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青年民兵吴江,全家4口人,2个劳力,承包耕地5.65亩,人均1.16亩。他思想解放,善于钻研和应用科技,积极采用温室农业新技术,是当地第一个靠种植淡季蔬菜走上致富道路的人。  相似文献   

2.
位于云南省最北端的水富县,素有由滇入川“云南北大门”之称,腹靠金沙江和横江交汇处,气候宜人,种植业、养殖业发达,水产资源丰富。这里农民生产积极性高,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愿望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翼城县北常村有一支女子民兵排,组建4年来,她们以“青年民兵之家”为阵地,带头学习科技知识,带头进行文化宣传,带头改变民俗村貌,为北常村成为地区小康示范村作出了突出贡献。近日,笔者慕名前去采访,村民们闻讯后,你一言,我一语,争说他们心目中的“娘子军”。 致富先行 为使村民早日实现富裕,村党支部一班人四下山东考查蔬菜大棚种植。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和可观的效益,促使党支部下决心推广此项技术。消息传出,村民们大多不感兴趣。女子民兵排姑娘们闻讯后,主动向党支部请战,在民兵排中首先进行大棚蔬菜种植试验。为了筹集资金,排长蒋玉良将自家的牛卖了,民兵贾晓艳将自己的耳环卖了,王红莲把自己准备结婚用的  相似文献   

4.
邱家店村是四川达州市通川区莲花湖管委会的一个小山村,以前由于不通公路,经济条件十分困难,村民们过着通讯靠吼、交通靠走的日子。身为共产党员的民兵李恒明对此有说不出地难受,总觉得自己应该为乡亲们做点什么。1995年,在南方打工的他辞去了工作,毅然决定回家乡带领乡亲们创业。他挨村挨户地走访了解,用半个月的时间掌握了全村的详细情况,对邱家店村的发展提出了初步设想。接  相似文献   

5.
致富顾问     
近年来,国内许多地方野菜走俏,兴起了“南菜北种,野菜家种”的种植消费热潮,潜力巨大。 马兰 为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嫩茎叶供食。荤素皆美,亦可加工成脱水蔬菜或制罐头。经设施栽培可在冬春秋三季上市,很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引导民兵瞄准各自的比较优势,发挥名、优、稀、特产品的市场竞争作用”,这是山东省陵县人武系统帮助民兵赶“时髦”致富的招数,其一石三鸟效果不同凡响。 网上养鸡效益高 互联网上查阅信息、购买饲料、出售鸡蛋……这是神头镇民兵康志彬的网上养鸡妙方。靠网上捕捉到的信息和技术,康志彬已发展蛋鸡3.7万只,年产蛋450吨,年收入超过30万元。2000年,他到天津考察市场,发现人家谈  相似文献   

7.
江西乐安县牛田镇董春花等 8名女民兵,刻苦学习种桑养蚕技术,每人年收入超1000元。她们靠养蚕致富,不忘带动群众,这个镇现有近900户养蚕,年收入近250万  相似文献   

8.
四川苍溪县马桑乡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学科学、用科技,开展民兵科技致富竞赛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涌现出了一批靠科技致富的引路  相似文献   

9.
致富山海径     
赵汝亭养菇奔小康 禹城市袁营乡袁营村基干民兵赵汝亭,靠在小庭院里养蘑菇走上了小康路,年收入13000多元。 1990年秋,赵汝亭看到养蘑菇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就边学边干、搞起了在蘑菇养殖,当年投料2000斤,收入3000元。1991年他订阅了《中国民兵》等报刊,还买了部分科技书籍提高  相似文献   

10.
致富顾问     
众所周知,瓷器不是日本国人的专利,但日本人的瓷器生产却很红火。其中奥秘何在呢?中国瓷器出口到英法等欧洲国家却得不到多少人青睐。后来,日本人发现了其中一处“缺陷”:中国茶杯四周一样高,  相似文献   

