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久 《宁夏科技》2001,(3):48-5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将攻势战略调整为守势战略,同时,加强以大陆为对象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且均以空中防御体系为主,先后建立了“天网防空系统”、“强网防空系统”、“导弹防御网”等空中防御工程,目前又在构建台湾自己的TMD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攻势战略调整为守势战略的同时,台湾开始加强以大陆为对象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其中以空中防御体系为主,先后建立了“天网”和“强网”防空系统。  相似文献   

3.
杨修水 《当代海军》2006,(12):60-67
扫雷舰艇篇今年10月中旬,美国参议院通过议案,允许布什政府于明年向台湾出售2艘“鹗”级猎雷艇“金莺”号和“猎鹰”号。美国军事分析家预测,中国大陆如攻击台湾,很可能在台湾海峡布放水雷。水雷将把美国军队挡在外海,阻止其靠近台湾,对美军协防台湾不利。基于这种考虑,美国政府同意了向台湾出售猎雷艇的计划。与此同时,台湾军方近年来对水雷作战日益重视,多次邀请由日本退役军官组成的技术顾问小组,参加岛内代号为“康平”的水雷作战演习,并引用美国对日本实施水雷封锁的战例进行实兵演练。  相似文献   

4.
背景资料: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楚国为抵御敌国进攻,修筑了军事防御工程——楚长城。后各国纷纷仿效,出现了齐、赵、秦长城。楚长城现有约800公里长,是史前城堡型军事防御工程的模拟、延续和演进,有相当研究价值。由于古文献用语简约,年代久远,使这位“长城之父”在伏牛山腹地沉睡了2000多年。1998年到2000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召日报》等媒体  相似文献   

5.
林东 《国防》2002,(7):4-6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战略研究机构频频发表"协防"台湾的研究报告.其中,美国著名思想库--兰德公司于2000年11月18日在国际因特网上发表的《恐怖的海峡?中台对抗的军事问题与美国的政策选择》(以下简称《恐怖的海峡》)一文,引起了国际政治、军事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反弹道导弹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根据美国在NMD问题上的一意孤行和研制太空武器的举动,俄罗斯制定了2001-2010年航天发展规划,决定以现属战略火箭军的军事航天部队和太空导弹防御部队为基础,在一年内组建一支新的航天部队,即所谓的“天军”,并决定为“天军”研制新型空基导弹监视系统、部署地基超视距雷达。目前,俄罗斯太空导弹防御部队由导弹预警、太空监视与防御和导弹防御三部分组成,共编有两个集团军。俄罗斯的导弹预警系统能对美国全境内所有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场进行全天候监  相似文献   

7.
军队采购法规体系是军用物资、军队工程和军事服务采购活动的行为准则,是军队采购制度建设的核心支柱。法规体系可划分为法律、法规、规章和细则等层面。目前,对如何构建军队采购法规体系,观点不同:一种是认为军事采购应包括在政府采购之中,第二种认为军事采购法隶属于政府采购法的子法,第三种观点认为军事采购法平行于国家政府  相似文献   

8.
目前,台湾的军火供应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本土生产,另一个是从外国采购。鉴于与台湾进行军火贸易的政治敏感性,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终止了与台湾的军事联系,包括法国、德国和荷兰等西方国家。现在,美国是台湾先进武器的惟一来源,而其他武器装备则依靠本土生产。台湾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只能获得一些不太敏感的军民两用技术或设备。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台湾保持着世界武器进口的多项记录,连续几年武器进口量居世界前列,而外部势力特别是美国利用对台军售,实质性地介入了台海问题,使台海局势更加复杂,美国国防部更是以担心“台海两岸军力失衡”为名,不断要求台湾提高军事费在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而台湾岛内各政治派系互相倾轧,当局一直无力实现美国愿望,招致了美国的极度不满。本文为美国著名智囊机构卡图(CATO)研究所2007年9月份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台湾的防务预算:台北冒战争危险搭乘美国防御“顺风车”》的译文,文中对美国政府目前在台海地区施行的“战略模糊”政策进行了抨击,认为美国政府选择在台海冲突中协防台湾并不明智。本刊特选择该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巍峨磅礴、气吞山河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奇迹。从军事上说,它又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宏伟的国防系统工程杰作。世人所熟知的是秦长城,而今人们所见到的或游览观光的则是明代修筑的长城。长城是由城演变来的。在原始社会,各氏族、部落为保卫自身的界域而筑墙,城即墙的发展。到了奴隶制时代,奴隶主为统治和保卫地方,就筑起城来。由城发展到长城,开始是由城堡或烽火台接连相望,以通警息;后来将城墙接连在一起,就是长城。筑长城最早的是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空天一体作战形态的出现,空天领域的对抗决定未来军事行动的进程和战争的胜败.目前反导防御在俄罗斯大力加强的"空天一体防御"体系建设中仍然处于核心地位.对"空天一体防御"体系下的俄罗斯反导防御存在的问题、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详细论述了俄军重整升级反导信息保障系统、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和战术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担负部队繁重保障任务的弹药、军需、油料仓库等重要军事目标,战时极易遭敌破坏和袭击。组织民兵警勤分队协防辖区重要军事目标,是适应形势任务发展的一个新课题。紧贴任务需求,认真制定协防方案组织民兵遂行协防任务,必须做到任务明、情况熟、信息通、保障好,有可靠管用的协防方案和周密的计划措施,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13.
军队院校人才培养向提升核心军事能力聚焦,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院校的历史责任。军队院校人才培养必须以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为主要着力点,构建与提升核心军事能力相适应的新的人才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由南京政治学院主办的“台湾军事历史与祖国统一”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近日在该院召开。来自军内外 30多个单位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台湾军事历史与祖国统一”的会议主题 ,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学术交流 ,现将研讨中的主要观点作一综述。一、关于三代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和 50多年来对台军事斗争的基本经验问题与会专家共同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台湾岛内外因素的发展变化 ,完成了由武力解放台湾到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战略方针调整的历史过程 ,探讨了他们为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方针、…  相似文献   

