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正>“福建”舰的下水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美国海军就对这艘003型航母首舰的评价很高:“航母是中国远洋海军雄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003型航母(‘福建’舰)已经下水,它的大小和能力与美国海军的‘福特’级和‘尼米兹’级超级航母相似,这是世界上第一艘非美国的超级航母。在中国首艘航母下水10年后,“福建”舰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海军的能力。这是向真正的蓝水海军转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美国军方10月27日宣布,美国海军长期部署在日本的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将于2008年退役,美国计划用正在建造中的“乔治·布什”号新型核动力航母替换“小鹰”号。这将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日本部署核动力航母。“乔治·布什”号航母始建于2001年,是美国第10艘尼米兹级航母,预计其建造费用将高达45亿美元。该舰舰体长度  相似文献   

3.
环球要闻     
<正>“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成体系赴西太平洋进行远海战备训练据“央视军事”报道,近期“山东”舰航母编队赴台岛以东海空域开展远海战备训练。此次训练,“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成体系、成规模远赴西太平洋海域,参加了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同步开展战斗值班、课题演练、飞行训练,并在岛链外与多军兵种开展联合演练。面对外军舰机轮番侦察试探的复杂局面,编队始终积极应对、稳妥处置,有效提升了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代海军》2003,(5):47-47
舰岛 现代航母为方便飞机起降,把舰桥、烟囱、指挥塔、飞行控制室、航海室、雷达和通信天线等需要高耸在甲板上的设备集中在飞行甲板的右舷一侧,好像一个小岛,故称“舰岛”。 飞行甲板 飞行甲板就是航母舰面上供舰载机起降和停放的上层甲板,又称为舰面场。现代航母都是贯通全舰的大面积的上层甲板,航母的飞行甲板要比舰体宽得多。从正面看,飞行甲板从舰体上面向两舷张出,形状很怪异。 从航母出现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航母的飞行甲板都是直式的。其形状为矩形,防冲网把甲板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部供飞机起  相似文献   

5.
1998年7月7日,美国“独立”号航母(CV-62)从位于日本横须贺的海外基地启程回国,于9月退役。至此,曾经辉煌一时的美国“福莱斯特”级常规动力航母完成了使命,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福莱斯特”级航母的首舰于1952年7月14日开工建造,到第4艘即该级舰的最后一艘于1959  相似文献   

6.
好马须配好鞍1997年2月1日中午,法国的布雷斯特港人声鼎沸、万头攒动。法国海军历史上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夏尔·戴高乐”号正式由法国船舶建造局移交给法国海军。在移交仪式上,维尔英·卢塞尔海军上校被任命为“戴高乐”号舰的舰长;仪式后.法国海军还同时在舰上派驻了近700名官兵。“戴高乐”号的正式服役期定在1999年7月。早在70年代后半期,法国海军即开始酝酿建造一级能搭载固定翼飞机的中型核动力航母,以用  相似文献   

7.
着舰信号官眼位直接影响其对舰载机状态的观察和判断,恰当的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位置有利于着舰过程中对舰载机飞行员的正确指挥、引导和控制,保障着舰回收作业安全实施。针对俄罗斯现役“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建立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位置所对应的着舰信号官眼位和视角数学模型,并结合人眼最小分辨角,针对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位置在全甲板范围内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从着舰下滑道入口点到着舰信号官决策点过程中,着舰信号官视角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满足视角差阈值条件下,理想着舰信号官眼位随着着舰指挥战位在甲板上位置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应将其纳入航母着舰信号官指挥战位设计的影响因素,并为其在航母甲板上位置的合理设置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是英国海军1915年服役的“伯加梭斯”号。该航母是由一艘巡洋舰改装而成的。世界上第一回核动力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1961年建成服役的“企业”号。该航母标准排水量为75000吨,舰长331.6米,可搭载各型飞机90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尼米兹”级中的第五艘“林肯”号。该舰的满载排水量为100000吨,舰长332.1米,可搭载各型飞机约90架。世界上第一任战列既是法国海军1859年制造的“拉格洛基刺”号。该舰采用木质材料制成,舰体两侧用铁皮作装甲防护,舰上安装带有复线炮筒的火炮。世界上排水且更大…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现役的航母仅有一艘,即“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隶属于总部驻北莫尔斯克的俄北方舰队。该舰是继“莫斯科”级航母、“基辅”级航母之后的第3代航母。舰长304.5米,可搭载60架各型飞机。配备了为数可观的导弹、火炮和反潜火箭。具有强大的防空和反潜能力。 美国:世界上拥有航母最多的国家。海军有13艘,其中9艘为核动力航母,4艘为常规动力航母。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最自豪的当属“辽宁舰”的官兵。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2012年9月25日,中国海军从此迈入航母时代。当我从胡主席手中接过军旗,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站在宽阔的航母飞行甲板,“辽宁舰”舰长、海军大校张峥激动之余,说得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1.
“兰利”号(CV-1)是美国海军历史上的第一艘航母,1922年3月由“朱庇特”号(AC-3)舰队运煤船改装而成,1937年又被改装为飞机运输舰(Av-3)。“兰利”号航母航速较慢,无法满足美国海军的作战需求,但其作为决定航母所需技术的试验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和军官,是美国海军航母时代的开端标志,对后续航母设计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军X-47B无人机于2012年11月26日运到“哈里·杜鲁门”号航母上并成功进行舰上测试,标志着无人机的性能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成为舰载机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这将意味着无人机在未来局部战争,特别是急、难、险、重的军事任务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并可能会部分替代有人飞机。正如美国军方负责飞行系统项目测试的凯文·沃特金斯所说:“过去几年里我们一直在进行这种无人机的测试,它在航母测试成功,那将证明无人机的未来是无限广阔的。”  相似文献   

