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弃疾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在文学史上,他被誉为“异军突起”的人物。同时,他又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和农民起义军领导者。在抗金斗争中,他撰写的(美芹十论》闪耀着烟烟的军事思想光彩,即使在今天,也不无借鉴价值。其中包含的军事伦理思想,对我们研究传统军事伦理思想有着重要意义。辛弃疾与《美芹十论》辛弃疾(1140~1207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①,故以稼为轩,别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身宫门家庭,祖上曾世代在宋朝为官,后来金国南侵,他的祖父辛赞被迫降金,曾为金国毫州礁县令…  相似文献   

2.
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公元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出生在金朝当时侵占的地区,少年时代对金朝统治者的压迫非常痛恨。22岁时(公元1162年),他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抗金队伍,后来加入了耿京领导的农民抗金起义军,担任掌书记。投归南宋后,辛弃疾接连向朝廷上了《美芹十论》和《九议》(以下简称(《论议》)两篇奏疏,分析了宋金的对立形势,提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抗金救国措施。论述精辟,词锋犀利,表现了他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本文仅对《论议》中在作战和治军方面的主要思想作一些介绍。关于作战一、注重分析战争形势。辛彝疾认为,“不探其情而为之谋”(引自《辛弃疾词文选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6月版。以下引文未注明者均见该书),胜负就很难估计。因此,他十分重视分析战争形势。在分析战争形势中,他强调首先要透  相似文献   

3.
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军事家,色诺芬有着自己丰富而深刻的军事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最为出色的军事历史著作《长征记》中。色诺芬的战争正义伦理观、军事人本主义、军事民主论以及将帅武德论等等军事伦理思想为我们今天从道德哲学层面研究军事战争领域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对于色诺芬军事伦理思想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它的现实意义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曹操是三国第一流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在军事实践与理论研究中为后人留不了宝贵的遗产,今天重温、总结一下他对战争形势、战略、战术思想,不是没有裨益的。 军事形势家的胸怀 对战争形势的正确分析,是军事家不可或缺的素质,历来为兵家所重。《汉书·艺文志》根据西汉任宏的分类,列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家。前两家是兵家的主流与正宗,后两家是兵家的末流与旁门。论形势,曹操就是以军事形势分析见长的军事家。 《孙子·计篇》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指出战争事关国家存亡、军民生死,必须严肃地对待。这就要求军事统帅在制定战略、战术之前,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毛泽东从军事的角度研究经济和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军事的理论结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的军事经济思想就已相当丰富。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等著作中,他结合土地革命战争和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实际,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为红军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军事经济观点,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工农武装的存在和发展要有足够的经济力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而要开展武装斗争,就必须解决工农武装的物质保障问题。毛泽东早在红军创建初期就强调指出,工农武装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  相似文献   

6.
《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4,11(2):F004-F004
《国民经济动员论丛》是军事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朱庆林教授主责的“九五”国家级课题《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的最终成果。全书共150万字,包括《国民经济动员概论》、《国防需求论》、《经济动员基础论》、《经济动员机制论》、《经济动员准备论》五部著作,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论邓小平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王伟勤 车红丽《西安陆军学院学报》2 0 0 3 .2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回归、创新和发展张金刚《南昌陆军学院学报》2 0 0 3 .2江泽民论述研究试论江泽民对社会主义道德内涵的发展赵言舟 赵 林《武警指挥学院学报》2 0 0 3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入”难点研究张长在《中国军事教育》2 0 0 3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金 欣 朱春华《辽宁警专学报》2 0 0 3 .3论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叶 纲《南昌陆军学院学报》2 0 0 3 .2在推进军事斗争准备中落实“三个代表”李 宋《…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长期的理论创造活动中,为了给无产阶级进行暴力革命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用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悉心研究军事问题,先后读过250余册各类军事著作,研究了18、19世纪各次重大战争,特别是1848—1849年欧洲人民武装斗争历史的详细资料,撰写了150余万字的军事历史和理论著作。从这些著作中,我们不仅可以获得许多至今仍闪烁着真理光芒的军事理论原则,同时也可以学习恩格斯研究军事历史的方法。 (一) 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是恩格斯研究军事历史的基本方法。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尔后在整个科学研究活动中,包括对军事历史的研究,始终坚持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在研究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抽象出人类社会军事活动的规律以及军事历史发展的公理性认识。他运用历史方法研究军事领域诸多方面的发展轨迹,以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工委技术基础局局长金朱德同志是“增殖型国防”论的倡导者之一。最近,我到京拜访了他,谈到了本刊“增殖型国防”的专题讨论,简要笔录如下: 戴:“增殖型国防”专题讨论从去年第二期起,已连续发表了四期,引起军内外读者的关注。但就已发表的论文看,对“增殖型国防”论持否定态度的居多,有一边倒的现象,你对这场讨论怎么看? 金:最近一个时期,“增殖型国防”问题成了军事经济学研究争论的一个热点,有不同的看法,在刊物上平等的开展讨论很  相似文献   