11.
他通过努力学习,正确掌握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走出了一条靠发展效益农业致富的路子。2005年,在县委组织的“致富增收大擂台”活动中,他在全镇一举夺魁,被县委授予“致富能手”称号。  相似文献   

12.
齐齐哈尔市大民镇华力村基于民兵翁奎刚,靠科学养鸡方法使鸡场越办越红火,鸡场由最初的3间房500只鸡,发展成为12000只鸡和饲料、加工、孵化、销售一条龙的中型养鸡场,年纯收入12万元。3年来,翁奎刚致富不忘乡邻,先后向镇敬老院捐款捐物价值近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养鸡事业,免费为他们技术指导,无偿为8户贫困户提供雏鸡,帮助8户贫困户靠养鸡脱贫致富。他被市授予“致富能手”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3.
王秀英,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神龙镇的一位女民兵排长,连续3年被宝鸡市评为“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是宝鸡市有名的“科技致富领头雁”。 王秀英家住在宝鸡市渭滨区神龙镇沟圩村,位于秦岭的观音山脚下,祖祖辈辈靠种田生活,家中姊妹四个,家境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一行到美姑检查工作,视察依波沃村之后,热情赞誉依波沃是“美姑第一村”,称之为“大凉山的一颗明珠”。说起这些荣誉,全村男女老少无不称赞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吉克木曲,领头的“羊”领得好,“羊群”不会乱,领的支部领得端,穷寨变新颜。昔日的依波沃村,家家户户都是茅草房,破烂不堪,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墙  相似文献   

15.
致富山海经     
中央财政预拨47亿支持春耕陕西20万农民“阳光”就业河南大学生下乡任教可免费读研下岗失业再就业又有优惠政策财政部宣布: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今年已预拨47.1 亿元支持春耕生产,其中良种补贴36.7亿元、农机购置补贴5.4亿元、测土配方施肥补助资金5亿元。 (胡军李远斌) 陕西省通过“阳光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技能,2004 年以来,培训20万人,转移就业21万余人。今年将再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0万人,带动培训转移100万人。 (李聚良屈昌福)  相似文献   

16.
仅仅3年时间,河南省内乡县近3万户农民靠科学种植龙须草脱贫致富。传播种龙须草技术者,则是一位年轻的专武干部——马山口镇武装部副部长李钢耀。 4年前,內乡县造纸厂建成一条“以草代木”的生产线,龙须草成了生产纸浆的主要原料,每年需要  相似文献   

17.
致富山海经     
日本人爱吃毛豆,尤其爱吃毛豆荚,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毛豆荚的价格一涨再涨,日本人享受毛豆荚的雅趣远不如当年了。所幸的是,台湾的冷冻花生填补了毛豆荚的空缺,每个月600吨的冷冻花生摆上了日本人的餐桌、零食果盘,大把大把地敛走了日元。说起台湾的花生,实在令人沮丧,因为气候、土质和温度都不适宜种花生,是谁慧眼识商机呢,原来是位台湾昔日的菜农。如今他已是台湾传盈冷冻食品公司的董事长。请看他的成功秘诀。  相似文献   

18.
地处祖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民兵冯显宗靠养鹿、养羊、种亚麻打“特色经济”品牌致富,说起来还是《中国民兵》帮他打开了通向小康之路的大门。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信宜县平唐乡农民张良清,这两年靠繁殖埃及塘虱鱼苗发了财。1983年冬,张良清了解到广东很多地方掀起了一股养殖埃及塘虱鱼的“养鱼热”,很需要鱼苗,便到水产部门求师,学得一套繁殖埃及塘虱鱼苗技术。1984年春,张良清花了一千多元,建起两个水泥池,并挖了一口鱼塘。又从广州购回三十多条鱼种。经过反复试验摸索,他按严格的科学要求,利  相似文献   

20.
一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惠家沟村曾是个“烂杆子村”。10年前的一首歌谣为这个村画了像:“惠家沟,坡连坡,地少山粱多,人穷光棍多……”这个靠收留外地逃荒落户人口的村子共有118户人家,由于风俗习惯不同,时常产生误解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