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11日,日本自卫队联合参谋长斋藤隆在莫斯科与俄武装力量参谋长巴鲁耶夫斯基就两国军事问题会谈时表示,在可见的未来,日本没有与美国就反导进行合作的打算,日本不会将自己的反导系统纳入美国的全球反导体系中,日本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俄罗斯的赞赏,俄武装力量参谋长巴鲁耶夫斯基表示,“我听到了自己想听到的话”。  相似文献   

2.
8月14日晚,波兰和美国在华沙就美在波建立反导基地问题突然达成协议。15日,俄罗斯方面警告说,波美反导协议威胁俄罗斯国家安全,它将令波兰卷入不断升级的俄美对抗。波美关于在波建立反导基地的谈判早从去年1月就已开始,久拖不决的谈判如今何以骤然完成?饿罗斯的担忧是否又是“杞人忧天”?  相似文献   

3.
声音     
《环球军事》2011,(24):5-5
“俄罗斯将采取以下反制措施:俄国防部将立即在俄西部与波兰和立陶宛接壤的加里宁格勒州部署导弹预警雷达系统;在建立空天防卫系统计划下首先加强对战略核设施的保卫;俄战略火箭兵、海军舰队的战略弹道导弹将安装针对反导系统的先进突防设备和新的高效战斗部;俄武装力量将研究在必要情况下可摧毁欧洲反导系统的信息和控制系统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日来,美国不顾俄罗斯的反对,与捷克和波兰加紧了建立反导系统基地的协谈。2月19日,两国总理宣称可能会对此提议作出肯定的答复。这相当于把导弹防御系统安在了俄罗斯家门口,怎能不让俄罗斯人极度愤怒?俄罗斯军方高层人士表示,既然美国在2002年退出了两国在1972年签署的反导条约,那么俄罗斯也可以退出《中导条约》。负责导弹生产重任的莫斯科热能技术研究所所长尤里·所罗门诺夫则表示,俄罗斯已经准备恢复生产中程弹道导弹。此语一出,不少人惊呼,如果俄罗斯的中程及中短程导弹重新瞄准欧洲,淡出人们视野近20年的冷战交锋是不是又会重新开始呢?那么,中程导弹是什么武器,它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威力,会让美国和欧洲这么紧张呢?  相似文献   

5.
3月15日。正在德国访问的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局长亨利·奥贝林称,美国希望在今年夏天与波兰和捷克完成有关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谈判,今年或明年开始部署,2011年有望完工。这也意味着,美国将不顾俄罗斯的反对强行推进其“反导系统东扩计划”,美俄之间针对反导系统的博弈将进人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为了防御对手可能发射的弹道导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就开始了反导系统的研制。目前,美国的陆基反导系统在世界首屈一指,俄罗斯、以色列、日本、印度、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都部署或正在研制自己的陆基反导系统,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德国、荷兰、波兰、捷克、乌克兰等国家则通过与美国合作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等方式发展自己的陆基反导系统。陆基反导系统正加速向全世界扩散。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兵》2013,(4):58-59
美国新任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3月15日宣布了一项斥资近IO'fL美元,在阿拉斯加的格里利堡新增14个陆基导弹拦截装置的计划,从而将部署在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此类陆基反导拦截装置增至44个。与此同时,五角大楼将放弃2018年前在波兰等俄罗斯邻国部署第四阶段欧洲反导系统的计划。  相似文献   

8.
近日,美国以对付伊朗的导弹威胁为由,宣布无论是否得到北约的支持都将继续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除了在东欧的波兰和捷克建立反导基地外,还计划在高加索地区建立一个相关的雷达站。面对美国如此咄咄逼人的气势,俄罗斯也极为少见地立即做出强硬回应:一方面,俄罗斯就此问题向美方提出正式交涉;另一方面,俄罗斯开始重整军备,加强军事力量的动作不断。  相似文献   

9.
陈勇 《环球军事》2008,(10):1-1
5月5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关于反导系统的国际会议传出消息,有关美国在捷克、波兰部署反导系统的谈判已接近尾声,今年年内有可能签署协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作者在1993年11月24日在莫斯科国际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研讨会上所作报告的译文,原文无书面材料,是按其录音整理而成,其中录音中缺落的段落和插图是译者根据有关材料补上的。文中阐述了建立对付中程弹道式导弹的地基的反导弹防御系统几种可能的技术途径,包括单梯队的和双梯队的反导防御系统;给出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组成,系统及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并给出各种反导防御系统的作战过程及拦截范围图。它是俄罗斯在该会议上所作的主要系统总体报告,亦是该会议反导防御系统部分的第一个报告,它与以后其它有关的反导防御系统防御系统的报告(见本文参考文献(1~6)等)一起,构成俄罗斯对新一代反中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1.
半月回放     
数字Numbers 60% 6月29日,波兰全国舆论调查中心的最新民调显示,60%接受调查的波兰人反对在本国建立美导弹拦截基地,比5个月前增加了5个百分点。根据最新民调,只有26%的受访者对反导系统持赞成态度。民调结果显示,大部分波兰人担心在波建美导弹拦截基地可能导致俄罗斯的抗议和报复。反对者的比例上升表明,美国总统布什6月上旬访问波兰未能消除波兰民众的担忧。  相似文献   

