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一、创刊 《国防技术基础》由原《兵工标准化》更名而来,《兵工标准化》杂志有着29年的刊龄,在宣传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推动兵器工业标准化工作,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转轨,《兵工标准化》也面临着走向市场的问题。虽然《兵工标准化》在兵器工业行业是一本权威刊物,曾被评为北京市和兵器工业优秀期刊。但因刊物的专  相似文献   

2.
新春寄语     
当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新春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兵工标准化》已走过二十八年的奋进历程。在此,我们向广大读者、作者衷心地祝愿: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回眸二十八年的历程,我们有过成功时的喜悦和兴奋,也有过挫折时的低迷和彷徨,但读者、作者始终的关心和支持,使《兵工标准化》在精品如云的众多刊物中站稳脚跟,并赢得厚爱;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征程,任重道远,但我们信心倍增。我们要有新的突破、新的起点、新的姿态,以最佳的合力,旺盛的活力,雄厚的竞争力,再攀高峰。二十八年磨一剑,努力再创新辉煌。  相似文献   

3.
时值风和日暖,鲜花盛开的季节,一年一度的《兵工标准化》通讯员会议于1997年5月2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有关企、事业单位的通讯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陈华勃主持。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熊开国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兵工标准化》刊物获1996年  相似文献   

4.
1998年度《兵工标准化》通讯员会议于8月26~28日在天津召开,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李占英、《兵工标准化》主编薄克孚、编辑部全体成员及来自有关企、事业单位的通讯员代表和特邀作者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薄主编主持,李书记做了讲话,他充分肯定了一年来通讯员的工作及《兵工标准化》所取得的成绩,进而  相似文献   

5.
《兵工标准化》自1972年5月创刊以来,现正届满百期;中国兵工学会于1964年3月成立,迄今整整成立30周年。以兵器标准化所为依托的《兵工标准化》期刊和中国兵工学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兵工标准化》期刊自1972年5月创刊,至今年第2期正满100期,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在此,我们举办这次庆祝活动,我代表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向为《兵工标准化》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今年也是中国兵工学会成立30周年,中国兵工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也在此召开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伴随着“九五”计划之大钟的第一声巨响,《兵工标准化》又和大家见面了。承蒙各级领导的关怀、广大作者的支持和众多读者的厚爱,《兵工标准化》已在国防建设和兵器工业标准化事业的生涯中走过了100期的路程,从一棵稚嫩的幼苗成长为标准化期刊百花园中颇具特色的小花。值此新年之际,谨向大家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回首往事,《兵工标准化》宣传了我国兵器行业标准化的方针、政策;探讨了标准化在兵器产品研制、生产中的作用;刊载了武器型号  相似文献   

8.
新年献辞     
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声和改革开放的号角声,《兵工标准化》和广大读者、作者一道,送走了20世纪的最后一个年头,迎来了激荡人心的新纪元。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我们对一向关爱和支持《兵工标准化》的领导、科研人员、军代表和读  相似文献   

9.
回顾与展望     
《兵工标准化》自1972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了29个春秋,出版了142期,今天,在她更名之际,难免有一些感慨。 《兵工标准化》在宣传标准化政策指导基层工作、推广先进经验、反映军方之声、介绍最新标准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成绩,为推动兵  相似文献   

10.
政策、法规、领导指示祝贺《兵工标准化》创刊百期 怀国模(2.1)百期寄语 张俊九(2.2)贺《兵工标准化》发刊百期 李春田(2.3)1994年兵器工业标准化工作要点 (3.1)认真总结经验把《兵工标准化》办得更好--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周家懋副所长在《兵工标准化》100期庆祝会上的讲话 (3.3)工业标准化的新时代--国家技术监督局法规司李春田司长在《兵工标准化》100期庆祝会上的报告 (3.6)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 (4.1)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管理办法(试行) (4.3)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若干规定 (4.5)第25届世界标准日…  相似文献   

11.
《兵工标准化》今年第2期是创刊百期,其庆祝大会于1994年4月26日在北京召开。国防科工委标准计量局孔宪伦总工程师、国家技术监督局政策法规司李春田司长、兵器工业总公司军品局蓝祖佑副局长以及总公司科技局、期刊办等有关负责同志应邀到会并讲了话。参加庆祝会的还有中国兵器标准化研究所的有关领导、《兵工标准化》全体编委、历任编辑及全体通讯员。会议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兵工标准化》主编常寿彭同志主持。1994年  相似文献   

