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8年9月12日,在东北这片辽阔的黑土地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大举南下北宁线.这次攻势最终演变成了震惊中外的国共大决战,一举敲响了国民党政权的丧钟. 当我们回顾辽沈战役决策过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曲折.  相似文献   

2.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第一个战略性的决战。我们第8纵队(当时我任纵队司令员)和史弟部队一起,围攻锦州,会战辽西,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对战役的胜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三十六年来,缅怀此役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同志们,使我久久不能平静,特写此文,以志纪念。 (一) 1948年9月12日,根据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以下简称东野司)迅速南下北宁线作战的指示,我第8纵队采取白昼休息、夜间快速行军的方式,从八面城地区出发,经三江口西渡辽河,通过金宝电以南人烟稀少的草原和沙漠地带,经康平、彰武、新立电等地,九天行程九百多华里,于9月21日进抵北宁线中段的北镇地区。当日东野司来电,令我纵队急速南下,经石山站,渡大凌河,包围葛文碑、大薛屯(薛家屯)之敌,截断锦州和义县两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作者参加了黑山阻击战,在辽沈战役胜利50周年之际,特撰此文以资纪念。辽沈战役的胜利,加速了全东北的解放,推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加快了历史前进的步伐。塔山阻击战的成功,对于保证攻克锦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它在辽沈战役中的战略地位非同一般。在我军攻克锦州之后,决定集中主力奔赴辽西战场,歼灭廖耀湘“西进兵团”。由于担任阻击任务的我军在黑山地区英勇顽强的抗击,为合围聚歼廖兵团创造了条件,从而粉碎了蒋介石重新占领锦州的战略企图,为实现全歼卫立煌全军的目标奠定了基础。黑山阻击战在辽沈战役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1948年8月,辽沈战役即将拉开战幕。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内首长们在作战地图前讨论着一个重要问题:“辽沈战役是一场‘关门打狗’的空前规模的大歼灭战,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我北满、东满数十万人的大军南调锦州方向,以形成关闭东北大门之作战态势?”野司参谋长刘亚楼提出:“为避免蒋军阻我军南下,可派出一部电台发假情报迷惑敌人,造成他们判断和指挥上的失误,以掩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战役特种作战,是为达成联合战役企图,以诸军兵种特种作战力量为主,在陆、海、空、二炮作战力量的支援配合下,于敌纵深和后方实施的非正规或正规作战行动。其目的是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推进和加速联合战役进程。这其中,联合战役特种作战后勤保障影响着战役进程甚至结局。对此,搞好信息化条件下联合战役特种作战后勤保障应做到“四要”。  相似文献   

6.
辽沈战役是东北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这次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革命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进程.辽沈战役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战略决战的军事思想,蕴含着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7.
战争年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序列里,第40军因其势如雷霆、动如狂飙、所向披靡的作战特点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被敌惧称为“旋风部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这支英雄劲旅参加了四保临江、夏秋冬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广西追歼、解放海南和抗美援朝等许多著名战役战斗,战果显赫,  相似文献   

8.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进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人民解放军取得平津决战的巨大胜利,其经验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就战役后勤保障的经验作一探讨。一、依靠人民群众是后勤保障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平津战役中,人民群众在后勤保障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第一,组织强有力的支前大军,及时保证前线人力。物力的需要。早在辽沈战役刚刚结束的时候,东北人民为支援我军入关作战积极地进行准备,组织了15万民工随军远征。当我百万大军云集平津地区执行任务时,华北党政军组织了强有力的支前组织。华北、东北3o万民兵、民工…  相似文献   

9.
陆军第42集团军是一支战功卓著、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它曾披坚执锐、南征北战、浴血疆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崛起和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部分前身部队先后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秋收起义、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战斗、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狼牙山战斗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开辟东北根据地斗争、东北大反攻、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安新战役、南下剿匪和进军西南,部分连队还参加了中原突围、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太原战役、渡江作战等。先后参加战役战斗2178次,歼敌19.6万余人,解放(攻占)县以上城市118座,涌现出“大渡河连”“狼牙山连”“黄土岭功臣炮连”和全国战斗英雄杨海水、特等战斗英雄姜新良、李万余等英模单位和个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序列里,第40军因其势如雷霆、动如狂飙、所向披靡的作战特点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被对手恐惧地称为"旋风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支英雄劲旅参加了四保临江、1947年东北战场的夏、秋、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湘赣战役、衡宝战役、广西追歼、解放海南岛和温井战斗等许多著名战役战斗,战功显赫,功勋卓著.  相似文献   

