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东征讨蒋抑或继续北伐成为武汉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苏联顾问鲍罗廷主张北伐,共产国际代表罗易主张东征,双方进行了激烈争辩。国共双方在鲍、罗争论中摇摆不定。虽然联席会议最终通过了北伐之决议并付诸实施,然而局势变化使得事态旋即发生逆转。冯玉祥的倒戈、南京政府的军事威胁等促使武汉政府不得不放弃北伐,转而实施东征讨蒋。因无可靠军事力量支持和政府内部分化等因素,东征很快中断,陷入尴尬境地。之后,武汉政府无奈地与南京政府合流,失去了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近似癫狂的革命氛围中,北伐序幕被正式拉开。在北伐誓师之际,国民革命军政治工作规范逐步确立。在北伐各战场,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在中共党人的努力下得以开展,官兵的求战欲望得到提高,对主义的信仰得到强化,这成为北伐迅速获胜的关键。尤其是武汉的革命浪潮,折射出国民革命军政治宣传的另一番景象,民众反帝反封建的情绪越积越高。轰轰烈烈的军事运动和民众运动一起,共同演绎着北伐战争的胜利高歌。  相似文献   

3.
元朝末年,暴发了红巾军反元大起义。清朝后期,暴发了太平天国反清大起义。两次起义都进行了以夺取都城,推翻元朝、清朝统治为目的的北伐战争。红巾军虽然先后有刘福通北伐、朱元津北伐,但后者具有典型、代表性意义,成功了,以胜利结束。而太平军北伐却失败了。为什么一胜一败?本文试图从战略角度比较他们的得失,总结他们的经验教训。朱元津北伐的成功,首先在于战略决策与战略方针的正确,建立巩固的战略基地,先南后北,创造条件,把握战机,适时发动北伐。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江准流域暴发红巾军起义(或称红军起义),敲响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直认为陈独秀是反对北伐的。近来,胡庆云撰文提出,陈独秀并非从根本上反对北伐,而是先积极后消极,在战略重点上犯了错误。说他先积极是因为他在北伐开始前曾多次表示希望早日北伐的愿望。如1926年2月中共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时,陈曾致电北京,要求解决北伐问题;后来又致电或写信给汪精卫、蒋介石,敦促他们“必须开始北伐”,提出“要乘吴佩孚势力尚未稳固时,加以打击,否则他将南伐,广东便没有积聚实力之可能。”但就在北伐即将开始时,陈独秀却突然发表《论国民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即今南京)以后,从1853年5月开始出师北伐和西征。北伐由于孤军深入,于两年后失败。西征一开始曾取得重大战果,一直打到湖南,占领了长江中游广大地区。但由于战略指挥的失误,兵力分散,缺少协同,从1854年7月开始,在曾国藩湘军的凶恶反扑之下,节节败退,岳州、武昌、田家镇等地相继重陷敌手。到12月初,曾国藩气势汹汹地扑到九江,狂妄叫嚣要“肃清江面,直捣金陵”。这时的军事形势对太平军十分不利。如果九江、湖口再失,曾国藩将直扑安庆,打开天京的西大门,太平天国的农民政权就有夭折的危险。太平军只有在鄱阳湖地区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挫败敌人的攻势,并进行反攻,夺取西征的胜利,才能确保天京的安全,发展革命形势。但要打胜这一仗颇不容易。在士气上,太平军由于节节败退,战斗情绪受到很大影响;而曾国藩的湘军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将士皆骄”,急欲以  相似文献   

6.
太平军北伐兵力问题,以往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林凤祥、李开芳率21个军北伐,此外也有4军、5军、6军、9军、36军诸说。张守常的《太平天国北伐军数考》一文认为9军说是正确的,番号是前一、前二、前三、前五、后一、后三、中五、左二、右一。其中前一、前二两军兵力雄厚,系精锐力量。此外,林、李之后尚有另一路北伐军,由朱锡琨、黄益芸率领,兵力为4个军或6个军。两路合  相似文献   

7.
明成祖朱棣篡权有方,亦精于风水。他篡夺皇权后,本来已在南京修建了辉煌的宫阙,但无意间发现石头城貌似蟠龙,气势非凡,伹细心观察,则龙脉已断,王气不存,不惜抛下宏伟的建筑,迁都北京。 蒋介石崇拜孙中山,以孙先生的学生为荣。1929年6月1日孙的灵柩由北平迁葬南京后,蒋介石的立足之地便重点放在南京。北伐之后,南京便不知不觉成了国民政府的首都。  相似文献   

8.
在二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再解京围后,太平天国当即连续发动了东征(含一攻上海)、第二次西征以及二攻上海几次重大战役。太平天国后期在长江中下游相继发动这几次重大战役,不仅是为了与清方争夺南中国,而且更主要的还是为了与外国侵略势力争夺长江流域,也就是把“防鬼”逐步提到了“为先”的地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也就是要对太平天国后期所发动的这几次重大战役的战略意图进行剖析,进而弄清太平天国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首次北伐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博士,在本文中“推倒旧论,另起笔端”,以新的视角纵论诸葛亮首次北伐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体现了作者“思接千载,近鉴毫端”的求学治史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北伐战争序幕揭开后,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授权蒋介石组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总司令部裁撤。1928年2月,蒋介石复出后,为发动旨在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二次北伐”,蒋介石第二次组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1929年春,总司令部裁  相似文献   

