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升 《国防》2006,(5):29-29
河南省唐河县人武部在全县广泛开展“一兵带一户、一连带一村”、“用兵练兵、练兵强兵”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民兵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县人武部利用民兵整组和训练时间,在圆满完成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任务的基础上,聘请农业科技专家举办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班,开展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术专题讲座,从而保证每位参训的民兵能够熟练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武部把发动民兵带头参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要职责,积极谋划富民之策。他们在广泛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基础上,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开展科技培训,邀请农  相似文献   

3.
民兵作为农业战线的生力军,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重要的组织力量,在当地经济建设中有着特有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民兵队伍思想觉悟高、攻坚能力强的特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骨干和中坚作用,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共同责任。广大民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内容是:在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当好宣传队。依托县(区)民兵训练基地、民兵之家,采取开办文化夜校、举办科技讲座、建立科技图书室和民兵政治教育网络等多种形  相似文献   

4.
近日,山东省东明县菜元集乡李楼村民兵连长李旺全又增加投资购买猪崽,铆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他从2001年就自筹资金创办养猪场,年收入5万余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经涌现出100D多名像李旺全这样的“创业党员民兵”,资金总投入达9000多万元。今年初,县人武部着力加强基层民兵党组织建设,积极号召全县党员民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走种养结合、  相似文献   

5.
去年9月份以来,广东省新兴县人武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注重发挥基层武装部长、村(居)民兵营长信息广、懂科技、善经营的优势,在农业、水利、科技、文化、建设、卫生和环保等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  相似文献   

6.
致富顾问     
现在有些种养项目被多家媒体和少数场家炒得火热,其宣传介绍言过其实,致使农村不少专业户受骗上当。为此,现根据最新科技资料报导和实践经验,介绍几种应慎重发展的种养项目。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土右旗人武部利用建设的11个"青年民兵之家"开展国防教育、民兵政治教育、科技培训等活动,并辐射民兵参建的多个领域,使之成为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平谷区人武部积极发动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各乡镇积极推进“五个一”工程,即:培育一个民兵科技示范园,树立一批民兵致富带头人典型,培养一批旅游接待民兵示范户,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昌邑市人武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率兵带民奔小康过程中,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依托民兵训练培养学科技、用科技致富人才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该部把年度民兵训练与举办科技致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期训练都抽出5~6个课时,聘请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军分区及人武部门应充分认清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切实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积极作用,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立足当地经济实际,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担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作为身处农村生产第一线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应发挥有组织、有活力和突击力强的优势,争做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要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带头干事创业。我们把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农村群体的骨干和中坚力量,积极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民兵科技示范园"、民兵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点、民兵规模化经营典型村建设活动,为培养致富能手和乡村新型科技人才闯出新路子。为"乡风文明"带头联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我们组织民兵预备役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黑龙江省肇东市以农牧业和养殖业闻名,被誉为松嫩平原上的“绿洲”,围绕肇东市经济“建小康、进百强”目标,肇东市人武部以民兵组织为依托,向科技要效益,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群众的称赞。  相似文献   

12.
王波 《国防》2006,(11):71-72
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总政下发了《关于参加和支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号召全军和武警部队积极参加和支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武部门位处军地结合部,发动和组织民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发挥自身优势,体现民兵性质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支援的点多面广。人武部门要理清思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在发挥民兵优势上下工夫、见成效。一是在发展经济上发挥民兵的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主席要求,军队要积极参加和支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在这方面更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理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最前沿、最具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述,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新农村建设思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方针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寓兵于民,处在经济和国防建设第一线,是建设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军分区把他们组织起来,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当地实际,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担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身处农村生产第一线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完成军政训练、战备执勤等任务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陈二曦 《国防》2006,(11):67-69
积极参加和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党赋予军队的新任务。省军区系统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发挥优势,有所作为,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一、充分认识参加和支援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而繁重,意义重大而深远。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参加和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岳惠来 《国防》2006,(8):66-6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军委胡锦涛主席要求,军队要积极参加和支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融现实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探索于一体,是在更高层次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是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新理念、新举措的集成和发展,必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军队参与和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军宗旨、职能的具体体现和履行新使命的重要实践,支援边境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是深入落实胡主席“寓军于民…  相似文献   

18.
李峰  李得放 《国防》2006,(4):54-54
河南省汝南县人武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中,着眼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着眼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着眼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以资源为基础, 充分发挥人武系统的优势,组织发动民兵预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胡主席要求,军队要积极参加和支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政专门下发文件。通过学习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融现实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探索于一体,是在更高层次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是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新理念、新举措的集成和发展,必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军队参与和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军宗旨、职能的具体体现和履行新使命的重要实践,支援边境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是深入落实胡主席“寓军于民”思想的有效途径。省军区作为军地问的“桥梁”、“纽带”,带头参加和支援新农村建设,责无旁贷。特别是吉林省作为我国东北边疆的重要省份,通过加强边境地区新农村建设,推进军区关于“政治稳边、军事强边、富民兴边、外交睦边、科技控边”的“五边”思想有效落实,实现强边固防,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带着“富民兴边”这个课题,我们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全面展开了调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一线村屯的实际情况,找准建设的切人点和出发点,今年2月6日至22日,我又带机关工作组一行12人结合到部队检查边防工作,对吉林省边境的州、市(县)、乡(镇)、村就展开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调研,先后与150多名县、乡(镇)、村的地方领导同志座谈,到39户各族村民家与农民兄弟促膝交流、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河南省滑县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活动开始后,100多名科技民兵志愿者积极报名参加,坚持帮扶在农村生产的第一线。农民群众只要拨打服务热线,民兵志愿者就会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到,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