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论述,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研究这一思想,对于全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大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一、“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邓小平同志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一文中说:“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1.“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历史唯物论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进步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对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仅要看它本身所表现出的特殊属性,更要看它作用于社会生产力的结果.邓小平同志坚  相似文献   

2.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主题是学习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一个支柱性的核心理论.应从四个方面转变思想观念,才能摆脱落后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转变“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观念。过去,我们大多数干部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基本观点,看到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它可以为不同的社会制度服务.计划与市场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东欧演变、苏联解体的教训证明,不搞市场经济,不仅经济建设搞不上去,人民长期受穷,就连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阵地也难以保证.从而树立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实行计划调控 ,工人参与管理 ,个人资本转向社会资本 ,实行福利政策 ,以及民主进程的发展 ,都有社会主义运动的功劳。在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要学习资本主义的有益经验 ,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它要求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选择市场经济这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能够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和平竞争的国际基本格局下,必须遵循人类文明继承性规律,借助世界普遍交往发展形式,充分吸收当代资本主义一切有益成果,增强社会主义本质力量,从而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明确阐述过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如何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毛泽东主要是通过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也即经济基础,下同)和“巩固”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并通过其反作用来解放和发展和生产力的(毛泽东也阐述过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对于解放发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作用,但投形成较系统的论述,也未能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一论断的深刻含义在于,它明确了市场经济只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本身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制度的属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具体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又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现实的、具体的市场经济是具有社会基本制度属性的.这种观点似是而非.现实的、具体的市场经济如果具有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那么,作为具体抽象的一般的市场经济必然具有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由此可见,切实弄清现实的、具体的市场经济同样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对于我们深刻认识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党中央关于在我国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快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历来都非常重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发展生产力问题。邓小平曾多次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如果不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贫困,使国家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社会主义就不可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和依赖,有效地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至今为止的最先进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只有比旧制度发展的更快,才能显示出优越性,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加快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根…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再认识识途马克思的学说,贯穿着一个重要思想,即科学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剖析中,明确地认为生产力中包括科学,并从实践和理论上揭示了“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一直是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人们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多方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中,不断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同时,人们在研究和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时,也存在着分歧。分歧主要集中在:要不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是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两大问题上。现将人们在这方面讨论研究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党中央必须对经济工作负总责,实施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12.
一球两制、长期竞争是当代世界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充分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益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能动地在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中寻求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在学习和利用西方国家的一切有用的东西时,思想要更解放一些,胆子要更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而且还有丰富的人权内涵。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是社会主义人权的经济基础 ;消灭贫穷是社会主义人权的基本要求 ;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人权的物质保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人权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4.
35年来的中国改革开放,是社会思想的大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社会活力的大解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书、动员令,是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发动机、推进器。全面深化改革,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目的和条件。只有蕴藏在全社会的一切活力充分进发、尽情涌流,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2007,(8):I0002-I0002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6月会见中日民间代表团时的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此外,他还曾多次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的“首要任务”,“中心任务”,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本文就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科学论断谈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把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放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首位,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又是从保持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出发,总结我党近八十年的历史经验,结合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是要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解放和发展生科力呢?惟一的出路是改革和开放。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坚持生产力标准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9.
有人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两种制度”的变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将逐渐消失,走向“趋同”,人类将进入“世界大同”。显然,这种论调掩盖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否定了坚持社会主义革命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对此,我们必须澄清模糊认识,剥去“趋同”之伪装,认清“趋同论”的本质,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的信念、改革开放的信心、党的领导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对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不能就事论事地分析和认识,而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上进行科学认识.规律是事物运动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按照这个观点来进行"四个认识",就不难看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都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作用下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