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叫李建设,是七师一二八团六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六连是一二八团较大的连队,有承包职工187人,耕地面积1.1万余亩。今年连队计划种植超宽膜稀植棉花1万亩,并实现100%机采,力争棉花籽棉单产450公斤,职均收入5万元。为实现这一目标,从2013年年底,  相似文献   

2.
北野新画卷     
初秋,晴天里,远处的天山雪峰、农田、色彩艳丽别致的住宅楼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今年,八师一四一团保障性住房全部完工,北野镇区城镇化率达到100%,一四一团率先在八师团场实现城镇化目标。一四一团北野镇是建在葡萄园中的镇区。目前,该团酿酒葡萄种植面积3.2万亩,是八师最大的酿酒葡萄种植团场。葡萄全部达产,酿酒葡萄产值和效益将超过团场10万亩棉花产值和效益,调结构种植酿酒葡萄等于再造一个团。  相似文献   

3.
袁道勃  张宝 《兵团建设》2006,(11):42-42
农三师四十八团的刘玉华,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刘百万”。为此,记者慕名来到四十八团,采访刘玉华。 陪同采访的四十八团副政委罗莉介绍说,刘玉华是山东烟台人,今年64岁。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可对园艺技术很有研究。1993年到1996年的3年间,他承包。T118亩果园,向单位上交纯利达97万元,个人收入86万元.“刘百万”的称号由此响遍四十八团。  相似文献   

4.
爬坡记     
2004.年,农三师五○团棉花喜获丰收,全团播种棉花8.46万亩,实现总产2800多万公斤,单产籽棉331公斤,总产比2003年增加25%。  相似文献   

5.
农三师前进水库管理处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距麦盖提县城15公里,兴建于1966年,最大设计库容量9500万立方米。 前进水库放水渠全长105公里,最大流量每秒13立方米,灌溉面积26万亩。灌区包括农三师四十三团、四十五团、四十八团和前进水库管理处四个  相似文献   

6.
阳春三月,冰融雪化,大地复苏。记者来到驻于叶尔羌河末端、夏可河岸的农三师五○团采访。这里已是一派绿树成行人繁忙的春耕景象。五○团现有耕地10万余亩,总人口2.1万,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4%,是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团场。上世纪末,由于诸多原因,该团生产上不去,经济效益差,职工收入低,是农三师有名的老大难单位。后经几届党委领导班子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到2004年,该团实现超常规发展,8.8万亩棉花单产籽棉突破340公斤,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2005年是让我们每个五○团人终身难忘的一年,尤其是9月29 日,更是黑色的日子。”一见面,团长宋向东就给了一个让记者摸不着头  相似文献   

7.
思路     
11月上旬,农八师一五○团"三秋"进度表显示,全团棉花产量已突破4600万公斤。团长王新民黑黝黝的脸上溢出灿烂的笑容:"这只不过与去年打了个平手。"有了这一个"平手",王新民心里有了底,他开始考虑来年的生产,开始筹划一些新的项目。"思路"二字便常常挂在他嘴边,但真正让王新民谈谈他的"思路",却只有一句话:种好棉花,养好畜,工业项目想点事。如何种好地2001年,兵团北疆棉区大多受灾。大灾之年,一五○团筹集资金,一举将7万亩渠灌棉田改造为滴灌田。到2003年,该团滴灌面积已超过10万亩,占全团棉花种植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8.
农三师五十一团是兵团较大的一个民族团场,有17.85万亩耕地,人口4.2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46%,集体经济成分占82.6%。该团近几年全面贯彻兵团党委“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和“1+3”文件精神,坚持“棉、畜、石榴”三足鼎立发展思路。2004年,团生产总值1.2亿元,实现利润750万元,职均收入1.2万元,劳均收入6719元,人均收入3019元。2004年团场被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今年,该团在提高棉花单产上下功夫,积极推行农业新技术应用。一是搞设施灌溉2万亩,“小白龙”软管灌5万亩,节水灌溉占播种面积的82%。二是购…  相似文献   

9.
农八师一二一团地处玛纳斯河中下游,准噶尔盆地南沿,冬季严寒,夏季酷热,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属于典型干旱农业区。一二一团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总面积68万亩,可耕地38万亩,现有耕地22万亩、林地2.4万亩。随着农业生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兵团棉花战略的实施,水土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缺乏,水土不平衡,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就是开源节流、改革农田灌溉方式。因此,一二一团场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节约用水。把节水灌溉、推广滴灌技术作为科技兴团、科技兴农、科技富民的大事来抓。1996年,一二一团第一块滴灌试验地选在了水管站三斗一付二的一块25亩低产田。试验田采取干播湿出、四膜八行,毛管铺在两行棉苗中间,出苗时每亩滴9立方水,出苗率达85%,秋后单产皮棉80公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广人稀,大面积种植棉花,单纯依靠人工采摘棉花十分困难。棉花大面积种植与原始的采摘方法这一矛盾日显突出,直接制约了棉花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采用先进的机采棉技术和与其相配套的清理加工设备已是当务之急。一、实现机采棉是解放生产力的迫切要求以农八师一四九团为例。该团地处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因光照足,年积温高,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是种植棉花的理想区域之一。进入90年代,该团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达13.5万亩,占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籽棉总产  相似文献   

