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看家护院是全家人的事,保家卫国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是他的念武“经”。人们听得多了,送他一个雅号:“尚武经理”。他就是河北省廊坊市廊雪面粉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  相似文献   

2.
在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下,有一个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偏僻山乡,如今却变成了名闻遐迩的“水果之乡”。这一重大变化凝聚了一个小小武装部长6年的心血和汗水。他率领“民兵和群众摘掉了全乡贫困的帽子”。他就是被贵州省军区评为优秀专武干部标兵的铜仁地区石阡县河坝场乡武装部部长潘明昌。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扶贫部长”。 他曾当过镇长、镇党委书记,最后,他放弃升迁的机会,坚持要到一个最贫穷、最偏远的小乡当武装部长。他说  相似文献   

3.
去年4月,在河南省商丘市宣传部网络科的帮助下,伤残军人李东亮在“中国商丘网”上开辟了一个专区,叫“同在蓝天下”。他的网名叫“点亮心灯”。这盏“心灯”一打开确实点亮了不少人的心灵。今年30岁的李东亮出生在河南省柘城县老王集乡谢楼村,1994年入伍,3年  相似文献   

4.
陈子辉,是广东肇庆市端州区人武部长,一个干了26年的老武装。他为人实,作风实,工作实,凭着一个“实”字使人武部的全面建设一年跃上一个新台阶,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人武部。于是,大伙都称他为“三实部长”。 前年4月,有8名人武干部和1名职工需要交流到地方去,陈子辉不为自己的去留考虑,却为这9名干部职工的安置往返于区委、区政府、公安、劳动、卫生等部门,千方百计帮这9名干  相似文献   

5.
他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出生于“十里洋场”的男子,经历了大半生的人生蹉跎与洗礼,俨然已是一个铮铮铁骨的北方硬汉。看到他,总让人想起磐石、苍松古柏一类的字眼儿。这印象不仅源于他黑红的脸庞、刚毅的面颊,还源于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风骨。 如果时光能倒流若干年,我坚信他一定是一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金戈铁马的将军。当然,现在的他也是一位“将军”,他所产生的威力不亚于千军万马。 他就是我国某系列型号的总指挥─—沈志芳。“我象一个电影导演” 沈忠芳对于强调他个人的作用向来不以为然。他认为导弹…  相似文献   

6.
“看家护院是全家人的事,保卫国防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这是他的口头禅,在会上会下不知讲过多少遍。他的念武“经”:“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人们听多了,送给他一个雅号:“尚武书记”。他就是霸州市委书记、廊坊预备役师步兵三团预任政委昝思明。 昝思明虽然不是行伍出身,但他十分关心国防建设。在任市委书记7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引发震动的“政治新星” 2003年9月17日,喜欢巧合的美国人又欣赏到了一场饶有趣味的政坛好戏:在12年前克林顿挑战老布什而企图问鼎白宫的同一个地方——阿肯色州小石城,又一个“民主党南方佬”——58岁的前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兼美军驻欧洲部队总司令韦斯利·克拉克穿着笔挺的西装,带着比当年的克林顿更迷人的微笑,胸有成竹地向他的竞选对手宣布:他正式决定参加2004年的美国总统竞选! 这一消息马上在美国政坛引起震动。历史似乎注定了布什家族又要在阿肯色州小石城这个地方“走麦城”。12年前的金秋,刚刚打赢了海湾战争的老布什总统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声望极高,“连任下届总统”似乎已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他压根也没想到,克林顿这个曾“蓄着和猫王一样的络腮胡的民主党南方佬”竟敢向他叫板,并且抓住“美国  相似文献   

8.
“人要有点追求”,这是李景凯常挂在嘴边的话。他1981年入伍就在边防,一千就是29年。正是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他从当年那个放马的小战士成长为今天的上校军官,正是凭着不断的追求,他在任和龙市人武部政委的5年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先后与3位部长团结共事,把一个落后的人武部建设成连续两年被省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的单位,  相似文献   

9.
刘金术是95880部队西营维护哨的哨长,他有一辆全黑的“永久”牌自行车,车龙头前挂着块铁牌,写着“西营哨”三个大红字。他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车擦洗一遍。因此,车龄虽长,但看起来并不旧,啥时看都是锃亮锃亮的。这辆“永久”牌自行车,是1991年受嘉奖时部队里奖给他的。这是同批嘉奖中奖品最贵重的一个。当年,部队领导叮嘱说,“对你来说,  相似文献   

10.
夜擒盗贼     
夜,静悄悄。河北省任丘市褚庄民兵连长胡爱国,正在华北油田执勤巡逻。当他走进一片玉米地时,突然听见不远处的一座井房里传来几声沉闷的声响。他迅速向井房奔去。从井房的小窗向里一望,只见两个幽灵般的黑影,在微弱的手电筒亮光下,正挥动锤子、钳子,偷窃油井机器零件。顿时,胡爱国怒火中烧。他一脚踢开房门,大喝一声:“不许动!”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吼声,两个正在作案的家伙吓得浑身筛糠。当他们惊恐地抬起头,见只有一个人时,贼胆马上壮了起来。一个家伙装出一副可怜相,哀求说:“大哥,饶我们这一回吧。”另一个高个子从怀里掏出一把“大团结”,嬉皮笑脸地说:“这点小意思,请收下。”他把钱一甩就要走。“站住! 跟我到油田派出所走一趟。”“哥们,放明白点,又不是拿你的东西,管你屁事! 放我  相似文献   