11.
涟水战役不应包含出击陇海路东段和众兴作战李昌华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夏连续取得了出击陇海路东段和涟水、众兴等作战的胜利,将国民党军一部主力牵制在华中战场,强有力地配合了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中原和华东军区山东兵团在山东战场的作战,完成了把华中...  相似文献   

12.
1948年8月,辽沈战役即将拉开战幕。初秋的哈尔滨,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内一片繁忙景象,东北野战军的首长们在硕大的作战地图前讨论着一个重要问题:“辽沈战役是一场‘关门打狗’的空前规模的大歼灭战,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我北满、东满的数十万大军南调锦州方向?以形成关闭东北大门之作战态势。”野司参谋长刘亚楼提出:“为避免蒋军阻我南下,可派出一部电台发假情报迷惑敌人,造成他们判断和指挥上的失误,以掩护我大军顺利开进,一举拿下锦州,关上东北地区的南大门。”当话题讨论至此,时任东北局社会部部长的汪金祥报告:“正好有一部特务电…  相似文献   

13.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三次战略决战性战役之一.笔者作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第37师师长,率部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战役:战役开始后,指挥所部渡过运河直插陇海铁路,和兄弟部队一起合围了国民党军第7兵团,为全歼该兵团做出了贡献;尔后率部南下,指挥第37师在西集团编成内参加了围歼国民党军第12兵团的双堆集战斗;第12兵团全军覆灭后,带领部队在永城西南地区进行战备休整,直到淮海战役取得最后胜利.笔者时淮海战役中作战指挥方面的心得体会,反映了当时作战指挥的特点和规律,对今天的军事学术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红色历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谱系,具有极高的育人价值。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平台,因而思政课的作用至关重要。将辽沈战役红色历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增强思政课生动性。为了将辽沈战役红色历史切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深度挖掘辽沈战役红色历史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思政课讲解,营造辽沈战役红色历史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5.
1949年2月11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人,明确指出:淮海战役"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责"。以这封电报为标志,正式宣告渡江战役总前委在河南商丘张菜园诞生。在此前后,总前委在书记邓小平的领导下,遵照中央军委的部署,围绕百万大军渡江南下作战,在政治、军事、组织、后勤等各个方面进行运筹,为确保渡江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空中进攻战役,是以航空兵纵深突击为基本形式的战略战役行动,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运用最广泛、作用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一种作战形式。其最明显的特点是情况紧急,突发性强,作战节奏快,战役进程短。这些特点决定了处于作战一线的我航空兵师、团、站政治工作必须随“急”应变,快速作出反应,增强政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李绍庄 《国防》2008,(1):50-52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作战地域有限、战役进程加快、作战消耗巨大,只有快速投送部队进入作战地区形成对敌优势,才能增大胜算系数。因此,研究探索部队远程投送交通动员问题,对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雄师战天津     
冷静 《军事历史》2006,(11):3-10
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天津攻坚战是非常威武精彩的一幕。在这场大战中,人民解放军的34万大军——步兵、炮兵、坦克兵和工兵密切协同,实施了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攻坚作战,仅短短29个小时就攻克了国民党军以13万重兵坚守的天津城,充分显示了人民解放军的强大作战能力。百战劲旅挥师入关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战役的辉煌胜利后,毛泽东及时命令东北野战军取消休整,立即南下入关作战,将关内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在华北就地歼灭,以免该部逃到长江以南,增加人民解放军日后渡江作战的困难。东北野战军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  相似文献   

19.
战役转折是夺取作战胜利的重要一环。战役指挥员应立足战略战役全局、扭住作战重心谋划战役转折,采取削弱敌方系统战力、控制关键领域作战、扰乱敌方作战节奏、剥夺敌方行动自由、夺取舆论法理优势等方法途径推进战役转折,多法并举动态控制战役转折,确保作战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七·七事变前,日本海军辖3个舰队,第1、第2舰队主要担任远海作战,第3舰队主要用于近海作战和封锁海岸。其中第3舰队是后来组成的中国方面舰队的主力。该舰队是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中专门针对中国编组的,主要担任封锁中国海岸的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