11.
农一师十四团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阿拉尔市建市的大好机遇,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求发展,万众一心奔小康。十四团坚持"棉花做大,大米做精,畜牧林果业做强"战略不动摇。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大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十四团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目标是以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该团一是把棉花做大,今年棉花生产要继续在"做大棉花,降低成本,提高单产,优化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种植棉花面积9.2万亩,力争单产皮棉135公斤,确保总产皮棉25万担以上。该团继续实施棉花效益攻关,继续推广十大主体栽培技术。二是把大米做精,在水稻种植上,以"辽盐"为主  相似文献   

12.
绿洲短波     
刘辉 《兵团建设》2005,(5):35-35
不久前,农八师一四二团已接来四川、甘肃等地植棉季节工2000余名,为全团今年种好、管好10万亩滴灌棉花,夺取棉花丰产丰收组织了足够的劳力。  相似文献   

13.
新千年到来的时候,农一师党委在全师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大讨论的基础上,召开了师党委工作会议,结合农一师的实际,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保2000年完成"九五"计划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农一师2000年经济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3%,职均收入7000元。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坚持棉花发展战略不动摇。农一师党委要求全师各级领导干部从自身优势和农业的比较效益较好的实际出发,坚持"稳粮、增棉、上林果、抓畜牧"的农业工作方针,把农业生产放在主导地位抓紧抓好。2000年全师农业生产计划正播面积185万亩,其中粮食50万亩(含复播),总产16万吨;棉花125万亩,总产300万担以上。造林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七师一二五团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师党委关于拓宽职工增收渠道文件精神,采取以政策搭台、技术引导、能人牵头的举措,使第三产业成为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仅庭院经济收入一项就以20%的速度递增,全团23个农业单位实现了一连一品目标。政策搭台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一二五团是七师优质棉花种植、机采棉加工生产基地,2012年投资7000万元建设了机采棉花加工厂,今年,又投资4500万元再建设一条棉花加工生产线,增强了  相似文献   

15.
农三师五十三团地处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东北部,距图木舒克市50余公里。全团耕地面积12.3万亩,总人口1.6万。近年来,该团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阿夏公路(阿恰至夏河营)、阿图公路(阿拉尔市至图木舒克市)贯穿全团,90%的连队主干道实现了硬质化,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北疆进入图木舒克市的第一大门。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该团生产的棉花品质甚佳,最高单产已突破480公斤。该团甘草资源丰富,有野生甘草和人工种植甘草9.7万亩,年收甘草1万吨以上,年生产甘草浸膏500吨,产品长期销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地,是新疆喀什地区出口创汇的大户。该团的甘…  相似文献   

16.
赵泉友王奎平  刘裕新 《兵团建设》2006,(10):F0002-F0002,I0001
农五师九○团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东临艾比湖,北抵阿拉山口风口前沿。3代军垦儿女靠意志与大风抗争,用信念与荒原较量,坚持科技兴团战略,使该团从小到大,从贫困走向繁荣。如今,该团已建成国家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被农业部列为全国22个节水示范项目区之一。该团现有行政建制单位24个,总人口9652人,规划总面积28.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9.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100%,仅滴灌面积就占到85%以上。近年来,该团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广农业十大主体技术、精准农业六项技术,使团场棉花、全球红葡萄生产水平逐年提高。到2005年,该团生产总值突破1.48亿元,实现利润1300万元,职均收入达1.5万元,其中农业职工职均收入1.6万元。2006年,该团战胜大风、低温、冰雹  相似文献   

17.
农三师44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小海子垦区中心,军垦新城图木舒克市近郊,总人口2.8万人。全团土地面积79.8万亩,其中耕地16.08万亩。是一个以棉花种植为主,畜牧业、林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为辅的农牧团场。  相似文献   

18.
谢家贵  杨蕊 《兵团建设》2006,(12):28-28
林网交织,阡陌纵横,牛羊满圈,政通人和,这就是叶尔羌河畔的农三师四十八团展现的动人画卷。这个拥有6万余亩耕地、20万亩胡杨保护林、8000余人口的生态园林团场,已被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经济社会发展、职工生活富裕的“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发展经济:“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城镇化建设取得飞速发展。5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19.26亿元,完成绿化4万亩,绿化覆盖率达45.2%。师、市15个团场完成了小城镇给排水、供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以图木舒克市为中心、东西线垦区为两翼的城镇发展体系。四十五团是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这个团3.2  相似文献   

20.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铸就了吕国柱的魂魄。绿色蕴蓄着金秋的财富,孕育着百姓幸福的生活。2001年吕国柱任农五师九○团团长后,对农牧团场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性认识。九○团地处阿拉山口风口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团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九○团是驰名全国的"北疆"牌棉花生产基地,棉花是团场的经济命脉。要扩大优质棉基地,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其中涉及高新科技——节水灌溉。在历届党委努力的基础上,吕国柱和团党委一班人抢抓国家实施的高新科技示范园项目落户九○团的机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2002年,九○团率先在兵团进行地埋滴灌试验并取得成功,全面实现了以喷灌为主、滴灌创新、管袋灌为辅的节水灌溉体系。以节水灌溉为突破口,超宽膜膜上点播、种子包衣等一系列农业科学技术在九○团开花结果,当年,九○团7.5万亩棉花皮棉单产133公斤,总产首次突破1万吨大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