12.
对付中程弹道导弹反导防御系统的作战雷达B.T。阿依托霍辛()俄罗斯"无线电仪表研究所"()张志鸿译编者按本文为作者在1993年11月24日在莫斯科国际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研讨会上所作报告的译文。文中阐述了建立对付中程弹道式导弹的地基反导弹防御系统多功能作...  相似文献   

13.
董辉 《当代海军》2009,(12):52-55
对俄罗斯来说,摩尔曼斯克和北方舰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是因为,只要北方舰队在,美国在波兰、捷克建反导系统就没有意义,俄罗斯从这里发射导弹。直接打美国本土没有问题。也是因为这种战略意义,俄罗斯最大舰队的北方舰队司令部所在地——摩尔曼斯克,俄罗斯最大的军港更加神秘。这一地区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外国记者在这的活动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环球军事》2008,(2):5-5
“美方在反导系统部署问题上正在选择单边主义立场。俄美就此进行的谈判非常艰难。俄方经认真评估后认为,美国有关计划的目的不是防范来自伊朗的导弹威胁,而是为了遏制俄罗斯。”——12月24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意在遏制俄罗斯。  相似文献   

15.
李浩 《环球军事》2010,(11):48-49
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盛大阅兵,阅兵式上共展出了159件地面作战武器和127。架各类飞机和直?升机,其中不乏万人瞩目的明星武器一除了地面武器中的S-400反导系统格外引人瞩目外,在阅兵式上公开亮相的伊尔-86VKP空中指挥机也堪称此次阅兵的亮点。这种核大战思维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环球军事》2011,(11):5-5
“俄罗斯希望美国和北约能回答俄罗斯就反导合作提出的相关问题并找到合作的模式。如果不能在反导问题上达成协议,俄罗斯将被迫采取应对措施,发展战略攻击力量。西方国家强调其反导系统针对的是伊朗而不是俄罗斯,但伊朗并没有足够的导弹攻击能力。俄罗斯准备在反导问题上与西方合作,但西方必须承诺该系统不会针对俄罗斯。”  相似文献   

17.
王伟力 《环球军事》2009,(10):14-15
近年来,在美国要把反导系统部署到波兰,北约竭力拉笼俄罗斯周边国家的同时,俄罗斯被迫展开了“绝地反击”。2008年8月,俄打赢了对格鲁吉亚的战争,宣布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赛梯独立,迫使西方面对现实;12月,在委内瑞拉举行军事演习,把它的战略轰炸机和巡洋舰开到了美国的“后院”;2009年2月,吉尔吉斯斯坦宣布将关闭吉境内的美军基地;搁浅多年的俄白统一防空体系也正式形成……如今,北约与俄罗斯正因5月份于格鲁吉亚开始的演习而较劲,新的博弈又登场了。  相似文献   

18.
梁柱 《环球军事》2008,(23):38-40
11月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国情咨文中谈到,准备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以回应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防御系统。此言一出,立即引起美国及欧洲国家强烈震动,纷纷对梅氏言论进行抨击。西方国家的集体动怒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因为梅氏言论的“对抗”色彩,但作为这次事件的主角—“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也十分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王乐 《环球军事》2010,(15):49-49
6月24日,一架卡-60型军用运输直升机在莫斯科郊区坠毁,成为俄罗斯这个战机事故多发国度内最新的一起坠机事件。饿有关方面立即对直升机坠毁事件进行了调查,并得出了结论。但实际上,有一个问题却被有关部门所长期忽略。那就是俄罗斯战机试飞员的青黄不接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江山 《国防科技》2004,(9):55-57
据俄罗斯《核不扩散》网站、英国《卫报》等媒体近日披露,美国近来加快了对导弹防御系统的“贩卖”步伐。在继7月7日与澳大利亚签署了联合研发导弹防御系统备忘录后,美目前正在与北约新成员波兰和捷克进行秘密谈判,讨论在中欧建立导弹防御基地的问题。这将是美国海外建立的最大的导弹防御基地。五角大楼的一位高层官员说,可能的话,美国最早会在2006年开始动工。对此,国际社会极为关注。一、蓄谋已久在中欧建立完全由美控制的反导飞地在国外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美国酝酿已久。自去年年底起,美国一直在与北约成员波兰、捷克和匈牙利进行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