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个多世纪以前,在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炮火硝烟里,由退役将军陈纳德率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可谓家喻户晓,战功显赫。但是,早在美国的“飞虎队”之前,还有另外一去援华的外国航空队为抗击日本的侵略,在中国的领空上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先后击落击伤敌机近200架,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就是被后人誉为苏联“飞虎队”的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  相似文献   

2.
魏岳江 《国防科技》2005,(10):88-92
时值抗战胜利60周年,5月14日中午,包括有部分飞越驼峰航线的“飞虎队”成员的17名美国空军老战士,将从昆明抵达重庆,并与国内惟一健在的“飞虎队”战友龙启明见面。此前,这些美国老兵已在北京、西安、昆明故地重游,在重庆停留半天后,他们还将前往上海,再回到北京,返回美国。最近,美国《时代》周刊报道:“……至抗日战争结束,在长520英里、宽50英里的航线上,飞机残骸七零八落地散布在陡峭的山崖上,而被人称作‘铝谷’。在晴朗的天气,飞行员可以把这些闪闪发光的铝片堆,作为航行地标。在抗日战争3年多的驼峰航线运输中,美国“飞虎队”共向中国…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国抗日战争论纲》在军事科学出版社问世了。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何理、副会长罗焕章在“序言”中说:“这是一本很有学术研究和资料价值的史学专著,它涉及到了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日关系史的各个方面”。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科学发现始于问题。《论纲》的作者刘庭华同志从事抗战史研究已30多年,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曾发表过不少  相似文献   

4.
抗战期间,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可谓赫赫有名,然而,关于“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传奇人生恐怕是知之者不多。 壮志难酬——年近半百的上尉 陈纳德原名克莱尔·李·谢诺尔特,1890年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康麦斯,其祖先是法国人,父亲经营农场。陈纳德5岁时,母亲去世。10岁时其父再度结婚。继母是小学教员,给了年幼的陈纳德“同情和爱的教养”。5年之后,继母又逝去,但继母在陈纳德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陈纳德从小很要强,常欲出人头地:跑要比别人跑得快,跳要比别人跳得高,看书  相似文献   

5.
美国志愿航空队是美、日两国正式交战前美国军事援华的特殊形式。1940起日军加紧对中国后方进行政略和战略轰炸,企图以此逼迫国民党政府停止抗战。中国上空出现的危机使蒋介石积极寻求美国军事援华。美国政府希望继续抗日,牵制日军南进,因而愿意在空军方面提供援助。尚处于中立国地位的美国政府十分赞同组建志愿队的办法,1941年间,中美双方都有扩建志愿队的意图,但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之成为泡影。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志愿航空队在艰苦的环境中英勇奋战,赢得了反法西斯各国的普遍赞扬,也使日本空军为之丧胆。 随着中美两国结成盟国,美国志愿航空队归并美国军队之事提上议事日程。史迪威、陈纳德这两个美国在华高级军官由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国民党政府则表现出偏袒陈纳德的倾向。 美国志愿航空队展示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中美军事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50年前的中国是弱国。弱国反对强国的侵略,外援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国抗战的正义性为争取外援提供了可能。然而外国援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抗战在他们世界战略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未来战争中,如何看待外援?怎样去争取外援?八年抗战中经验丰富、教训深刻。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了解它,研究它,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仅以此文献给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并以此纪念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中国东北抗日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8.
诺尔曼·白求恩,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著名胸外科医师,1938年率领一支加美援华医疗队,远渡重洋,援华抗日.白求恩在华工作期间,曾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及多次接触.他们相处的岁月再现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反映了老一辈革命者为民族解放积极探索、不懈追求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中苏两国基于共同的利害关系,从兵戎相见、邦交断绝走向关系正常化,并在此基础上走向合作抗日的道路。苏联在当时国联所允许的方式下,在不影响其国防能力的前提下,大力援助中国抗战,谱写了战时中苏军事合作的篇章。在评价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苏联援华主要基于自身利益和战略需要;苏联援华全部交给了国民党政府;苏联援华支援了中国抗战。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广大预备役官兵的打赢斗志,驻晋某预备役团编印近千册《抗日民兵游击战战法、战例故事集》.下发到各营连单位。该故事集共收编了“麻雀战”、“地道战”、“围困战”等广泛开展于山西省内抗日游击战术12种战例20个.  相似文献   