12.
《兵工标准化》1993年第6期登载了《企业是否可设置技术监督机构》一文(以下简称93·6文),紧接着1994年第1期又刊登了《我对“企业是否可设置技术监督机构”的理解和认识》(以下简称94·1文)。对企业设置技术监督机构问题反应之快,可以看出标准化人员对涉及标准化机构这样重要的问题非常关心。对于这一热门话题,大有继续展开讨论的  相似文献   

13.
贺词     
热烈祝贺《兵工标准化》出版100期《兵工标准化》编辑部: 值此贵刊百期出版之际,我和我刊编辑部全体同仁谨此表示热烈的祝贺! 贵刊自创刊以来,在20多个春秋的经历中茁壮成长。百期出版。刊载了不少兵工  相似文献   

14.
六月下旬,笔者参加了兵器工业标准化改革研讨暨《兵工标准化》通讯工作会议,学习了栾恩杰副主任关于标准化工作的指示以及熊所长关于兵器工业标准化改革的讲话和兄弟单位的经验介绍,受益匪浅。“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标准化惯常做法,是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标准化需要改革”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面笔者想就“企业是标准化的主体”这一论题,谈点自己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回顾与展望     
在1994年春光明媚、百花待放的季节里,《兵工标准化》迎来了一个光辉而有意义的日子——她的第100期。兵器工业办标准化期刊始于1964年,当时名为《标准化通讯》。顾名思义,其内容,其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和中国兵工学会的有关要求,促进兵器标准化工作的改革,探讨适应新形势下的标准化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按照标准化专业委员会1994年学术活动计划的安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兵器标准化工作”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兵工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九五年工作会议于1995年12月8日~11日在重庆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四川省兵工学会、西南兵工局及四川兵器企、事业共计27个单位38名代表。会议由标专委董芬副主任委员主持,张映辉总干事代表标专委作了九五年的工作总结报告。张淑兰秘书长代表兵工学会,向增聘的4个四川省省兵工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颁发了聘书,并作了重要讲话。讲话中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8.
近日,总装重庆军代局驻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军代室召开了标准化工作总结会,对所开展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总结。1998~1999年度,在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全体军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我室标准化工作成绩斐然:独立完成了1项国军标的编写,协助完成了2项国军标的编写;在《兵工标准化》上  相似文献   

19.
从《兵工标准化》到《国防技术基础》,历数十余载春秋,我们伴随国防军工领域的新老读者共同走过,一道见证了我国国防军工事业的蓬勃发展。自更名以来,《国防技术基础》杂志始终坚持严谨办刊的态度,并在发展中不断积极探索,调整思路。在《兵工标准化》已有的基础上,从最初仅仅覆盖单一的标准化专业领域,继而逐步向技术基础的八大专业领域延伸,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专题栏目,在丰富了杂志内容的同时,也开阔了读者的视野。在国防科技工业做出转型升级这一重大决策的关键时期,国防技术基础领域的工作被赋予了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如何把握时机,发挥更加重要的角色作用,是整个国防技术基础战线面临的重要命题。而《国防技术基础》杂志作为该战线上唯一公开的宣传媒体,也必须紧跟步伐,实现新的跨越。在以上背景下,杂志近期推出了酝酿已久的、以创新为主旨的改版计划。改版后的《国防技术基础》杂志将实现如下定位:继续坚定不移地以服务于国防科技工业、促进技术基础发展为己任,真正成为政策信息发布的窗口,技术经验交流的平台,机关基层沟通的桥梁,学术理论探讨的阵地,国防精英展示的舞台。《国防技术基础》这一崭新定位为今后的发展明确了更高的目标和任务:站在全行业的高度,着力于为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工作提供政策指导;探索国防技术基础相关领域先进的设计、制造、管理理念;分析当前国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思路;跟踪技术人员关注的前沿热点课题;介绍先进的管理、生产经验;探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热点问题,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因此,《国防技术基础》杂志的改版不是单纯停留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改变,它是向全行业所做出的一个积极宣示,是为今后工作更好地适应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这一发展战略而进行的调整;是一种为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这一发展目标而选择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兵器工业第六次标准化工作会议今天在这里召开了。我们这次会议,是在“八五”刚结束不久时召开的。“八五”期间,在国防科工委的领导下和各军兵种、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兵工标准化战线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不断克服困难,努力适应新的形势,使兵器工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顺利跨入“九五”创造了良好条件。根据《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草案)确定的任务,“九五”期间兵器工业标准化工作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