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大将陈庆之率七千白袍军北伐以少胜多、屡建奇功,有史为据,并非虚夸;他的军事才能和过人胆魄,在北伐过程中尽显无余,不容质疑;陈庆之北伐功高而名薄,乃历史之憾事。陈庆之作为货真价实的一代名将,应该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一部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长篇壮丽史诗。我党从建立之日起,就开始了武装斗争的探索,一些领导人如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都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大革命时期,李大钊在北方地区领导的国共两党的军事工作,意义深远。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之际,由军事科学出版社近期出版发行的《李大钊的军事活动》(军事科学院军史部萧裕声研究员著)一书,即是近年来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李大钊军事活动的一部力作。其特点是:一、思路创新,为研究我党早期的军事活动拓展了新的领域。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很长的…  相似文献   

3.
综观孙中山的一生,其主要活动和贡献,是他始终不懈地运用军事手段,打击清王朝和军阀势力,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颇有特色而又影响广泛的军事思想。本文仅就辛亥前孙中山的北伐军事策略作一论述,以纪念国共合作北伐70周年,并望引起大家对孙中山军事思想研究的关注。 (一) 早在香港求学时期,孙中山与朋友经常聚谈的内容,就是抨击清王朝的暴虐统治,谈起他的同乡前辈洪秀全,孙中山称之为反清第一英雄,很为之没有成功而叹惜,并以“洪秀全第二”自许,畅言反清。可见,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初始,与太平天国的反清斗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们研究孙中山军事思想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北伐战争时期,冯玉祥领导的北方国民军抗击、威慑和牵制着35万奉军及直系主力一部,有力地配合了南方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北方国民军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重大作用,同中国共产党做冯玉祥的工作,使其逐渐倾向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李大钊对推动冯玉祥策应北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刘志丹同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炮兵科。大革命失败后,他积极组织革命军队,为发展和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刘志丹同志1903年10月4日出生于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青年时期,响应党的号召到黄埔军校学习军事,决心“走最艰难的路,挑最重的担子,过最紧张的生活”。在黄埔军校结业后,他参加了东路军的北伐誓师,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倾注极大的心血,而且也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宣传,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在北伐期间组织的反直反奉军事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26年至1927年,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北伐战争,广东国民革命政府面对的是直奉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集团,敌我在军事力量对比上,众寡悬殊。在这种形势下,为了策应北伐战争、推进中国革命,肩负国共两党在北方最高领导责任的李大钊,在组织指导冯玉祥国民军策应广东国民革命政府北伐和开辟北伐战争北方战场的同时,充分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组织反直反奉军事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分化和削弱军阀营垒、减少革命阻力,为北伐军贯彻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军事条件。  相似文献   

8.
杨杰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教育家和战略家,在国民政府时期主持陆军大学达六年之久。他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办学方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高级军事指挥人员的训练工作。他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祖国大陆行将全部解放的时候,他在重庆策动陆军大学回到祖国人民的怀抱。本文拟对杨杰主持陆军大学时期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教育实践,作一些粗浅的论述,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从青年时代,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就开始懂得军队对于革命的重要性。他参加革命后酷爱军事,非常注重革命武装建设,并视其为革命的重要工具。大革命时期,他在南方从事军事工作期间,潜心钻研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勇于实践。他依照列宁的建军思想和经验,在改造旧军队。创建革命武装,领导革命战争,组织工人武装起义,建立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培养军事干部等方面,功勋卓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竭力主张用武力讨伐蒋介石,以挽救中国革命,派遣大批共产党员和骨干到贺龙、叶挺部队去工作,掌握军队领导权。他坚信人民军队是实现马列主义理论的先锋这一正确原  相似文献   

10.
在近似癫狂的革命氛围中,北伐序幕被正式拉开。在北伐誓师之际,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规范逐步确立。在北伐各战场,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在中共党人的努力下得以开展,官兵的求战欲望得到提高,对主义的信仰得到强化,这成为北伐迅速获胜的关键。尤其是武汉的革命浪潮,折射出国民革命军政治宣传的另一番景象,民众反帝反封建的情绪越积越高。轰轰烈烈的军事运动和民众运动一起,共同演绎着北伐战争的胜利高歌。  相似文献   

