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之窗     
《国防》1998,(5)
吴桥县民政局热情关心伤残军人。该县民政局把关心照顾伤残军人作为拥军优属的大事来抓,在经费保障、生活照顾等方面都做出了成绩,受到了伤残军人的欢迎。 (田文升)  相似文献   

2.
在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家乡——河南省方城县,有数十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她们继承和发扬英雄无私奉献精神,用真情和爱心温暖着伤残军人的心灵,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风吹指大地。这里讲述4位军嫂的故事,从她们身上折射出时代的光华。 忠贞不渝四十年 时间可以抚平伤痛。然而,穿越时空,那种经历枪林弹雨逐渐升华的相濡以沫的情感,更令人感到弥足珍贵。 一等伤残军人金成禄,今年69岁。老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掩护战友全身7处受伤,下肢瘫痪。复员回家后,他的未婚妻魏玉兰几经思索,终于下定决心与他生活在一起。面对这片真情,金成禄含泪对玉兰说:“我是个伤残人,不能连累你。”玉兰却答道:“你在战场上光荣负伤,我愿照顾你一辈子!”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不了解,这位长年奔波在军营内外的法律顾问曾经是一名脊椎弯曲、肌肉萎缩的瘫痪病人;很多人不相信,这位在法庭上思维敏捷、义正词严的优秀律师竟然是一名一等伤残军人;很多人不明白,是什么力量使这位伤残了22年的病休干部闯出了一条正常人都难以攀登的路。请看——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江苏省海安县双目失眠的一等伤残军人王士高,在家人的搀扶下,从海安县瓦甸乡赶到南通军分区,与牵挂心头已有6年之久的两位老人相聚,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 10年前,王士高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光荣负伤,失去了双眼。返乡后,这位一等伤残军人得到家乡政府及人民群众的关怀和厚爱。尤其是原南通军分区副政委薛忠、某中学校长朱亦民夫妇,对王士高的生活给予了无微  相似文献   

5.
普通式精彩:一位失去双腿的伤残军人悲壮而执著的人生竞赛,已经拉开帷幕。在人生这块特殊的赛场上,汗水与泪水齐飞,超越与梦想共舞。边疆保卫战,两次立功,为救战友失去双腿;拖着一双假肢走遍大江南北,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奇迹;主动放弃自己的事业,返乡创办了全省首家伤残军人福利厂……他,就是一等伤残军人、二等功臣袁殿华。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29日,对于特等伤残军人金在万来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就在这一天,面对鲜艳的党旗,在别人的帮助下,他艰难而又庄严地举起了伤残的右臂:“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誓词尚未读完,这位71岁的老人已是喜泪涟涟。  相似文献   

7.
一个曾经坐着轮椅的革命伤残军人,伤愈后,为一了未尽的报国志、军旅缘、国防情,辗转千里返回老部队,要求退回伤残军人证书,以便换取当两年民兵的机会。为此,他留下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情系国防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旅居巴黎的几年中,我最喜欢带朋友参观的景点是巴黎伤残军人疗养院,即荣军院,不仅因为它是巴黎市区内最美丽的圆顶建筑,是法兰西建筑史上的杰作,更重要的是因为有着金碧辉煌圆顶的拿破仑墓就坐落在这组建筑群中。这里对这位征战一生的军事元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归宿。目前荣军院只有一小部分仍然作为伤残军人疗养院使用,有大约100名伤残军人住在这里。荣军院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区、塞纳河左岸,距离雄伟的埃菲尔铁塔不过步行10多分钟路程。  相似文献   

9.
其实,我看《士兵突击》缘于一个很不经意的电话,我的一位朋友问我:你对许三多印象如何?我说,没有什么印象。他又问:那你对《士兵突击》的印象如何?我还说,没有什么印象。又问:为什么?我说,我没有看过《士兵突击》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印象。没想到他居然惊诧于我的这一回答:怎么,你一个职业军人居然没有看这部已经火遍大半个天的电视剧?我以极度的平常心说,是的,正因为我是职业军人,才更懂得军人,所以不需要也不愿意看军事体裁的影视,尤其是被一些假军事影片伤了心之后。  相似文献   

