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军的抗登陆作战,是指“在对方登陆前,登陆中及占领滩头阵地时,予以击破或击灭,以确保近海及陆上地区的完整”而实施的作战。由于台湾“四周环绕广阔之海洋、海峡,与大陆完全隔离,大陆攻台,必须渡越广阔之海面”,因此决定了抗登陆作战在台湾防卫作战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渡海登陆作战是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渡海登陆作战中,登陆部队不仅长时间处于水战环境,而且面临敌方猛烈的火力打击。从集结、航渡、换乘到抢滩登陆的全过程,登陆部队无时不处在高度危险中,这种危险的战场环境必然会对官兵的心理造成影响。加强登陆部队官兵的心理训练,已成为提高登陆作战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现代登陆作战的实践表明,选择合适的登陆时间(包括登陆日与登陆时刻),对于保证登陆部队隐蔽完成航渡、顺利实现上陆,有效组织火力支援以及登陆后向纵深发展,乃至对于登陆行动的最终成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择登陆时间一般根据敌情、任务以及水文、气象等因素确定。在组织计划登陆作战时,必须要充分了解、熟悉登陆作战海域的水文、气象因素的特点,掌握其规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海浪对登陆作战时间的影响海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通常分为  相似文献   

4.
水雷障碍是抗登陆作战的一个重要防御障碍,通常由抗登陆水雷障碍与岸上抗登陆防御火力相结合构成抗登陆防御体系。是防御方实施整体抗登陆防御的主要依托。因此,登陆作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实施舰船水平登陆地段的沿岸海区的水雷障碍进行清除,以确保登陆兵力上陆作战时不受水雷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渡海登陆作战都被视为难度最大的作战样式之一。各国军队对于改进登陆作战的战法和武器装备发展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进步,登陆作战的方法和途径也在不断发展。但直到目前,登陆作战中依然还存在许多难点问题需要解决,对于装备发展提出了非常迫切的需求。大规模登陆与快速输送装备对于登陆作战来说,如何克服海障、迅速将登陆部队输送到敌岸,是一个关乎登陆作战成败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在  相似文献   

6.
李杰 《宁夏科技》2001,(2):25-27
在现代海战中,两栖战舰艇的确表现出非凡的身手和超群的功能。首先它可以作为两栖作战中的登陆人员、武器装备及各种物资的运载和航渡平台,以保障能适时到达规定的登陆区域,实施登陆作战。其次,可作为抢滩上陆作战出发的海上基地,携带直升机起降的海上平台,装载气垫船和坦克的“海上浮动堡垒”,实施立体登陆作战,建立起滩头前进基地。再次,可以与岸防部队协同,支援抗登陆作战,以保卫本国海岸、港口设施和岛屿。第四,可担负平时的海上运输任务,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战时还可担负抢运急需战略物资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小林 《当代海军》1999,(5):38-39
台湾海军陆战队隶属于台湾海军总部,是台军参谋本部的一支战略预备队。平时,该部队由海军管理并指挥,战时则直接由参谋本部下达作战命令。这支部队的主要使命是遂行登陆与抗登陆作战,保卫海军主要基地及港口的安全,支援各个“外岛”的作战。台海军陆战队的前身是海军陆战分队,于1947年  相似文献   

8.
美国海军舰队是美海军的战略集团,由水面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陆战队和陆基部门组成。其主要使命是在一定的海洋战区内遂行战役和战略任务,包括突击对方岸上目标,消灭对方海上力量、控制海洋、确保海上交通线、实施登陆和抗登陆作战等。舰队隶属于海军部长,作战受海军作战部长指挥,战时还受太平洋总部、大西洋总部司令指挥。舰队司令部辖有日常编组和特混编组两种部队。日常编组是由兵种(或舰种)组成的固定编组,有水面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  相似文献   

9.
沿海浅近纵深地区医疗卫生支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苏忠 《国防》2002,(8):40-41
组织医疗卫生支前,是未来登陆作战沿海浅近纵深地区支前保障的一项重要任务。沿海浅近纵深地区是未来登陆作战重要的动员基地、保障基地和战役通道,也是敌重点打击和破坏的区域目标之一,组织医疗卫生支前任务重、难度大,突出地表现为:不仅要动员卫技人员支前参战,还要动员大量医疗物资输送;不仅要在区域内为登陆部队提供医疗服务,还要跨区域为登陆部队提供卫勤  相似文献   