11.
狗体育宝     
“饲养33条小狗,一年之间,你就可以成为万元户。”这一生财之道,是江西省大余县下垄乡民兵余青生探索出来的。他的“狗体育宝”技术,在我国是一个首创。 1986年冬的一天,余青生从  相似文献   

12.
1898年9月28日这一天,在古老的北京城里,一队清兵押送着6名“罪犯”向菜市口刑场走去。刽子手们手里的钢刀使围观的人们无不毛骨悚然。但“罪犯”们却一个个神情自若,视死如归。为首的一个在临刑前仰天长啸,高唱出一首慷慨悲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表达了一个爱国者的壮志和遗恨。他就是“戊戌政  相似文献   

13.
驻马店市人武部全面建设一年上一个台阶,走向正规化。人们都会说,这里面有部长聂文德的心血与汗水。聂文德1973年入伍,连队军政主官都干过,领导夸他是块“好砖”,战友称他是条“硬汉”。正阳县人武部因驻地偏僻,工作比较落后,组织上派聂文德去改变面貌。他任  相似文献   

14.
他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人武部全面建设的实践中,带领干部、职工扎根边远山区,艰苦创业打基础,殚精竭虑谋“打赢”,使一个长期落后的边远山区小县人武部,一年一个变化,一年上一个台阶,先后4次被江西省军区和赣州军分区评为“先进人武部”和“先进人武部党委”。他就是定南县人武部政委黄纯芳。  相似文献   

15.
在长春这片物华天宝的热土上,一位吉林省大型粮食企业的领路人,一位献身国防建设的预任军官,用他的人格魅力走出了一条国企改制的成功之路,用一颗赤诚之心诠释了一名预备役军官的神圣职责。他就是长春粮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岳颖茂。他先后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预备役军官”,连续两年被吉林省评为劳动模范,同时也是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荣誉的背后,是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更是一串串开拓进取的足迹。  相似文献   

16.
"危言"劝人     
战斗即将打响 ,某部即将开赴前线 ,这时有一位干部企图找关系调离部队。他的一位战友非常严厉地对他说 :“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在关键的时刻 ,你前进一步还好说 ,就算牺牲了也是一个烈士 ;如果你后退一步就是逃兵 !你愿意做一个万人唾骂的败类、千夫所指的罪人吗 ?”战友的话如五雷轰顶 ,使他猛醒过来 ,他毅然放弃原先的决定 ,跟随部队上了前线 ,在战斗中 ,他英勇善战 ,最后荣立了二等功。事后他对那位战友说 :“真是危言撼心哪 !我十分感谢你那番严词斥责 ,是你挽救了一个糊涂虫 ,创造了一个勇敢者”。这就是所谓的“危言劝人” ,就是在根…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这首歌被他唱得如此荡气回肠,因为他是用生命和鲜血来歌唱的。1996年8月,在巍巍太行山下一位共和国的战士,用自己年仅20岁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人民军队爱人民的英雄赞歌。  相似文献   

18.
读毕魏艾民老领导的文章——《母亲的勋章》,感触颇深。魏老年近八甸,他回忆母亲,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溢美的赞扬,只是简简单单的事、平平凡凡的情,勾勒出一个“知足、乐观、平和”的母亲形象。195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这一年,母亲离开了战斗岗位,就在不久后“秋收战役”也随之打响,这可忙坏了母亲,“一天起个大早,拧着一双缠足”,就像以前为负伤战士喂水喂饭一样,“动作是那样轻、那样细”,  相似文献   

19.
“大乔”本名乔建华。是1998年底从山西入的伍。脸庞漆黑,身体非常的瘦但又异常的高。5号3型的冬装也勉强裹在身上。往队列里一站,比战友们高出一头。来到部队第二天,“大乔”二字便取代了原名。“大乔”在新兵连便创造了许多传奇。由于在家没吃过苦,新兵连训练一“提速”,“大乔”瘦弱的身板吃不消了。在一个阳光温暖的中午。“大乔”悄悄溜到了一个早已看好的芦苇丛旁,找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角落,美美地躺下了。“大乔”这一觉睡得真是香啊!训练场上的口令番号没有吵醒他;全连官兵焦急呼喊他的声音没有吵醒他;甚至连两只大蚂蚁在他脸上爬来爬去,“大乔”也任由它们转悠。后来,温暖的太阳落山了,冷风吹来,“大乔”猛地一激灵,骨碌一下坐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改革浪潮,汹涌澎湃。“金钱”——在当今社会成了检验每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一块试金石。 1992年6月初,正在民兵训练第一线紧张工作的沈运球,被湘潭县委书记、县长请到办公室。他被推上了新县城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的“宝座”…… 1992年9月8日,随着奠基礼炮硝烟的散去,拼搏、汗水、权力、金钱、贪欲在易俗河镇近十平方公里的山坡上碰撞、较劲,掀起了一朵又一朵的浪花,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漩涡……一年半的时间,新县城显现雏形。然而在这共同创造显赫政绩的过程中,县城建设工程指挥部有三位副指挥长忘记了共产党员的宗旨,被贪欲吞灭,锒铛入狱。而另一位主管工程、征地、拆迁的副指挥长沈运球,却丝毫未丢一个共产党员的品格和“兵”的本色。 1992年6月28日,随着他的匆匆上任,他的身份就显得耀眼起来,在旁人眼里简直就是腰缠万贯的“活财神”,上亿元资金的流向,他的手掌就是第一关。一时间,拉关系的、套近乎的、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