15.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荷兰、西班牙等殖民主义者乘机攻占台湾周围岛屿。明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侵略军登陆台湾,建立“台湾城”(今台南市安平镇)和“赤嵌城”(今台南市)两个据点,后又击败西班牙殖民军独霸台湾全岛,对台湾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率军东渡,驱逐荷寇,收复台湾,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成功的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军方实施军事变革,制定了“精实案”和“精进案”等发展规划。在新的“空海战力优先的三军联合作战”军事战略中,陆军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根据“毁敌于滩头、歼敌于阵内”的指导思想,台陆军建立了以抗登陆作战为核心的“攻势防御”体系,大量采购国外先进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17.
《当代海军》2002,(7):10-12
2002年2月,一支由美国国防部专业幕僚、军事技术顾问、计划研究人员组成的小型考察团对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秘密访问,该团此行的目的是对台湾承受军事打击“第一击”的能力进行评估。依照台湾军方安排及考察团的要求,此次考察重点调研了台湾军队的军事软件设施、指管通情系统(C^4ISR)、重要军事设施的防护。  相似文献   

18.
在空天袭击兵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情况下,俄罗斯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空天防御体系,并将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威慑力量。俄罗斯提出了空天防御体系的任务及其建设原则、体系中信息保障与指挥设备的要求、发展空天防御兵器的主要途径以及实现空天防御体系的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部清政府降伏台湾郑氏集团,实现两岸统一的《宝岛归清记——清廷降伏台湾郑氏政权》,近日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描写的是清康熙年间,清政府降伏台湾郑氏政权的全部历史过程。公元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从此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清康熙元年,郑成功病逝后,其子孙打着恢复明朝的旗号,妄图以台湾为“国”,与清政府隔海对峙,造成中国分裂。清廷与台湾郑氏政权和谈十次未  相似文献   

20.
朝鲜战争爆发后,在台海两岸军事政治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外岛"问题,是整个台湾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台三方从各自的战略利益出发,对"外岛"问题始终抱有不同的立场和政策.自杜鲁门政府到艾森豪威尔政府,美国逐步形成对"外岛"的基本政策即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纳入美国在远东的防御体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卫台澎不落入红色中国手中;美国对防卫"外岛"不向蒋介石政府做任何承诺,除非中共军队对"外岛"进攻的同时也对台澎发动攻击,或者对"外岛"的攻击是进攻台澎的前奏,否则,美军不介入保卫"外岛"的战争.同时,美国又刻意保持"外岛"政策的灵活性和模糊性.蒋介石当局着眼于"反共复国"的基本政策,视"外岛"为生命线,竭力坚持以重兵保卫"外岛",要求美国承诺协防任务、美军直接参与防卫"外岛"的军事行动.第一次台海危机期间,在应对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之战、美英策动新西兰在联合国提出"海峡停火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磋商与交涉、美国策划蒋军撤出大陈岛,以及对于金门和马祖两岛守与撤决策的争论等等,美台双方之间无不贯穿着上述各自的政策意图,同时也始终受到西方两大阵营冷战格局和台海两岸战略态势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