10.
综观美军登陆作战史,不难发现,随着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迅速发展,登陆作战在作战形式和方法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直升机和倾转旋翼飞机的广泛运用,尤其是通过近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实践,美军已经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垂直登陆,产生了不少新的战法。以更多的第一梯队兵力实施垂直登陆美军认为,垂直登陆是指直升机平台由海上运载登陆部队向敌岸实施的机降突击行动。在现代条件下,美军针对垂直登陆具有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渡海登陆作战部队属新时期我军重点建设部队,是我军高技术条件下跨海区作战的“拳头”力量,其饮食保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渡海登陆作战部队饮食保障应树立“成品加热”的热食观念;建立“组分合式”饮食保障模式;采取区分阶段因时因地制宜的保障方法;增加多维、高能、抗眩晕食品的供应比例;形成适应渡海登陆作战要求的饮食装备系列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前,台军防卫作战的本质是反登陆作战,即“在敌登陆前、登陆中及占领滩头阵地时,予以击破或歼灭,以确保近海及陆上地区的完整”。近年来,基于反登陆作战在台岛防卫作战中的特殊地位,台军在“战略持久、战术速决、打破封锁、控制海峡、总体作战、全军破敌”的战略方针指导下,为抗登陆作战进行  相似文献   

13.
江帆 《现代军事》2008,(8):63-67
俄空军抗登陆作战是与海军和陆军等军兵种,按照统一的作战企图和计划,在目的、任务、地点和时间上协同一致的作战行动。俄空军抗登陆作战目的是。阻止敌海上入侵、抗击敌空降,机降和登陆行动,掩护地面部队扼守海岸和岸上目标。俄空军抗登陆作战在最高统帅部和战区司令部指导下实施。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台湾当局一直以抗登陆作战作为其战略指导方针。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转而以海上反封锁和防空袭作为基本作战思想,并将反封锁作战作为未来的主要作战方式。为此,台湾当局十分注重发展反水雷作战装备,并已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反水雷作战部队。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军方实施军事变革,制定了“精实案”和“精进案”等发展规划。在新的“空海战力优先的三军联合作战”军事战略中,陆军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根据“毁敌于滩头、歼敌于阵内”的指导思想,台陆军建立了以抗登陆作战为核心的“攻势防御”体系,大量采购国外先进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16.
历史是一面镜子。考察历史上的登陆作战,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抗登陆一方如何依托天然屏障,凭险据守,以点制面,占据江河地理优势,也很难有攻不破的海上堡垒。凡取得登陆成功的,大都是在登陆时间,登陆地点或战术手段的运用上达成了某种程度的突然性。据有关资料统计,二战期间,共进行了规模不等的登陆作战600多次,绝大多数都达成了  相似文献   

17.
海军陆战队,顾名思义.它是海军中担负登陆作战任务的兵种。其主要任务是独立登陆作战或配合陆军进行登陆,从而夺取并巩固登陆点与登陆地段,以便保障后续梯队登陆。此外,海军陆战队也担负着海岸防御等任务。它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在45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上,坐落着7100多个岛屿。海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标地处前沿,是大陆的门户。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对我国实施大规模入侵,都是首先夺占沿海基地、港口,控制要地,再向大陆内地进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的历史。而中国近代抗登陆作战能力则很薄弱,成为这段悲惨历史中的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已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已成为当前对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登陆作战仍然是我军抗击侵略者从海上入侵的重要作战样式和作战行动。 抗登陆作战是伴随登陆作战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作战样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由于作战能力有限,抗登陆作战主要是抗击敌人登上陆地,至多不过在近海阻击敌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现代抗登陆作战的含义丰富得多了。它是指陆、海、空军在统一指挥下,密切协同,在海上、空中和濒海地区对渡海进攻之敌进行的一系列作战。目的是歼灭登陆、着陆之敌,粉碎敌人的登陆企图。 在人类历史上,抗登陆作战数以千计,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抗登陆作战都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 例如,1915年土耳其军队在达  相似文献   

19.
海军百科     
●两栖攻击舰 用于搭载直升机、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实施垂直登陆的登陆作战舰艇。亦称直升机登陆运输舰或直升机母舰。是20世纪50年代在“垂直登陆”理论指导下发展的一种新舰种。 在二战的登陆作战中,一般是由大量两栖舰船集结于登陆区,由登陆舰艇进行由舰到岸换乘或由登陆舰进行由岸到岸的直接抢滩登陆。随着舰载直升机性能的不断提高,用其作为登陆的输送工具,输送登陆兵实施垂直登  相似文献   

20.
李国强  陈伟  吴爱军 《国防》2004,(5):20-20
组织建设是民兵建设的基础工程。提高海防民兵建设质量,首先必须着眼未来可能发生的登陆作战中,海防民兵遂行输送登陆部队、海上侦察、海上封锁、佯动渗透、岸岛防卫、海上救护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