对方。当时有3艘苏联核潜艇在美国东海岸附近游弋,艇上装有核弹头,瞄向美国许多大城市。  相似文献   

8.
郑明 《当代海军》2001,(1):32-33
“库尔斯克”号,这一级核潜艇从80年代中后期起陆续服役,参加过多次演习、训练、远洋执勤,甚至深入到太平洋、大西洋美国沿海及地中海等海域,艇载导弹、鱼雷都试验发射过,与艇上各种水声、光电指控等电子系统匹配协调,与岸基指挥引导联络畅通,是已形成战斗力的新型潜艇2000年8月,在巴伦支海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中,北方舰队再次动用“瘁尔斯克”号扮演攻击航母战斗群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盟国损失的吨位达2100万吨的航运船只中,有1500万吨是被U型潜艇击沉;而盟军击沉U艇781艘,使德国海军编制为38000人的U艇部队中有将近35000人葬身鱼腹。这样的海上胜利绝非偶然,它是许多“小船”对敌人无情猎杀的直接后果。这在很大程度上竟是由一个人的光辉业绩所实现。他,就是英国皇家海军上校约翰·沃克。时至今日,沃克仍被官方誉为:“在从U艇威胁中解放大西洋的战斗中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1941年,大不列颠和加拿大在大西洋运输线上调集了400余艘护航舰只,但是U艇的击沉率依然低得令人沮丧:大约每个月击  相似文献   

10.
1945年4月15日,一艘U型潜艇悄然驶离挪威克里斯蒂尼亚港。此时,苏联红军正在对柏林发起总攻。谁都看得出,第三帝国气数已尽。但来自柏林的最后一道命令要求U-234潜艇立即出海,执行一项绝密任务。 时运不济的U-234 U-234潜艇属于1938年设计定型的XB型远洋布雷潜艇,全艇总长89.9米,排水量1763吨(潜航排水量2710吨),主要武器为66枚大型水雷和2具艇艏鱼雷发射管(备15枚鱼雷)。该型潜艇是德国战时吨位最大的潜艇,装有特制潜水呼吸管,可长时期潜航。德  相似文献   

11.
“U-505”号潜艇是二战期间法西斯德国海军大施“狼群”战术时建造的一艘Ⅸ-C型潜艇,全长超过75.8米,排水量1232吨,在水下依靠电池驱动,速度为7节。由于速度较慢,该艇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海面上,只有在实施偷袭或潜逃时才潜入水下。  相似文献   

12.
U-2是一种主要用于执行战略或战术照像和电子侦察任务的高空侦察机。这种飞机是由于1960年5月1日美国飞行员加里·鲍威尔驾驶的一架U-2型间谍飞机在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被击落而出了名,直至今天仍有20余架在美国空军服役。冷战时期,U-2飞机还由美国飞行员和台湾国民党的飞行员驾驶在中国大陆上空飞行,从事间谍活动。从1962年9月~1965年1月,相继有入侵侦察的5架国民党空军的U-2C型飞机被中国空军地空导弹击落。这篇登在美国《空军杂志》的文章记录了U-2发展历史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小片断,以便读者对这种传奇式的间谍飞机增加了解。  相似文献   

13.
与使用压水型反应堆的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Nautilus SSN-571)号不同,与1989年开工建造、1997年正式服役的美国“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首艇“海狼”(Seawolf SSN-21)号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1942年11月23日,航行在大西洋中的“斑罗蒙”号轮船被德军鱼雷击沉,22岁的中国船员潘濂一下子落入了冰冷的海水中,他向四周张望,突然看见远处有个木筏。潘濂用尽气力爬上木筏,极度的疲倦使他顾不上寒冷,不一会儿就在瑟瑟颤抖中睡着了。  相似文献   

15.
李华 《军事史林》2023,(2):47-52
<正>1960年5月1日,美国一架U-2高空喷气侦察机在苏联上空进行间谍拍照时,被苏联导弹击落。[1]这一事件,不仅是冷战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是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尽管这起事件已经过去60多年,但是今天就这起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影响做一回顾与反思,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美国U-2飞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首先,U-2飞机的研制,是因为20世纪中期苏联高新技术特别是军事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先看核武器,1945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随后,1949年苏联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美国爆炸了第一枚氢弹,仅隔一年苏联也爆炸了一枚氢弹。[2]再看航天技术,  相似文献   

16.
1960年5月1日,美国的一架U-2型高空侦察机在苏联腹地执行任务时被萨姆-2型地空导弹击落。这一事件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世界,使原本对峙的美苏两国关系骤然紧张。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953年,英国皇家空军的“堪培拉”高空侦察机就曾经对苏联设在伏尔加河流域的秘密导弹研制中心进行过高空拍照,也正是由于“堪培拉”成功的侦察,使得美国认识到了高空侦察机的重要作用,于1956年研制出了驰骋一时的U-2型高空侦察机,也使得苏联加快了对“萨姆”系列地空导弹和高空战斗机的研制步伐。  相似文献   

17.
新民 《当代海军》2003,(11):23-2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U-110号潜艇在大西洋海域的破交战役中,连续击沉多艘英国的运输舰船。 艇长伦普上尉兴奋地像一头注入兴奋剂的公牛! 一天,得意忘形的伦普上尉脑子里突发起想:我,U-110号潜艇艇长伦普上尉,击沉了这么多英国佬的舰船,可却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这些被自己击沉的舰船是怎样葬送海底的,天哪,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于天涛 《现代军事》2009,(12):41-41
U-2侦察机是美国空军的传奇,因此当2006年美国空军提出了在未来5年内将U-2飞机全部封存的建议时,美国国会和情报机构都大吃一惊。美国空军预定的U-2退役最后期限是2013年.因为那时美国空军将获得第一批9架“全球鹰”无人飞机.这种无人机是为了替代U-2的侦查任务而特别定制的。  相似文献   

19.
如果历史能够重新书写,相信美国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忽视中国人为其提供的那份宝贵情报,美军也不会在珍珠港落得个损兵折将的惨痛结果,太平洋战争开战的历史也许会完全不同。一份美国人不相信的密件在日本航空母舰编队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前5天,即1942年12月3日,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向美国当时的驻华大使递交了一份密件。在这份密件中,中国国民党当局详细地向美国政府通报了中国破译的一份日本密电码的内容,即日本海军将于1942年12月8日星期天,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所在  相似文献   

20.
“鹰”号1942年8月10日。英国海军派遣一支由“无敌”号、“鹰”号、“胜利”号、“暴怒”号4艘航母和其它战舰组成的强大护航队,护送14艘运输船,由直布罗陀海峡驶出,驶向马耳他岛,以支援马耳他岛的守岛部队。在航行途中,于8月11日黄昏,“鹰”号航母突然遭德国“U-73”号潜艇的鱼雷攻击,被4枚鱼雷命中。仅8分钟,“鹰”号航母便沉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