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送军  王嘉庆 《国防》2007,(7):40-41
搞好预备役官兵编组是加强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两个能力"的重要课题.新时期新阶段,一定要树立"编组出战斗力"的意识,着眼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局部战争特点,切实搞好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官兵编组,为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段梦飞  陈杰红 《国防》2012,(5):41-42
坚持以形成基于信息系统装备保障能力为主线.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武器装备是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作战能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当前,民兵预备役部队装备科技含量和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推进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必须立足实际,以更新观念为先导,加强理论研究探讨,找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充分利用现有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成果,从该干能干的事做起,逐步建立信息化装备保障体系;注重在提升各级装管干部信息化能力素质上下功夫,增强想信息化、谋信息化、抓信息化的意识和本领,借助当前省军区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强劲势头,科学筹划和引领民兵预备役部队装备管理和保障模式变革;坚持积极主动作为,从已列装的新型指挥系统和主战兵器人手,从仓库和修理所等保障机构建设入手,运用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通过嵌入、改造、链接信息技术,努力提升民兵预备役部队主战兵器作战能力和技术保障水平;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军民结合的优势,会同地方有关部门搞好装备动员准备,对地方先进的信息技术人才和装备设备,平时搞好预征预储工作,战时通过实施快速动员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我军正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同样,作为我军重要后备力量的预备役部队也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这是因为:一方面,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有其必要性:预备役部队未来的作战对象是高度信息化的敌军,预备役部队未来作战所配合的对象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常备军,预备役部队未来作战将担负信息作战的  相似文献   

4.
许杰真 《国防》2004,(11):52-53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就目前而言,应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着力培养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人才。人才是军队建设中决定性和关键性的因素。加强预备役部队信息技术人才建设是推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为此,  相似文献   

5.
李成蛟  石斌欣 《国防》2006,(9):41-43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与现役部队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在“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方面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和独特的优势。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推进,预备役部队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迫切需要回答“预备役部队如何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求,走创新发展之路,在战斗力建设上有所作为”“;如何按照军委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信息化建设,适应我军建设整体转型的要求”“;如何依托社会资源,发挥预备役军官的骨干作用,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在此,我们发表《肩负起建设信息化预备役部队新使命》一文,希望能够对加强我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吴志刚  崔庆云 《东北后备军》2005,(10):F0002-F0002
日前,吉林某预备役炮兵师组织全员额、全装备、全物资、全过程的实兵快速集结演练,在实战背景下全面检验预备役部队的快速集结和战斗能力。演练中,他们立足现有装备,结合自行设计研制的信息化指挥系统,不断改进指挥手段,使系统理论与模拟训练形成一体化,在高强度、高逼真的“战场”环境下,不断强化指挥效能,进一步提高了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伟 《国防》2005,(4):38-39
依法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既是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依法治军、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预备役工作的根本保障。加强预备役部队法规建设,对于促进部队的全面发展,确保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加强预备役部队法规体系建设,是促进地方党委、政府依法加强预备役工作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国家虽然制定、  相似文献   

8.
王顺龙  李海涛 《国防》2005,(9):66-67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建设的核心。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和“拳头”,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特有优势,理清思路,抓住关键,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提升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信息作战能力。一是要大力开展预备役部队信息化理论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军事理论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对军队建设和作战具有重大的牵引和指导作用。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世界各国军队的信息化理论及其体系正在经历着彻底的变革,并逐步趋…  相似文献   

9.
李木生  曾祥雕 《国防》2004,(1):16-16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军队建设整体转型,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客观要求。当前,加强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观念与信息化建  相似文献   

10.
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地方的高科技人才、信息化装备、信息化技术等资源可为我所用。因此,预备役部队在加强信息化建设时,应建立"三个体系",充分发挥和  相似文献   

11.
姜振源  刘斌 《国防》2006,(10):48-49
科学发展观作为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我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也是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根本指针。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发展研究问题,围绕发展解决问题,通过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一、着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当前,民兵、预备役部队普通兵员数量多、专业技术分队少,技术层次低的分队多、科技含量高的分队少,很难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因此,必须深化调整改革,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质量。一…  相似文献   

12.
汪虹桥  李晓东 《国防》2014,(8):17-17
正在现代军事形态下,信息化人员与信息化武器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预备役军人信息化素养总体偏低,他们对建军作战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机械化形态上,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预备役部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因此,新形势下围绕实现"能打胜仗"要求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除了要加快军事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信息化武器装备配备外,必须重视培育提升预备役军人信息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姜振源 《国防》2007,(4):11-13
预备役部队是战时首批动员对象,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突出建设重点,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成蛟  崔庆云 《国防》2006,(9):I0002-I0002
吉林某预备役炮兵师着眼提高实战能力,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充分发挥预备役部队双重领导体制的特点,积极借助长春市科技、文化和智力瓷源丰富的优势、以科学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大胆探索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强军之路,经过四年的不懈追求,自行设计改装了作战指挥、参谋作业、信息处理等9辆指挥方舱,配有无线宽带、短波及微波传输、计算机辅助决策等8个野战指挥系统。将群营射击指挥系统与野战指挥系统链接,实现了师到群营到单炮的数字化指挥。初步实现了固定网络与野战网络、指挥网络与宽带信息网络互联互传,形成了由平时的指挥管理向野战条…  相似文献   

15.
建设信息化军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军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国家军事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寓军于民的特有优势,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作战能力。近年来,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人才储备不充足、平台建设不系统和训练方法不完善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加强人才培养。由于种种原因,预备役部队  相似文献   

16.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因受传统观念、各种保障等因素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质量。新世纪、新阶段,预备役部队应着眼“三个突破”,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扎实提升部队的“双应”能力。在观念上求突破,加快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有些同志对预备役部队搞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预备役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否发挥作用缺  相似文献   

17.
徐国柱 《国防》2005,(4):37-38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预备役军事指挥人才,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委托,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举办了全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事指挥军官培训班。培训期间,全体预任军官本着贴近未来战场需求、贴近预备役部队建设需求、贴近预备役军事指挥官对军事理论需求的原则,就“一体化联合作战与指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组织与实施”、“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现摘编其中的部分学术观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预备役军事指挥人才,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受中共中央组织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委托,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举办了全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军事指挥军官培训班。培训期间,全体预任军官本着贴近未来战场需求、贴近预备役部队建设需求、贴近预备役军事指挥官对军事理论需求的原则,就“一体化联合作战与指挥”、“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组织与实施”、“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等问题进行了集中学习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现摘编其中的部分学术观点,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慎兵 《国防》2014,(9):31-31
信息化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军兵种部队是作战主角。必须加强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军兵种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目前,我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都建有预备役部队,根据我国现行军事领导体制,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制关系分别隶属于相应军兵种系统,接受所属军兵种系统和省军区系统共同领导。新形势下,军兵种系统与省军区系统要紧紧围绕能打胜仗这个强军目标,合力抓好军兵种预备役部队建设。  相似文献   

20.
邱型柏 《国防》2005,(11):54-55
预备役部队自组建以来,经过军地各级20多年的艰苦努力,部队政治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建设逐步巩固,战备训练深入扎实,保障能力持续提高,作用发挥较为明显,部队全面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预备役部队建设存在着思想观念跟不上、法规制度不健全、军地协调不顺畅、编组结构不科学等诸多矛盾和问题,难以适应预备役部队“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职责需求。为此,我们必须结合预备役部队自身特点和规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组织,狠抓落实,全面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