11.
2005年8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笔者来到中国最大苗寨——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平寨村的一个农户家中,采访了苗族抗日英雄侯正明。这位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84岁高龄老人,向我们道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中国远征军异国他乡的战斗故事。1921年侯正明生于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一个贫寒农民家庭。他20岁那年(即1941年元月16日),国民党政府在当地征招青年远征军,侯正明应征入伍并被编入远征军陆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湖北·武汉新四军研究会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何光耀,张肇俊1995年9月6日至8日,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湖北省和武汉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联合在当年新四军军部诞生地──武汉市,召开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缅印战区,曾经活跃着一支由美国志愿人员组成的航空队——“飞虎队”。他们出生入死,打击日寇,屡立战功,驰名世界。 “飞虎队”的历史是与一名叫作陈纳德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陈纳德,就不会有赫赫有名的“飞虎队”。 克莱尔·陈纳德,1893年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陈纳德进入哈里逊堡军  相似文献   

14.
天下事     
江泽民在纪念抗大建校60周年大会上强调:培养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担当起跨世纪建设重任中央军委今天在京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建校60周年大会。军委主席江泽民在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培养干部特别是能担负跨世纪建设任务的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爷爷的故事     
连续几期开设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栏,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关注,不断有读者为本栏目踊跃投稿。本期我们从来稿中挑选出《爷爷的故事》和《南理工有个“李向阳”》两篇文章刊发,为大家讲述这些就在我们身边的,曾经在抗日一线英勇杀敌,而后投身到祖国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继续为国效力、默默奉献的老英雄们的故事。他们固然没有那些著名抗日将领名声显赫,但是读了他们的故事,一样会令我们钦佩,令我们敬仰,更令我们感到亲切。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英雄,我们的战斗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我们的事业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由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中国社科院、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研讨会是中央确定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幕式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发表讲话。9月3日上午,与会代表全体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听取了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这次学术研讨会规格高、规模大、盛况空前。研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1956年组建于北京,现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二〇三所是我国"制导兵器开发中心’’和"弹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兵器工业制导火箭武器系统研发中心"。建所以来,二〇三所共研制和定型五大系列30余种产品,主要产品先后参加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国庆阅兵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全国各地隆重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本刊也在7月和8月的4期杂志上推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报道,共刊发了30余篇约20万字的精品佳作,以“综述篇”、“焦点篇”、“人物篇”、“劲旅篇”、“战例篇”、“战场篇”、“揭秘篇”、“武备篇”、“元凶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 2005年6月28日下午,在雄壮 的军乐声中,新闻出版总署石宗源署长、解 放军总政治部刘永治副主任来到解放军出版 社考察,他们兴致勃勃地翻看了解放军出版 社所属的《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文艺》、《军 营文化天地》和《当代军事文摘》等四本期 刊。对创刊20年、连续3届荣获期刊最高 奖——“国家期刊奖”的《解放军生活》杂志, 近年来,始终履行坚持“三贴近”,注重“可 读性”,张扬亲和力,在“人文化、人情化、 人性化”上下功夫的办刊理念与实践所取得 的成果,以及开辟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专栏, 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翻开抗日战争的壮丽画卷,仿佛置身于炮火连天的烽火年代,那些代表着中华民族之魂的抗日歌曲会不时在耳边回响.一首又一首或悲壮、或激昂、或振奋的抗日歌曲诞生在日寇铁蹄下的沦陷区,诞生在硝烟弥漫的敌后战场,诞生在广阔无垠的中华大地,热情讴歌了千百万军民奋起抗日的壮举,生动见证了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的无畏气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