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19日,星期二,这天无论是对联合国、还是对伊拉克和整个国际社会都是个载入悲剧史册的“黑色星期二”。 几乎在耶路撒冷一辆满载犹太人的公交车发生自杀性炸弹袭击事件的同时,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也遭到汽车炸弹的猛烈袭击,造成27人死亡,其中包括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伊协调员布利克曼等7人,另有100多人受伤。办事处所在巴格达运河饭店成了残垣断壁,血迹斑斑,残骸散落,令人窒息。这种疯狂的罪恶行径引起世人强烈的震惊、愤慨和谴责。  相似文献   

2.
5月26日,动荡不定的伊拉克再次传来惊人消息。当天,一队遭炸弹袭击的美军士兵在搜捕嫌疑犯时,不顾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强行闯入巴勒斯坦驻伊拉克办事处进行搜查,并拘捕了包括临时代办在内的7人。此举引起了国际社会和舆论的广泛关注。事后,美国政府及军方虽出面对此事进行辩解,但还是引起了人们对美军不把外交豁免权当回事的不满。因为在越战以来的30多年间,美军已先后多次对非交战国的驻外使领馆及外交人员进行“非权意”的袭击。下面我们不妨  相似文献   

3.
半月回放     
4名11月12日,英国国防部宣布,4名英军士兵当天乘坐巡逻艇在伊拉克巴士拉城南面的阿拉伯河巡逻时遭炸弹袭击身亡,另有3名士兵受重伤。英国国防部一位发言人说,袭击巡逻艇的炸弹是经过改进的、杀伤力非常大的装置。这种装置现在伊拉克北部使用很普遍,常用于袭击外国联军,但这回第一次用于袭击巡逻艇,“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4.
美国军方3月17日宣布,伊拉克西部安巴尔省16日3次遭含氯气汽车炸弹袭击,共导致2名伊拉克警察丧生,6名美国军人和大约350名伊拉克平民中毒。自今年1月份以来,伊拉克先后发生了4起类似“氯弹”袭击事件,伊反美武装开始采取新的战略,使用非常规武器发动袭击。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反美武装的“路边炸弹”让美军吃尽了苦头,伤透了脑筋。据美国媒体日前披露,为了对付伊拉克反美武装手段不断翻新的“路边炸弹”袭击,美军还从国内征调了一支由数百只军犬组成的“军犬特种兵”。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先头部队最早参战的是两条军犬。这两条威猛的纯种德国牧  相似文献   

6.
休斯 《军事史林》2004,(4):30-30
由于巴格达的联合国办事处遭到恐怖袭击以及美国士兵不断被杀害,灾难预言者说,那个令人畏惧的词--"泥潭"现在就像幽灵一样笼罩着美国在伊拉克的事务. 伊拉克会变成另一个把美军拖入遥遥无期的战争泥潭,最后导致他们悲惨撤军的越南吗?  相似文献   

7.
国际 1日,韩国宣布朝鲜同意举行由中、朝、美、韩、日、俄参加的有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27日,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29日,六方会谈闭幕,各方认为会谈是有益的。3日8时,俄罗斯莫兹多克市军医院爆炸现场搜救工作已经结束,死亡人数增至50人。6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在哈萨克斯坦的乌恰拉尔市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13日,阿富汗南部发生一起客车爆炸事件,15人死亡,8人受伤。14日下午,美国东北部地区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19日下午,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所在的运河饭店发生爆炸,至少造成2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在爆炸中身亡。21日,以色列军队出动武装直升机袭击打死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高级官员阿布·沙纳布。22日,中国外交部就齐齐哈尔日本遗弃毒剂致中国公民死亡一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25日,印度孟买发生多起汽车爆炸事件。  相似文献   

8.
近日,伊拉克连续发生炸弹爆炸事件。不断增加的伤亡惨剧令伊拉克安全局势更显严重,内战迹象比比皆是,而有预谋的宗派暴力事件则进一步增加了伊拉克新政府组成的难度。伊战爆发3年多来,美国承诺的“自由”和“民主”并未在伊拉克出现,而暴力和冲突却愈演愈烈。伊拉克向何处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继什叶派圣城纳杰夫4月6日发生一起造成10人死亡、40多人受伤的汽车炸弹爆炸事件后,巴格达北部的布拉撒清真寺4月7日遭到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79人死亡、160多人受伤。这是伊拉克今年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暴力事件。今年2月22日萨迈拉什叶派宗…  相似文献   

9.
尽管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并没有最后定论,但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准备却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并针对伊拉克防御体系的特点,已研制出多种新武器,谋求在短时间内摧毁萨达姆防线,达成速战速决。一、防生化武器袭击的新装备 有外电评述,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动武,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中东局势以美军年初增兵伊拉克、伊核问题陷入僵局、巴以和平进程露出曙光而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正当人们对中东局势充满期待之时,今年以来发生的伊拉克连环炸弹恐怖袭击、美伊军舰对峙差点“擦枪走火”、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土耳其军车遭到汽车炸弹袭击等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世人:2008年,中东局势前景依然堪忧,伊拉克安全局势、伊朗核僵局、巴以和平进程和库尔德问题等四大热点将让中东局势“高烧”难退。  相似文献   

11.
统计表明,自2003年3月20日以来,在伊拉克阵亡的2149名美军官兵中,有一半以上是被貌不惊人的“路边炸弹”夺去性命的。而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美军虽然绞尽脑汁地设法对付“路边炸弹”, 但还是屡遭袭击,吃尽苦头。于是,苦不堪言的美军痛定思痛,决心在新的一年里全力应对“路边炸弹”——  相似文献   