11.
综观孙中山的一生,其主要活动和贡献,是他始终不懈地运用军事手段,打击清王朝和军阀势力,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形成颇有特色而又影响广泛的军事思想。本文仅就辛亥前孙中山的北伐军事策略作一论述,以纪念国共合作北伐70周年,并望引起大家对孙中山军事思想研究的关注。 (一) 早在香港求学时期,孙中山与朋友经常聚谈的内容,就是抨击清王朝的暴虐统治,谈起他的同乡前辈洪秀全,孙中山称之为反清第一英雄,很为之没有成功而叹惜,并以“洪秀全第二”自许,畅言反清。可见,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初始,与太平天国的反清斗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们研究孙中山军事思想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西征、北伐是太平军定都天京后所采取的至关重要的二大战略行动,在太平天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因而长期以来一直是广大史学工作者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本刊凭着实事求是精神,就这两个问题的有关不同的学术见解,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在南京定都后不久,即组成了以林凤祥、李开芳等人为首的北伐军,于1853年5月北上远征,战役目标是直捣清政府的老窠北京。北伐军遵照洪秀全规定的“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夺地糜时日”的作战方针,避实就虚“放胆灵变”,两年间纵横驰骋在苏、皖、豫、晋、直(冀)  相似文献   

14.
宋祖兵 《军事史林》2007,(11):50-52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曾任蜀国军师、丞相,受封为武乡侯。207年,27岁的诸葛亮经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又经刘备“三顾茅庐”的一番“隆中对策”后,被恳请出山,投身于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足智多谋:用激将法说服孙权,实现孙、刘结盟,赤壁败曹,形成三国鼎立之势;施以“占据险要,徐图发展”的战略,使刘备称雄西蜀;采用“攻心为上”的方略,七擒七纵孟获,一举平定南中;以及奉行“治戎讲武,足食足兵,出师有名”统一中国的军事战略方针。以至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是谋略与智慧的化身。然而他也一再失误,为实现“隆中对策”中的“图取中原”的方略,连续实施了长达8年之久的五次北伐,次次都不克而还,终因积劳成疾,病亡五丈原。  相似文献   

15.
由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上海历史学会、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外贸学院主办 ,上海太平天国史学会承办的纪念太平天国 1 5 0周年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4月 2 0日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举行。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和各地太平天国史研究机构纷纷致电致信表示祝贺 ,来自上海和南京史学界的专家、教授 5 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太平天国与江南社会”。与会学者围绕主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 ,达到了充分交流思想 ,开拓思路的目的 ,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从专题发言和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来看 ,大家最为关注的是太平天国革…  相似文献   

16.
湘军是清政府赖以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一支主要军事力量,而其水师的作用尤为突出。太平天国天京失陷后,清廷论功行赏,湘军水师之功位居榜首。本文就湘军水师的组建作一粗浅介绍。在太平天国革命前,清朝的绿营水师,无战斗力可言。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出广西,进湖南,于1852年12月攻克益阳、岳州等地,获民船万只及大批军械炮位,遂组成水营。水营兵种的增设,使太平军实力大增。从此沿长江东下,水陆并进,不数月,在连续攻克汉口、武昌之后,迅即进据南京,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革命其所以能够取得在清代中国斗争十八载,驰骋十八省的辉煌成绩,那是由各种因素所促成的,其中火炮的铸造和运用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么太平天国火炮与历史上的火炮有什么渊源关系?它有什么样的特征?在军事实践中是怎样发挥特殊作用的?本文就此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产生于何时?据笔者手头的材料,一九二五年十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共第二次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决定“继续扩大工人自卫军的组织”,在工会中准备武装暴动的技术和成立军事委员会,并提出要健全和扩大中央工作机构。有的文章说,会后便成立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年底改称中央军事部。由张国焘兼任主任。又据《聂荣臻回忆录》的说法,一九二五年,为了满足国内大革命对干部的迫切需要,他们一行二十多人(全是学军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学术界不少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著作、论文对第五次战役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有待商榷。如有的认为毛泽东在召见前线指挥员之后发出了打小歼灭战的指示电,有的认为毛泽东在与志愿军参谋长解方等人谈话的当天给彭德怀发了电报,有的认为第五次战役是一场失败的战役。笔者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看法,本着求实的态度,对这些看似"微小"却很容易使人忽略的问题进行辨析,以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上海派遣军是1932年至1938年期间侵略上海(淞沪)地区的日本军队战役军团。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共组建过两次;第一次是“一·二八”事变后于1932年2月成立,同年6月撤销建制;第二次是“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于1937年8月15日再建,参加了进攻上海和南京的作战,于1938年2月14日撤销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