13.
法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拥有航母且能独立建造航母的国家之一,早在二战之前,法国就已有了建造航空母舰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二战之后,法国更加重视海军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分别从英、美两国购买了3艘航母,既充实了海军实力,又学到了先进的技术。不久,“克莱蒙梭”级航母便从本国布勒斯特海军船厂顺利下水,成为二战后法国第一艘自己建造的航母。“克莱蒙梭”级航母共有2艘,首舰“克莱蒙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依据国家军事战略的调整,美国重新制订了面向21世纪的航母发展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一是继续建造第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CVN-77,该舰将于2002年拨款,2003年开工建造,2006年下水,2008年建成服役,届时它将用于接替已有47年舰龄的“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二是在 CVN-77之后,结束“尼米兹”级航母的建造,转而设计建造一级全新的航母,首舰计划于2006年开工建造,2013年正式服役,届时将用于取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印度海军大力加强航母建设,并提出至少要拥有3艘航母的战略目标,以建立一支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世界级海军。为此,印度采取引进改装和自行研制并举的策略,加速航母发展进程。预计从俄罗斯引进的航母“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于2008年服役。印度自行研制的航母“防空舰”(ADS,有称“蓝天卫士”号)首舰于2005年4月已经开工,预计2012年服役,第二艘2018年竣工,第三艘2024年服役,并替换“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  相似文献   

16.
舰船简讯     
法国新的两栖舰开工法国国防部签订合同建造“闪电”级两栖攻击舰的第2艘舰后,1994年5月13日已在布雷斯特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所用船坞是不久前“戴高乐”号航母腾出来的。该舰计划1998年交货。  相似文献   

17.
1942年4月1日,美国“企业”号航母率领护航舰队开到中途岛北面时,在海面上画起了“圆圈”。舰上的官兵们都莫明其妙,只有哈尔西与舰长默里知道,他们要在这里等从美国西海岸驶来的重要人物“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相似文献   

18.
《宁夏科技》2001,(3):86-86
人们往往以为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及其舰载的“日炙”型舰对舰导弹,是对付航母舰队的有效手段。这一思路有下列局限性:(1)现代舰以及日炙导弹,较之于其他舰艇与导弹,有提高,但较之于航母舰队仍处下风;有作用,但是作用仍有限;有威慑,但是难求重创与全歼。(2)仍旧停留在常规武器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美国海军到2007年,将有三分之一以上舰只装备一种先进的通信系统。该系统能使舰只对来袭导弹的预警时间,从秒单位延长到数分钟。目前,这种先进的通信系统,已在“艾森豪威尔”航母战斗群中的5艘舰上装备并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20.
李杰 《当代海军》2008,(12):44-46
开场白:当2008年9月10日,美国海军部长宣布:授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51亿美元建造新一代航母首舰“福特”号时,世界为之震惊,各国海军也极感诧异。虽然早从2005年起,“福特”号航母就已开始先期研制和建造,但现今这笔美国海军有史以来单舰最大造价的合同正式签约,再次向世人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该舰绝非对“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小打小闹,修修改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