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载人航天     
《国防科技》2002,(5):82-82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航天器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航天活动。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统称为载人航天器,如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相似文献   

2.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3,(6):10-10
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间,五次无人,五次载人,十发十捷。神舟十号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关之战,也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的先河。中国人的载人航天梦想规划得很务实,载人航天三步走的规划,立足自己的条件,不超前、不浮躁,照顾了中国国情,考量了当时科技实力,也前瞻了未来发展趋势。由于务实和独立自主的技术积累,因此有了跨越发展的底气和经济高效的产出。  相似文献   

3.
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配套单位,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集团多个所属单位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配套工作,并因产品的高质量而获得了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等部委的表彰。  相似文献   

4.
"——自强是基础——求实是精髓——创新是灵魂"北京时间6月26日8时7分许,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从6月11日发射升空,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圆满完成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为载人航天的十全十美划上了句号。6月10日,搭载于母船"向阳红09"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驶向南海及北太平洋,开启首个应用之旅。二十年间,载人航天工程完美演绎了航天梦的乐章,将中国梦的交响烘托得厚重而高亢。航天梦成为中国梦的缩影,中国梦是放大的航天梦,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5.
李万顺  赵岩 《环球军事》2012,(13):30-30
人类—直怀着“上九炙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载人航天器和深海载人潜水器正是人类探索太空和深海奥秘的重要工具。6月16日18时37分,中国“神舟”9号载人飞船载着两男一女三名宇航员飞上蓝天,奔向在天宫等候261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成功下潜至7020米深度,在这个世界最深海沟写下了目前中国载人深潜的最深纪录,  相似文献   

6.
“神舟七号飞船的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使我国首次突破航天员出舱行走技术,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最核心、最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神舟七号的重要意义。“突破出舱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第二步战略的第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向祖国致敬     
金秋是美丽和收获的季节.2005年的秋天,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这表明,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又有了巨大的进步。在这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我谨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向执行飞行任务的两位航天员以及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全体科学技术人员、干部职工、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8.
耿海军 《中国民兵》2008,(10):54-55
载人航天器是指可以搭载人员进入太空的空间飞行器,它是人类从事载人航天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正在研制中的空天飞机。载人航天器不仅对于人类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深入地认知宇宙,更好地开展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具有重大价值,而且在军事上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2005,(11):F0002-F0002
2005年10月12日9时,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回。神舟六号飞船是多人多天飞船,与发射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相比,这枚火箭有75项技术改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个分系统据火箭专家说,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期,一期工程主要完成载人飞行试验;二期工程不仅要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还…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以下为神舟七号飞天过程的全记录。  相似文献   

11.
李方 《中国民兵》2008,(12):52-53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升空,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工业》2013,(6):22-23
从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首次实现载人飞行,到今天神舟十号开启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的先河,已整整十年。本刊特选辑十年之间最具代表性的十个精彩瞬间,勾勒出中国人飞天梦想实现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3.
从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首次乘航天器进入太空,到目前载人航天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人类已发射了3种载人航天器,即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载人飞船载人飞船是一种用火箭发射到地球轨道上作短期飞行,在完成特定任务后再返回地面的载人航天器,一般为一次性使用。俄罗斯(前苏联)载人飞船共发展了三代,第一代叫东方号,共发射6艘;第二代叫上升号,共发射2艘;第三代叫联盟号,共发射了80余艘,目前仍在服役,并承担着国际空间站救生飞船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工业》2012,(7):12-13
2012年6月29日,这是一个圆梦的日子。 随着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降落在茫茫草原,三位航天员平安出舱,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在历经13天后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重要进展,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新辉煌,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由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等八大系统组成,而直接参与八大系统研制工作的研究所、基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是从飞船起步的。起步时的中国,不得不面对一个跟俄罗斯、美国存在40年差距的问题。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论证的时候,预计经过10年努力,到2002年中国飞船才可以上天。但到2002年,前苏联第一  相似文献   

16.
太空漫步神州庆,载人航天谱新篇。11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学习和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拼搏奉献,努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17.
4月2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名称征集活动发布会。从4月26日起.全球华人可以通过登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中国航天网等在线提交作品,  相似文献   

18.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航天四院承担了神舟载人飞船逃逸系统四种固体发动机和逃逸塔头部动力装置研制任务,历时13年研制的逃逸系统发动机,为神舟飞船屡次飞行成功作出了卓越贡献,四院两代无名英雄也由此功垂史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2002,(2):85-85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航天器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航天活动。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统称为载人航天器,如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载人航天技术是航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的观点看,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向宇宙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是历史的必然。地球外层空间的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等特殊条件,成为人类重要的环境资源。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实际应用,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均有重要的影响。 载人航天器与通常的人造卫星有所不同。为了保障人的安全,创造人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条件,载人航天器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载人航天工程,是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的典范。从神一到神十,它所走过的创新之路,成就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08年9月27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