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卫星飞驰,光耀天宇。人造卫星上天遨游,是航天技术史上第一个里程碑。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入轨,1970年,中国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拉开了航天时代的帷幕,也推动了人类科技的进步。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卫星。  相似文献   

2.
报刊文摘     
各国发射航天器的资料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入太空,从而揭开了世界航天的新篇章。截至1989年底,各国发射的宇宙飞行器总数已达3954颗。其中,苏联最多,共2561颗,占64.8%。美国次之,共发射成功1119颗,占28.3%。其他国家和组织及各种合作发射的计274颗,占6.9%。  相似文献   

3.
《当代海军》2008,(10):3-3
新华网德黑兰8月17日电,伊朗军方17目宣布伊朗当天成功发射首颗自行研制的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4.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了人类探索空间新纪元,军事大国对空间的争夺也随之展开.  相似文献   

5.
正"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后来将原子弹和氢弹合称核弹,另一弹则是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因此"两弹一星"现在一般指的是导弹、核弹和人造卫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就是说,仅仅十年功夫,在党中央的坚定支持下,以钱三强、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  相似文献   

6.
曝光日本间谍卫星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0年2月至今,日本已先后发射各 类卫星近70颗。而2002年7月份后,随着 4颗性能先进的间谍卫星上天,朝鲜半岛、 中国、俄罗斯以及日本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 内的军事设施等情况都将置于日本的“天眼 ”之下。  相似文献   

7.
中继卫星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的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开辟了军事斗争的新天地。从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至今,美国、俄罗斯等掌握了航天技术的国家,向太空发射了数以千计、各式各样的人造卫星,以及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它们大多肩负着明确或秘密的军事任务。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动用的各种卫星系统,成了战争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对取得战场主动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信息支援与保障作用,确立了军用航天装备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独特而又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竞相发展以中继卫星系统…  相似文献   

8.
正当大家在探索如何使国防教育深入持久,既出精神力量,又结物质成果时,不由使我想到了美国的国防教育。据说美国真正重视国防教育是从50年代开始的。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震动了西方世界,美国对此尤为不安。美国各界舆论都批评科学技术落后,批评学校教育落后,要求进行教育改革,“迎接苏联在教育里向美国提出的挑战”。美国首  相似文献   

9.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 号"飞翔太空,《东方红》乐曲晌遍全球,是中国航天文化的 良好开端,它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造卫星上天了!它如日如 月,流光溢彩,放射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光芒!它 是中国人的志气之星!它光鸣电唱,豪情盈宇,邀游苍穹。从 此,东方红卫星成为专有名词,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1983年4月份的《无线电和电子工程师》杂志报导,1981年10月6日由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一颗英国设计制造的人造卫星。它带有一部话音综合器,能用英语向下广播例如太阳辐射粒子的数量这类情报。任何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在145.825兆赫用  相似文献   

11.
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包括对大型运载火箭、各种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永久空间站、空间资源、空间工业、空间运输、空间军事技术、航天发射设施及技术、航天测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新中国成立以来,航天技术白手起家,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创业,已经成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强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和大国地位。一、运载火箭升空,人造卫星上天,卫星回收成功,中国航天实现零的突破发展航天事业的第一个台阶是“卫星上天”。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把发展国防高科技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19…  相似文献   

12.
形势紧迫提前上马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以下称苏联)从它在里海北岸的火箭发射基地向太空成功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这次成功的发射向全世界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西方国家,都已笼罩在苏联带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内。这使美国军政各方感到十分震惊。10月4日晚上,白宫和五角大楼彻夜灯火通明。美国的政界和军界  相似文献   

13.
图片历程     
<正>2018年5月21日05时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鹊桥"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颗运行在拉格朗日L2点的人造卫星,"鹊桥"号作为通信中继星,能够实时的与位于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保持正常的通信,这样,嫦娥四号在月球上探测到的数据都能通过"鹊桥"号第  相似文献   

14.
正1970年4月24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一成功,无疑标志着中国在"两弹一星"的"星"上首次有了重大飞跃,也注定成为新中国彪炳史册的辉煌篇章之一。2019年12月15日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澳门首颗科学卫星"澳科一号"正式获得命名,将择期发射。这颗对纪念澳门回归20周年有着重要意义的卫星,在以澳门科技大学为首的科学团队的努力之下正处于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相似文献   

15.
1970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始了征服太空的历史进程。之后,我国自行研制的30多颗不同型号的卫星相继上天,走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航天之路。在我国航天事业这一个个辉煌背后,包含了一个不太为人注意的群体——航天测控兵的诸多甘苦和奉献。本文记述的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部分——被人们誉为“现代大篷车队”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第二活动站全体官兵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6.
冯立东  龚旭 《国防科技》2003,(12):68-70
当今世界,太空战争已不是什么虚构的电影故事和幻想小说,而是当代军事空间技术飞速发展和几个军事强国进行太空争夺的必然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战争的战场将扩大到人类能够涉足的任何外层空间,而且太空战争已悄然打响。 近几十年来,人类探索太空活动愈演愈烈,已先后发射了几千颗人造卫星,仅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就先后投入了70多颗各种侦察、监视、预警、通讯和导航及气象卫星。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  相似文献   

17.
2007年3月11日,英国首颗第5代军用通信卫星——"天网-5A"(Skynet-5A)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基地由"阿里安-5ECA"火箭发射上天。该星是英国耗资32亿英镑建立"天网-5"卫星网的一部分,其通信容量是英国现有"天网-4"卫星的5倍,同时还有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中,中国人迫寻梦的步伐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让我们随着倒溯的时光,一同走进过去那难忘的岁月,一起回顾我国载人航天所走过的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一、从人造卫星到载人航天 1957年10月7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天时代。这一历史性事件受到中国许多科  相似文献   

19.
国外国防教育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观国外国防教育 ,它们的共同点或者说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高度重视完善国防教育的领导和组织等制度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 ,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 ,没有健全的组织制度和得力的领导是不行的。因此 ,国外在国防教育中 ,都注意通过立法不断完善领导和组织形式。 1 957年 ,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震动了西方世界。美国对此如坐针毡 ,惶恐不安。国会舆论纷纷批评美国科学技术落后 ,学校教育落后 ,要求实行教育改革。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美国国会在 1 958年制定出《国防教育法》作为美国联邦政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  相似文献   

20.
航天技术是人类开展空间活动,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技术之一,它使人类活动范围从地面扩展到太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空间技术不断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空间应用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空间科学的发展则带给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以崭新的视角。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表明,它已不仅是振奋人心的科学成就,而且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扩展人类生存空间,开发新的资源的重要途径。同时,航天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