10.
军人,这个名字有着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意义。,在这样一个崇尚现实的社会里,军人的名字不显山不露水,它如默默无闻的小草。并不引人注目。但军人特殊的位置,注定了他的爱情不同寻常。如果你是爱上军人的女孩.请你清醒地认识到这份爱的真正意义,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爱”和“情”,你要懂得与军人的相恋不是简单与浪漫的结合,而是一种作出牺牲地选择,你要失去很多很多。我只想告诉你:爱上军人不容易!  相似文献   

11.
那是一个花红柳绿、春意盎然的一天,河北省顺平县召开军民共建表彰大会。她,王玉珍,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妇女,以那老区淳朴的语言述说了她多年来照顾两代伤残军人,用柔弱的身体维系这个军人家庭,把全部的爱都献给建设国防事业者的经历,使整个千人礼堂掌声雷动,泪水盈盈。之后有很多人问她,像你这样支撑这特殊的家庭,就没退缩的时候?她坚定地说:“只要心中拥有春天,寒冷就会被融化。”  相似文献   

12.
“有儿有女靠不住,有困难就找人武部”!这是黑龙江省漠河县革命伤残复转军人的肺腑之言,寥寥数语,道出了漠河人武部与革命伤残复转军人间的深厚情谊,日前,沈阳军区转发了他们的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一位大山里的孩子,他出生仅两个月父亲就因病去世,是年迈的奶奶将他拉扯大;他入伍来到军营,从大山里来到一座更大的山里,十几年扎根深山,书写着一位军人对岗位的依恋;命运多舛的他,由于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的照顾,患病的女儿年仅六岁就离开了人间。这一天他受领了一项特殊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田国芳  马海方 《国防》2001,(1):52-53
人有了钱应当怎样生活?有人想的是阔绰的物质享受,有人想的是一掷千金的新潮消费。然而,在山西长治却有这样一位一等伤残军人,他凭着伤残的肢体,从事个体经营,艰辛创业,致富思源,硬是先后将自己积攒的14万多元回报给社会,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应征入伍,矢志报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兵》2008,(10):13-13
袁殿华是一名一级伤残军人。他退伍后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顽强的毅力艰苦创业。带领数十名残疾人走上致富之路。他的事迹,集中反映了我国残疾人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示了一名伤残军人为党和政府分忧,帮战友解难的高尚情怀。他的事迹不仅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而且有助于全社会进一步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16.
优抚,是优待和抚恤的简称,是国家和社会对武装组织成员及其家属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质照顾的统称。优抚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人武部门应从国防建设的大局出发,予以积极协助。我国的优待抚恤对象通常指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军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等。  相似文献   

17.
“三年的军旅生涯,使我刚毅、坚强、成才;‘挂甲’还乡后,我要让军魂在商海发光,以实绩报效祖国,做一名永不褪色的退伍兵。”这是河南鹤壁市鑫大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梁彦儒从一名普通退伍军人成长为一位成功企业家的人生奋斗格言。 1981年10月,梁彦儒以一个二等乙级伤残军人的身份退伍返乡,跨进了鑫大公司的前身——鹤壁市金属结构厂的门坎。从此,他涉足经济大潮,靠军人特  相似文献   

18.
路在拐杖下     
张祥瑞,二等伤残军人,山东省菏泽地区交通集团总公司武装部部长。22年中,他以超人的毅力,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奔走在武装战线,使公司武装部成为全区民兵工作先进单位,他也多次被军分区评为“优秀武装干部”。 1969年9月,在新疆军区某团服役的张祥瑞,在一次国防施工中,为抢救17名战友和国家财产身受重伤,造成右腿膝关节粉碎性骨折,被评为二等伤残军人,从此拐杖成了他身体的另一支点。1975年,张祥瑞拖着伤残的腿,转  相似文献   

19.
大姐嫁给了特等伤残军人张希全:二姐嫁给了特等伤残军人王清灵;最小的妹妹在两个姐姐的感染下嫁给了一等伤残军人张可毅……3个好姐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3个下肢瘫痪的革命伤残军人,用人生书写了对军人至高无上的爱——  相似文献   

20.
10年前,一位在国营工厂当工人的女青年张凤群,把爱情献给一等残废军人原军成。他右眼失明,左眼有伤,右下颌弹片穿透,饮食困难;脑神经严重损伤,下肢行走不便。这位女工每月只有30几元的工资,大都用于照顾丈夫的生活。一天深夜,原军成突然高烧昏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