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青 《军事史林》2016,(11):17-22
9、湿塘战斗 战斗时间:1938年1月22日 战斗地点:河北省平山县以西温塘镇 战斗手段:山地丛林伏击战 战斗规模:旅级 我军部队: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第688团、第689团、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一部 日军部队:日军下元熊弥第108师团一部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344旅政委黄克诚、第688团团长陈锦秀、政委刘震,第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政委刘道生. 战斗部署:八路军第344旅得悉情报,井陉、平山两地之敌出动两个联队约两三千人的兵力,分两路向温塘镇一带的方山、洪子店进攻,企图合击我军.旅遂决定伏击该敌,以第688团在南北马冢山一线设伏,消灭由井陉出犯之敌;以第689团占领温塘镇以东孟耳庄,阻止由平山出犯之敌.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第8大队两个营奉命配合行动.设伏地点辛庄位于马冢山北麓,与红岸寨相距3里地左右,两庄寨之间有一条小河与温塘谷道并行南北蜿蜒通过.  相似文献   

2.
二、雁门关战斗 战斗时间:1937年10月18日和21日 战斗地点: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关 战斗手段:山地关隘伏击战 战斗规模:营级和团级 我军部队: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主力 日军部队:日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358旅旅长张宗逊、第716团团长贺炳炎、副团长廖汉生 战斗部署:位于晋北雁门山的垭口附近,峰峦耸峙,陡壑错落.大约在汉武帝初年即置关,以防匈奴.  相似文献   

3.
<正>战斗打响时,第343旅各部所在位置战斗打响时,第343旅各部位置中,第686团部队位置基本是清楚的。李天佑(时任第686团团长)的回忆文章《首战平型关》中,首先说明了战斗打响前第686团指挥所的位置:“25日清晨,我团全部进入阵地。我同杨勇同志到前面指挥所去。指挥所设在一块谷地的坡坎下。前面是公路,两旁是山峦。”上文描述的第686团指挥所所在地,有这样的地形特征:“指挥所设在一块谷地的坡坎下。前面是公路,两旁是山峦”。  相似文献   

4.
1940年6月,叛军石友三部2.5万余人,在日军的掩护下,重占我濮县、范县、观城、濮阳、清丰等抗日根据地。暗中与日寇勾结的保安旅齐子修部从堂邑县向南进犯,企图策应石友三建立反共基地,隔断我华北和山东、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为粉碎敌人的阴谋,根据第18集团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的命令,在冀南军区政委宋任穷、新四旅旅长徐深吉的指挥下,我们第129师新7旅第20团协同新四旅第771团、新8旅第22团、军区骑兵团于8月20日,突然包围了齐子修的邵基胜团。邵基胜团住在堂邑以南李海、白堂两个寨内,齐子修惧怕邵团被歼,急忙乞求聊城日军前来…  相似文献   

5.
君威 《军事史林》2007,(4):36-4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闽西暴动和平江起义、大冶兵暴后部分武装发展而成的红一方面军第一、第三军团的两个主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二营、第686团三营,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所经历的战斗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香城固的一次诱伏战。 1939年初,日寇对我冀南地区进行大“扫荡”。为粉碎敌人的进犯,我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在陈赓旅长的指挥下,机动于曲周、广平、肥乡以东地区,以阻击、伏击和袭击等手段,箝制敌人北进。当时,我在第344旅第688团任团长,归第386旅指挥。  相似文献   

7.
君威 《军事史林》2006,(11):33-4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27年黄麻起义时的农民起义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10师,抗日战争时期的第129师第385旅第769团、太行军区各军分区部队、太行纵队,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英雄部队,其前身可追溯到北伐战争时期的"叶挺独立团",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第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2师、抗日战争时期的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后发展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边抗日武装、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9.
正吴开连,男,1919年出生于四川仪陇县,1933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31军第93师276团,历任司号员、保管员、战士,并经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93师改编为129师386旅772团,他参加了神头岭、响堂铺、黄崖底、长乐村等数次大的战役,打死打伤多名日本鬼子,多次受伤,1938年4月在山西榆社战斗中负重伤;于1942年因久伤致疾,进入山西晋城太岳军区炸弹三厂任采购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8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它的前身是由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欠第685团)组成的东进支队,1941年7月沿革为冀鲁豫军区的第1、2、3、4军分区的一部;新四军第4师留豫东部队和第11、第12旅的一部,抗日战争后分别演变为冀鲁豫军区第6军分区和华中军区第8军分区的一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抗击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大举进攻,准备机动地执行战略任务,遵照晋冀鲁豫军区命令,1945年11月,冀鲁豫军区第2、第3军分区抽调主力部队,组建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第20  相似文献   

11.
<正>吴开连,男,1919年出生于四川仪陇县,1933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31军第93师276团,历任司号员、保管员、战士,并经历长征。吴开连,男,1919年出生于四川仪陇县,1933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31军第93师276团,历任司号员、保管员、战士,并经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93师改编为129师386旅772团,他参加  相似文献   

12.
1949年8月至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进军福建,连续进行了福州、漳州、厦门战役,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歼灭国民党军近10万人。紧接着攻击金门一仗,却痛遭失利,登陆部队3个多团9000余人(内有船工、民夫等350人),无一幸还,是华东我军在全国解放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损失。 10月17日厦门战斗刚胜利结束,第10兵团第29军第85师奉命以第253团配属给第28军,参加攻取金门作战。师长兼政委朱云谦亲率少数人员到该团帮助进行临战准备工作。当时我是师部作战参谋,也在其列,自始至终目击战斗的组织与实施,有极其沉痛的感受,毕生难以忘怀。1988年,看到《文摘周  相似文献   

