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钟志坚 《国防》2011,(3):35-37
国防动员与政府应急管理,是目前在我国并存运行的两种危机管理体系。前者侧重于应对战争及军事危机,后者侧重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从多年实践来看,由于二者在组织领导、资源力量和根本目的上具有相似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资源分散等问题。因此,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需要的大局出发,从双赢的角度积极推进两大体系衔接,既有利于发挥政府在国防动员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国防动员建设科学发展,也有利于整合国家危机管理资源,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上实现应急应战一体化。两大体系的衔接,由于涉及编制体制方面的因素,具体运行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胡田疆  杨静 《国防》2012,(11):52-54
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是目前我国并存运行的两大危机管理机制,前者基于应对战争及军事危机,后者基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积极推进两大机制有效衔接,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充分发挥政府在国防动员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实现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权威高效、军地衔接的指挥体系 近年来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实践证明,军地合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已经成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关键.为此,应把建立高效快捷顺畅的应战应急联合指挥体系,作为两个机制衔接的重点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3.
王熙玲 《当代海军》2002,(12):18-19
美海军部队是美国实施海外军事干涉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冷战结束后,随着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转向对付地区危机和冲突,美国军事当局更加重视海军部队在应付地区危机和冲突中所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董智勇 《国防》2012,(1):32-33
新形势下,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呈日益增多之势,积极推动国防动员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两大体系")有效衔接,对于有效应付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防动员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一样,同属国家为应对非常状态而确立的国家危机管理体系。但目前我国的危机管理体制仍然是平战分离的,存在体系分割、力量分散、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应从体制、信息、资源、法规、政策等方面将国防动员纳入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实现管理体系的对接、预警体系的整合、力量体系的共享、制度体系的衔接、保障体系的配套。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阐述了危机管理在城市防灾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说明在目前公共安全资源普遍短缺的现实背景下,在构建城市防灾体系的过程中,如何将危机管理的理念引入并加以科学应用,对于提高我国城市防灾减灾体系效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危机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是世界上危机处理经验十分丰富的国家,我国应当借鉴美国的危机管理机构、管理机制和管理经验,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重视对危机的管理,建立了各具特点的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我国构建科学高效的危机管理体系可以考虑"四个完善",即制度体制完善,管理体系完善,信息体系完善,保障体系完善。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轮的世界粮食危机,原因相当复杂,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交织,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混杂。世界粮食危机使我国军粮供应存在着潜在风险和结构性短缺,军粮质量安全保障难度增大,军粮供应财政安全面临着很大压力。做好军事斗争和危机时期的军粮准备,必须立足长治久安,树立军粮安全的防范意识,完善军粮供应体系建设,建立军粮安全风险评估与预...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5月发表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道出了美国在应付地区危机时进行威慑的四种基本方式:通过提高美军在该战区的作战能力,表明美国政府对特定国家和利益所承担的义务;在该战区内及附近的美军向危机地区靠近,其他力量迅速向该地区调动;辅之以有力的声  相似文献   

11.
美国法律对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规范不力、金融信贷管制法律松弛、金融监管体系存在法律漏洞、法律长期缺乏对金融技术与制度创新保持协调发展的规范等是酿成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必须坚持依法推进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辅相成,强化金融监管措施,强化对金融创新风险的防控,力求法律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全覆盖,依法防控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深入。  相似文献   

12.
张笑 《国防》2010,(4):30-33
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地产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为标志,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2008年9月,美国两大房地产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接管,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从而引发了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深入研究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于加强我国金融动员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世杰  王会敏 《国防》2006,(3):28-30
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提出:“要把人民防空应急管理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公共危机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危及社会秩序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和恶性影响的事件。目前,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还很不完善,部分职能机构在应对公共危机方面的经验也较欠缺。而人民防空在组织指挥、通信警报和人防专业队伍等方面具有应对公共危机的有利条件,将其纳入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民防空纳入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两防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把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融为…  相似文献   

14.
周文春 《国防》2013,(3):29-30
探索国防动员体系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之间的衔接途径,对于科学配置、高效使用动员资源,提高国防动员系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健全国防动员机制、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构建联合指挥体系。一是预编指挥机构。采取实编与预编指挥机构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进行指挥编组。实编人员由党政军的主要领导组成,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其办事机构,  相似文献   

15.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扩大信贷投放,调整基准利率,推进货币互换,增加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完善资本市场,规避金融市场风险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的企稳回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给金融动员带来的启示是:必须搞好金融安全预警工作,健全金融动员预案体系,完善金融动员组织体制和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双重指向的区域应急资源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危机和突发事件中,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处理危机和突发事件,仅仅依赖经济区位指向作用及其形成的区域内的物流格局是不够的。必须利用国家安全区位指向机制,形成能够应付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区域物流格局和区域经济基础。经济区位指向与国家安全区位指向是驱动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和分布的两种作用机制,是影响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的两种力量。二者作用的结果,涉及到经济资源在区域内配置的规模、结构、时序、布局等诸方面的合理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危机这个词,包含危险和机遇两个方面。对中国来说,也有挑战,但更多是机遇,还要学会化危为机。乌克兰政局变化会对中国造成多大影响?我们究竟应该帮谁?未来乌克兰还有中国的位置吗?这些都是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同时使用航母编队和两栖舰编队,是目前世界海军强国应付、干预海外地区危机或冲突的主要作战样式。近年来,各国积极研制集军兵种联合战役指挥、后勤保障、浮动机场、登陆及运输等职能于一身的多用途航母,简单地讲就是集航母与两栖舰的职能于一身。  相似文献   

19.
林怡 《军事历史》2012,(3):13-18
军事危机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外军事危机管理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基本理论、历史案例研究和模拟实践等方面相继推出了大量研究成果。中国关于军事危机管理的系统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加强,相关著述大致可分为军事危机研究和军事危机管理研究两大部分,并提出了诸多学术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62年,加勒比海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危机。它由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则坚持要求撤除导弹而引发。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但几乎跨越了核门槛,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最后又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一、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距美国佛罗里达海岸仅90英里,于1898年脱离西班牙统治后一直为美国所控制。1959年1月,菲德尔·卡斯特罗发动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建立了古巴共和国。作为古巴的近邻,美国不希望看到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