12.
1981年5月,美国肯尼迪国际机场发生一起炸弹爆炸事件。一个自称波多黎各武装抵抗运动的组织声称对此事负责。 1982年12月,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布鲁克林发生两起炸弹爆炸事件,3名警官受重伤。波多黎各民族解放武装部队声称对此事负责。 1983年4月,美国驻黎巴嫩使馆受到自杀性汽车炸弹的袭击,63人死亡,其中有17名美国人。 1984年9月20日,美国驻黎巴嫩使馆附属机构发生汽车爆炸事件,16人死亡,大使受伤。 1984年11月,美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遭到炸弹袭击,一名行人丧生。 1985年4月,在西班牙马德里美国空军基地附近的一家常有美国人出入的餐厅发生炸弹爆炸事件,致使18名西班牙人丧生,82人受伤,伤者中有15名美国人。 1985年6月14日,一架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的客机在地中海上空遭到劫持,造成为期两周的人质危机。机上最后39名人质最终在大马士革获得释放。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军没有立即撤离伊拉克,而是以伊拉克重建和维持国内秩序为幌子,一心想以武力占领伊拉克,然而,自从布什总统2003年5月1日宣布对伊拉克的“主要战事”结束以来,美军的伤亡不断。虽然目前已抓住了萨达姆,但是伊反美武装也时刻没有停止过袭击美军行动,结果是,美军损失惨重。一、伊拉克人民反占领的浪潮此起彼伏,迫使一些驻伊联军打退堂鼓,一心撤出伊拉克近日,保加利亚、挪威、泰国等国相继表示,要将驻伊拉克的军队撤出。美国以反恐为名拼凑起来的驻伊联军已现裂痕。事至今日,实乃必然。首先,伊拉克人民反占领的浪潮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4.
徐常伟 《环球军事》2009,(13):26-27
根据2008年达成的美伊驻军地位协议,驻伊美军战斗部队将于今年6月底前从伊拉克所有城镇全部撤出。正当美军准备从伊拉克各个城市逐步撤出时,伊拉克暴力袭击事件却出现回潮,安全形势急剧恶化。6月2日,美国驻伊拉克军队最高指挥官雷’奥迪耶诺表示,美军作战部队6月底将按照计划撤离伊拉克所有城市,包括反美武装在伊北部的重要据点摩苏尔。此时此刻,  相似文献   

15.
11月7日9时40分,美军一架UH-60“黑鹰”直升机在伊拉克北部城市提克里特附近被伊武装人员发射的火箭助推榴弹击落,机上6名士兵全部死亡。这是近两周来第3架美军直升机在伊拉克被击落。伊拉克游击队武装袭击美英联军的次数近期大幅增加,在一周内已达232次,平均每天30多次,大大高于此前15~20次的日均量。  相似文献   

16.
《兵团建设》2005,(1):39-39
1日,美宣布向伊拉克增派1.2万名士兵。13日,巴格达市中心的“绿区”遭自杀式袭击,造成至少8人死亡19人受伤。19日,伊拉克卡尔巴拉和纳杰夫遭炸弹袭击,造成1140余人死伤;伊最高选举委员会也遭受打击,3名职员被枪杀。21日中午,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1的一个美军基地遭炮袭,造成至少22人死亡50多人受伤。22日,美伊部队清剿巴格达以南的“死亡三角”地带,抓获44名反美武装嫌疑人。  相似文献   

17.
2月18日,在日本北海道的室兰港,驻伊拉克的日本陆上自卫队装备的各式车辆装上了“大隅”号两栖登陆舰,启程前往伊拉克。此次出兵是二战后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大规模派驻海外。与以往参加联合国的维和任务不同,驻伊拉克的自卫队装备有轻型装甲车辆和进攻性的反坦克火箭简,因此备受亚洲国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时事月报     
国际 1日,美宣布向伊拉克增派1.2万名士兵。13日,巴格达市中心的"绿区"遭自杀式 袭击,造成至少8人死亡19人受伤。19日,伊拉克卡尔巴拉和纳杰夫遭炸弹袭击,造成140余人死伤;伊最高选举委员会也遭受打击,3名职员被枪杀。21日中午,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苏尔的一个美军基地遭炮袭,造成至少22人死亡50多人受伤。22日,美伊部队清剿巴格达以南的"死亡三角"地带,抓获44名反美武装嫌疑人。  相似文献   

19.
据美路透社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宣布重新启用已经退役的四星将军蒙哥马利·梅格斯,命其前往伊拉克负责对付当地武装组织设置的路边炸弹.蒙哥马利·梅格斯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维和部队驻波斯尼亚的前任指挥官.  相似文献   

20.
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禁运,使其经济和军事发展受到严重压制。此外,美军还数度对伊拉克动武,继1993年、1998年以巡航导弹和战机发动数波大规模攻击后,美国五角大楼已拟定了对伊作战的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军准备在开战的头48小时内向伊拉克发射3000枚精确制导的炸弹和导弹,用密集、猛烈的炮火瘫痪和孤立伊拉克军队并为地面进攻铺平道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翻萨达姆政权。萨达姆可以说是美国“欲除之而后快”的人物,究竟他所领导的伊拉克有何能耐三番两次受到美军“眷顾”?本文就军事力量的角度分析伊拉克目前的现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