13.
薛依群 《国防》2006,(2):77-77
在军旅题材电视连续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的好搭档和亲密战友——政治委员赵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他作为一名“学生官”,在八路军386旅独立团的战斗、生活经历,对今天地方大学生干部走好军旅之路,也有一定的启示。剧中,曾经是燕京大学学生并经过延安抗大培训的赵刚,一开始就能很客观地认识自己,谦虚、坦诚地面对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在386旅旅部,他对旅长说:“毕竟(李云龙)是老同志了,带兵经验丰富,我应该好好向他学习”;在日军山崎大队进攻前,他对李云龙说:“我赵刚是你的同志,是你的战友,……我是真心想和你做朋友”;后来又表态:…  相似文献   

14.
我于1939年6月在山东临沂地区聚宝官庄参加了八路军,先在山东纵队8支队3营8连,同年10月调到山纵司令部秘书处给处长高地当勤务员。1940午8月底因机关精减于9月我到莒县,旺屯区中队当班长。1941年11月升级为115师686团。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发出命令,要求晋绥、晋察冀和山东军区各以一部兵力进军东北。当时,由山东滨海3团、13团、686团在诸城组建为山东军区第1师,在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率领下,于1945午8月中旬挺进东北,号称梁梁部队。11月21日进入辽宁锦西。后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直属第1师,参加剿匪和对国民党军队的自卫战。1946午8月,  相似文献   

15.
姜玉昆:六军十六师四十六团副政委,在一次剿匪平叛战斗中活捉匪首贾尼木汗。1950年6月27日,北疆剿匪前线指挥、六军军长罗元发接到侦察兵报告:乌斯满带着他的白俄卫队通过奇台山路流窜到大柳峡一带,已与另一匪首贾尼木汗会合。罗元发军长立即命令十六师火速组织部队围歼这股顽敌。十六师师长吴宗先接到命令后,与政委关盛志研究决定:派四十六团副政委姜玉昆带二营及三营两个连迅速赶到大柳  相似文献   

16.
据国内公开出版的书刊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我军历史上用身体堵敌人枪眼而牺牲的有英名留下的英雄有14名。按牺牲时间的先后,他们是: 1、徐佳标,新四军第3师第10旅特务团班长。1945年9月6日在两淮战役中,用腹部堵住敌人枪眼,掩护突击队登城壮烈牺牲。 2、王正同,东北野战军1纵某团2连排长。在兴隆岭与国民党王牌新1军的战斗中,大部队受阻。为了给大部队打开通路,  相似文献   

17.
<正>矢岛中队三项部署解析如前所述,日军汽车队从辛庄返回灵丘途中,其先头汽车在乔沟内突然遭遇八路军一个排,双方随即展开交火。汽车队立即停止前进,靠前的一部(兵站汽车第2中队第1小队一部)下车,进入乔沟支援先头汽车,靠后的一部(兵站汽车第2中队本部、第2、3小队、行李班、修理班及第1小队一部)下车警戒。但碰巧这个时候,八路军第115师第685团第1营及其配属部队,正从白崖台向辛庄方向开进,走到大缺口东侧那排狭长低矮的高地附近,发现了公路上的日军。  相似文献   

18.
新近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王诚汉回忆录》一书,以生动的笔触,形象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出身于染布童工,在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我军优秀将领--王诚汉。他13岁就参加了红军,16岁加入共产党,19岁任红军第262团团长。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先后在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一方面军战斗过;抗日战争时期,是威震豫西的"老虎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第一、第二、第三和华北野战军里当过指挥员。在70余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历经大别山的斗争、红军长征、直罗镇战役、豫西抗战、中原突围、孟良崮战役、太原战役、成阳阻击战、成都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在枪林弹雨中,他九死一生,从班、排、连、营、团、旅、师、军,一级未漏地晋升为大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政委兼党委书记,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9.
忻口会战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937年10月1 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同一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调第14集团军至忻口与日军会战。阎锡山部署第14集团军及配属部队共8个军为中央集团军.由卫立煌指挥.在忻口正面组织防御;第18集团军(欠第120师) 及第101、第73师,新2师为右集团军.由朱德指挥.在滹沱河南岸罗(?)沟.峨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左翼:第6 集团军2个师1个旅及第120师为左集团军, 由杨爱源指挥.在黑峪、阳方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右翼;第34、第35军为预备集团军.由傅作义指挥,控制于定襄、忻县地区。10月2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2旅团从代县崞县(今崞阳镇) 进攻.第19军坚守一周,9日崞县陷落:混成第14旅团4日饶过崞县进攻原平.第34军第196旅旅长姜玉贞率官兵与敌肉搏.伤亡殆尽.日军12日攻占原平.进逼忻口。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里, 有一支素以敢打大仗、恶仗、硬仗著称,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威震敌胆,声名远播的部队,这就是北京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师。这是一支战功卓著、历史悠久的部队:曾转战湖南、江西、福建、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河北、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及内蒙古等22个省市,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第1 至第5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战役、广阳伏击战和郯城攻坚战,解放战争时期的秀水河子战斗、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进军江南的作战,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1至第4次战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