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前,人们介绍胡海泉时会说:“这是著名军旅诗人胡世宗的儿子。”可是今天,人们介绍胡世宗时会说:“这是羽·泉组合里那个胡海泉的父亲。”父子间介绍顺序的颠倒并没有刺伤同样是名人的父亲。因为在诗人胡世宗的心中,歌星儿子正是他今生“最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彭贤 《政工学刊》2009,(6):71-71
明世宗嘉靖皇帝沉迷方术而使朝政腐败、民不聊生,为了纠正这这股风气,当时著名的清官海瑞不惜备棺上疏,冒死直言相谏,批评皇帝沉迷方术并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种种弊端,令皇帝大怒,但也没能改变明世宗的想法。世宗皇帝不久之后就火气攻心,病死在乾清宫。海瑞险遭杀身之祸,但因此也留下了刚正不阿、忠君爱民的美名。  相似文献   

3.
专程再访二月河,是受《中国民兵》杂志编辑之托。轻轻叩开两扇雨迹斑驳的木板门,笔者见到了家住河南省南阳市白河岸边的二月河。他高兴地接过新出版的《中国民兵》杂志,边看边说:“三年前《中国民兵》曾报道过我,我是‘老转’,凡与‘兵’有关的报刊来采访,我都欢迎,还都有一种亲切感。”当他浏览到这期杂志最后一页时,欣然拿出纸和笔题写了“祝《中国民兵》文采风华,明艳照人”的祝愿话,对杂志社派人来再次访问他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4.
“板报板报,生搬硬套。”说这话的人要小心现役板报员们的板斧。说你“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恐怕是对你客气了,坏脾气的干脆就诡诡地在指导员那儿将老兄你狠狠推荐一把,让你也尝尝板报人的酸甜  相似文献   

5.
当历史的车轮即将驶进新世纪轨道时,中央电视台在一套节目黄金时间隆重推出新年开门戏——四十四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这部红透荧屏的电视剧很快在九州大地掀起一场空前的“雍正热”,作者的所在地中原河南,《雍正皇帝》三套书数次脱销,著书人二月河也一下子成为大众和媒体议论品评的焦点。 我们慕名在二月采访了二月河。 从“将军”到士兵 自学成才赖“吃书” 二月河原名凌解放。炮火连天的1945年,中共山西省昔阳县正在开县委会,有人报告:女八路生了个儿子。大家高兴地给这个儿子起了个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的名字——解放。得了儿子的县武委会主任凌尔文、妇联会主席马翠兰和大家一样,渴望中国早日得解放,  相似文献   

6.
又是早春二月,我油然想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著名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把和煦的春风比喻成自然界一把神奇无比的剪刀,不仅洋溢着丰富的想象力,也使后人由此生发出诸多的感慨和联想。  相似文献   

7.
钻书     
《求知如采金》——这是一位民兵同志在读书演讲会上的演讲题目。他说道,英国散文家约翰·罗斯金写过一本论述怎样读书的书,其中著名一章的题目就是《求知如采金》。我欣赏这个比喻,它与我的读书体验不谋而合。拿读书比如采金,一方面固然说明知识宝贵如金,更重要的则是告诫人们获取知识要靠“钻”。据说,钻矿采金,首先是一种自信力、意志力和坚持力的竞赛,没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钻”劲,是没有成功可以翘望的。世界上多少采金者全因“钻”劲不足而半途而废,一无所获,只好将灼灼金库拱手送给“钻”劲不懈的采金人。请看,本世纪30年  相似文献   

8.
这是绿色军营一些品种名贵的树木。他们被唤作“家”,诗家、作家、书法家、雕塑謇……他们因“孪”而名,但他们的根无不深扎于连队。在连队,他们被冠以“板报员”。那时身份,那时帅气,怎一个潇洒了得——那可是集编辑、记者、版式、美编、排印、出版于一身的真正意义上的“主编”呢!现今,我们在做“连队细节之黑板报”的时候,自然没忘用他们爱听的哨间呼点他们——“嚯——前板报员集合喽!”这里,我们谨以不完全名录的方式记录他们中的签到者。——在线网络人:余彦隆  相似文献   

9.
祖国西陲乌鲁木齐,要问某预备役通信团各民族官兵中谁名气最大,大伙一定公推温浩;要问谁的兵当得最“窝囊”,温浩恐怕也首当其冲。温浩是谁?新疆医科大学著名教授、第一附院院长,全疆为数不多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医学专家。名人尚武“憨”劲足温浩背上这两个体面又难堪的“之最”,全因这位48岁的留洋博导铁心从“军”的曲折故事。说温浩名气大,是因他的头衔一个比一个大:留法博士、留英博士、德国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卫生防疫学会成员、中国博导、国务院专家  相似文献   

10.
抓两个文明建设,他全力以赴,被当地干群誉为“镇江的孔繁森”;支持国防建设,他倾心尽职,去年底被江苏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关心国防事业的好领导”。他就是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丹阳市委书记胡志贤。 胡志贤经常在大会、小会上宣传:党管武装不是哪一个人管,是集体管,是“一班人”管;党管武装不能停  相似文献   