10.
蔡锷(1882—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了云南的反清武装起义;二是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起、领导了反袁护国运动。他的一生都与军事活动分不开。年仅18岁时,即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军事著作《军国民篇》,宣传“军国民主义”。这是要求从军事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富国强兵、拯救民族危机的一种改革呼声。有人认为,“吾国‘军国民主义’之输入,以此为嚆矢”。蔡锷的军事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军事计画》一书中。这是辛亥革命前蔡锷在广西军界任职时起草,而在1914年于北京修订完毕,作为国防计划的纲要,呈给袁世凯的北京政府的。这时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还  相似文献   

11.
左宗棠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陕甘回族人民反抗满清反动统治的斗争中曾起过极坏的作用,但在抵御沙俄入侵,收复新疆的作战中,又起过积极的作用。左宗棠积三十多年军事斗争的经验,特别强调“慎战”的思想,他说:“慎之一字,战之本也”。今天我们研究他的这一作战思想,诸如不轻兵冒进,重视后方安全和后勤保障等,仍然是有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刘伯承是身经百战的元帅,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军事理论造诣和指挥艺术在国内外屈指可数,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贡献.为继承其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军事科学院特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在"刘伯承诞辰100周年军事理论研讨会"上的题词、讲话及入选的70篇优秀论文编纂成书.书名为《论兵新孙吴——论刘伯承的军事理论与实践》,近日将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3.
南宋的辛弃疾不但是著名的词人,而且是杰出的军事家,他既有实际的领兵经验,又有《十论》、《九议》等系统阐述其军事战略思想的奏章。在这些论著中,他对于宋金之间的对抗从“审势”、“察情”、“观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反南北定势论、反明日亟斗论,以及“绝岁币、都金陵”与“守淮、屯田”等重要的战略性建议,阐发了任败而胜、以失为得、转害为利、变弱为强等军事辩证法的转化观。  相似文献   

14.
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着眼于新形势新变化,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全体党员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对于军队的党员尤其是干部党员而言,要贯彻落实好此次教育活动的要求,就必须在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体现其先进性。一、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求共产党员在理论创新中做“三个代表”的实践者。理论是变革的先导。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首先要在理论创新上求得突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保持党员先进性是贯彻…  相似文献   

15.
“军”,《说文解字》解释为包围之义,由“车”、由“勹”会意。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称:“(军)字从车、从勹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时代在进步,军队和军事在发展,“军”字的“勹”也衍变为“冖”。现今的“军”字仍可看作是一个会意字。我们也可以在“军”字上会意出现代军队的相关形态,解析出现代军事的重要特性。其一,从“军”中之“车”会意出现代军队的快速反应特性。“兵贵神速”在军事行动中,步行自然没有乘车快。在相同道路、相等距离的条件下,两条腿肯定赛不过汽车轮子。古人看到了“车”对军队快速行动的极端重要作用,所以“军”字的主体是一个“车”字。军队用“车”自然是为了人与武器的快速反应,由此  相似文献   

16.
《军事历史》1983年第7期发表了刘伯承同志《论合围钳形攻势》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刘伯承同志极为重视对合围钳形攻势战法的研究和运用。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曾说:“我们作战的基本方式是钳形攻势,分割包围。但是要因现实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将与军事活动直接相关的经济问题作为军事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在《孙子兵法》成书的时代,人们还没有专门使用军事经济这一术语。但是;我们依据现代军事经济的概念去抽象地研究《孙子兵法》一书,就不难发现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军事经济思想,而且有些见解十分精彩,以至到今天仍为独到之处。本文谨就此做初步探讨。一、军事经济问题是“庙算”的基本内容《孙子兵法》在开篇就强调“庙算”的重要作用,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  相似文献   

18.
任超 《政工学刊》2008,(9):32-33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战斗精神是这一能力构成的重要因素。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离不开过硬的战斗精神,同时又为战斗精神培育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战场”。这在我军历次圆满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特别是在这次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中得到了有力的验证。  相似文献   

19.
江西靖安磉都综合利用联合加工厂刘泽民来信说:我是《军事历史》杂志的忠实读者,从1987—1992年,年年订阅《军事历史》,现从我五年来所读《军事历史》文章的整体上,谈几点粗浅看法。一、我认为贵刊对古近代史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对古代军事战略方面的研究文章尤其少见。我们的祖先在战略方面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这些战略的奥妙应该得到阐述。有人说,历史是战略的学校,英国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就是以战史为教材来讲解战略的。为此,建议贵刊将中国战争史上有价值的战略内容,纳入选题计划,坚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将这方面的内容汇编起来,我想绝不会比《战略论》逊色。我衷心希望贵刊能注意这方面的研究,并盼能因此成就一部有中国特色的《战略论》。  相似文献   

20.
《华北民兵》2004,(3):8-8
当前,全区上下正在进行“学好新理论,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是适应世界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的需要,是历史使命、人民的重托。在此之际,本刊郑重向广大读者推荐优秀人武干部王仰林,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