11.
1988年16月,中共中央军委正式确定为军事家的曾中生同志,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优秀领导人。他在军事实践和军事理论方面均有相当建树,是一位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认真探讨和研究他的军事活动和军事思想,可以邦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鄂豫皖及川陕红军的革命斗争历史。 一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认为陈独秀是反对北伐的。近来,胡庆云撰文提出,陈独秀并非从根本上反对北伐,而是先积极后消极,在战略重点上犯了错误。说他先积极是因为他在北伐开始前曾多次表示希望早日北伐的愿望。如1926年2月中共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时,陈曾致电北京,要求解决北伐问题;后来又致电或写信给汪精卫、蒋介石,敦促他们“必须开始北伐”,提出“要乘吴佩孚势力尚未稳固时,加以打击,否则他将南伐,广东便没有积聚实力之可能。”但就在北伐即将开始时,陈独秀却突然发表《论国民  相似文献   

13.
黄兴军事思想的精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活动家、军事思想家。他的军事思想和孙中山的军事思想一样,是中国军事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季云飞在《黄兴军事思想述论》一文中提出,“雄据一省,与各省纷起”的战略思想是黄兴军事思想的精华部分。黄兴在1903年11月筹组华兴会时,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4.
姚锡光是晚清时期颇有建树的军事思想家。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他先后辅佐过李鸿章、李秉衡、张之洞等人,考察、研究和参与了一些重要的军事活动。其中,他的陆海协同、持久战等战略战术思想,在朝廷中许多人的认识水平之上,有些甚至足以影响甲午战争的进程。然而,由于他的军事思想大多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而逐渐被人们所忽视或淡忘。本文认为,研究姚锡光的军事思想,对正确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教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沈时 《云南国防》2001,(2):20-20
小布什于今年1月20日正式接替克林顿登上了美国第54届总统的宝座,白宫也由民主党执政时期转到了共和党执政时期。小布什上台后,他的政府在对华政策和军事政策上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加伦与国民革命军北伐前的准备工作张晓波加伦是苏联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曾担任过苏联远东军总司令、远东共和国陆军部长、远东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彼得格勒驻军第一军团司令和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他全身18处受伤,先后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和5枚红旗勋章,1935...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东征讨蒋抑或继续北伐成为武汉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苏联顾问鲍罗廷主张北伐,共产国际代表罗易主张东征,双方进行了激烈争辩。国共双方在鲍、罗争论中摇摆不定。虽然联席会议最终通过了北伐之决议并付诸实施,然而局势变化使得事态旋即发生逆转。冯玉祥的倒戈、南京政府的军事威胁等促使武汉政府不得不放弃北伐,转而实施东征讨蒋。因无可靠军事力量支持和政府内部分化等因素,东征很快中断,陷入尴尬境地。之后,武汉政府无奈地与南京政府合流,失去了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笔者的案头 ,摆着一部凝重厚实的人物传记———《未授衔的元帅———叶挺》。这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是未授史学职称的通州市委办公室主任施士明先生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类力作。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早年积极投身于民主革命 ,在讨伐陈炯明 ,保卫孙中山的斗争中初露头角。大革命期间 ,他以北伐名将威震敌胆 ,所部也以“铁军”之称名扬遐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他是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领导者 ,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 ,他是国共两党公认的新四军军长 ,指挥所部挺进华中敌后 ,因成功地…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经济思想同中国革命战争和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认真研究和学习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内容,而且对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就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进行探讨。一、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工作,必须服从革命战争这一中心任务毛泽东同志强调,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整个历史时期,革命战争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他指出:“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  相似文献   

20.
1946年4月8日,驰骋沙场,叱咤风云,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北伐名将叶挺将军因飞机失控不幸罹难。一代英灵长眠在山西黑茶山上。叶挺1896年9月10日出生于广东惠阳县淡水周田村。他父亲叶锡三是个贫苦的农民,年轻时曾飘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