11.
“程”指程不识,“李”是李广,两人都是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名将,但李广在历史上的名气却要大得多。也许是因为李广人生际遇更坎坷,更有戏剧性,而且他又是汉代另一个著名悲剧人物李陵的爷爷。而李陵——是司马迁心中永远的痛。无论因为什么,太史公的确在李广身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和情感。相比之下,程不识要逊色得多,程只是作为《李将军列传》中的陪衬角色出现的。但是,从军事学的角度来看,“程李将兵”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将兵方略,可谓两峰并峙,难分伯仲。在这方面,我们不应该“厚李薄程”。  相似文献   

12.
面对变化     
寓言故事《谁动了我的奶酪》简明而寓义深刻。它告诉人们在工作或生活中应对变化的态度和方法。书中讲述了两种人——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小矮人哼哼、唧唧在环境发生变化时的不同心态和行为:嗅嗅和匆匆发现原来属于自己的奶酪不见时,没有过多地去想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13.
生在二月形象特使:曹阳生日思想如果说走进武警部队是我的一个梦想,那么跨入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则是我梦想中的梦想。而今,我和战友们与《解放军生活》杂志一起过生日,并有幸成为“生在二月形象特使”出现在“生日金版”上,却是我连做梦都不曾想过的事。我想把这期杂志寄给爸爸、妈妈和亲戚朋友,让他们共同分享我的幸福。我要永久珍藏“生日金版”,以使我的生命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14.
论比较     
比较,即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我国著名的“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一生屡遭坎坷,却能始终保持坦然、乐观的良好心态,不但著述颇丰,还活到了90多岁。他的长寿秘诀便是“不比为贵”。郑老常对人说:“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就能常处乐境,于身心有益。”有位杂文家又发挥了一下,提出人生“六不交”,即再加四句:“不与‘成功者’交,我不失败;不与名士交,我不自卑;不与风流才子交,我不自惭形秽;不与幸运儿交,我不叹命运不济。”这些话对人都有教益,但我总觉得不够严谨。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  相似文献   

15.
可能是因为在报纸、杂志上难得发表的一、二篇拙文,被有心人发现了,名不见经传的我,竟成“名人”了,“祝贺”被选入各种类型“名人录”的“通知书”也接踵而至。开始,我还真高兴了一阵子:我也能成为名人了!什么“照片”呀、“成果”呀、“小传”呀,都能入录。其“名气”也越来越大,由某个学科的“名人”,到全国的“名人”,直至能进入“世界名人录”。可三分钟的热情过后,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人是要有点自知之“名”的,我算是那号子的“名人”?也不是因为“通知书”中关于收款的“附带说明”使我发生了动摇。现在“出书难”、…  相似文献   

16.
不知足者也乐周锦河“知足常乐”是一句流传甚久的古话,也是士大夫们奉行的修身养性的信条。他们当中有的人出入于官场政界,却不看重高官厚禄,一生奉公廉洁,乐为民办事,在生活上恪守“知足常乐”;也有的人官场失意,报国无门,便隐居乡间,舞文弄墨,与世无争,倒也...  相似文献   

17.
李同勇 《军事历史》2005,(11):56-59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蒙受了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屈辱之后,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宝岛台湾割让给日本;5月3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正式签订《交接台湾文据》证书(俗称“割台让渡证书”);5月20日,清政府宣布台湾百姓是否内渡,听其自便,如两年内不回大陆者,可作为日人而“改衣冠”。对此,台湾人民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彻底失望了,决心进行“自谋保台”的武装斗争。5月25日,在台湾著名爱国人士丘逢甲的倡议下,由台湾各界绅士共同组织了临时的抗倭政府,定名为“台湾民主国”,年号为“永清”,明确表明了台湾永远属于大清国。此时…  相似文献   

18.
装备零讯     
美军订制大批“嗅弹”机器人对付路边炸弹近日,美国军方打算在战场上使用一款能灵敏嗅出爆炸物的新型“嗅弹”机器人,以提高路边炸弹探测效率,减少士兵伤亡。目前美军在伊拉克的人员伤亡中超过70%是由路边炸弹爆炸造成的。为提高士兵安全系数,美军向马萨诸塞州iRobot公司订制了这款名为“菲多”的“嗅弹”机器人,每台价格16.5万美元。“嗅弹”  相似文献   

19.
剖开“葫芦”裂了“瓢”江一顺(一)某团胡政委刚休假回来,政治处就向他报告了一个情况:六连连长、指导员先后几次要求换单位,两人都声称:"在一起没法于!"胡政委一听皱起了眉头:"怎么可能?两个月前下基层工作组的汇报会上,政治处杨副主任还肯定了六连的民主生...  相似文献   

20.
樊斌 《政工学刊》2002,(6):42-42
《礼记》上说 :“德者 ,得也。”意思是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崇高的品质之后 ,才会有所得。“士有百行 ,以德为先” ,凡事以“德”为先 ,就能得到世人的尊敬。我军从来都是遵行“德”的典范。这也是人民子弟兵深得人民群众爱戴的原因。当代军人崇高的道德修养应是一项必备素质。古往今来 ,军必重“德”。如先秦的大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明确提出了将德的五条标准 ,即“将者 ,智、信、仁、勇、严也” ,特别强调将帅要有良好的精神品质 ,要求将帅做到对国家“进不求名 ,退不避罪 ,唯人是保 ,而利合于主”。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要求将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