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赵德武、一位普通的退伍兵,民兵护林队长。14年间,它用汗水浇绿荒山,用生命捍卫正义,用青春书写人生,以刚毅和执著为22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  相似文献   

2.
二郎山并没有二郎神的传说,只因为有一对郎氏民兵兄弟承包这座山后,给荒山穿上了绿装。人们才叫他二郎山。二郎家住辽宁省朝阳县二十家子镇文家沟村。他俩是叔兄弟,哥哥叫郎树新,弟弟叫郎树军,都是文家沟村民兵连的基干民兵。1985年初,文家沟村委会对村里七座荒山进行承包,一些植被较好、土层  相似文献   

3.
18年的军旅生涯赋予他敢向困难叫板的品格,转业回乡后他主动放弃政府安排的优越工作,回到生他养他的大山,凭着一股韧劲开发荒山,一干就是8年多,用汗水使千亩荒山披绿挂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去冬以来,湖南省军区所属各军分区、人武部,动员和组织了二百万民兵参加全省公路加宽改造工程建设,填、挖土石方二千一百多万方。(何万源)河北承德地区三十万民兵和预备役战士参加了“我为燕山披绿装”的活动,91%的民兵连队超额完成植树任务。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炎帝神农故乡——湖北省随州市6989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千山披绿,万树竞翠。分管林业工作的副市长李冠泉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由衷地赞道:“茂密山林凝聚着预备役三团官兵的辛勤汗水。”襄樊预备役师三团连续10年为飞播飞防导航,使119万亩宜林荒山竞翠披绿。 位于桐柏山脉南麓的随州市曾经是全省数得着的“荒山大户”。八十年代初,随州市在省政府的援助下采用了飞机播种、飞机喷洒药物防  相似文献   

6.
金戈铁马战风雨,只为荒山披绿:碧血丹心绘河山,铸就无限忠诚。多年来,伴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万马奔腾的时代潮流,焕发着黔山秀水灵气的驻军子弟兵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完成好教育圳练任务的同时,牢记我军的根本宗旨,积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生态环境治理,谱写了一曲曲忠于人民的时代凯歌。十年探索,只待厚积薄发黔中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化了石漠化严重的荒山。当地流传一首歌谣:“山上石头白又白,脚下泥土黄又黄,大  相似文献   

7.
秘家起 《国防》2003,(3):56-56
由1500名民兵组成的贵州省关岭县造林民兵团,主动承担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工程,3个月植树1500多万株,造林6.3万亩;陕西榆林“女子民兵治沙连”,28年如一日扎根大漠,推平沙丘800多座,营造防风固沙林33条25公里,使人迹罕见的茫茫荒漠披上了绿装,受到江主席、朱总理的亲切接见;上海南京路民兵坚持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一干就是20年,被市民誉为活着的雷锋……  相似文献   

8.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伴着美的旋律,沐着和熙的春风,我们又迎来了八十年代的第五个植树节。一年来,全国各地民兵响应国务院关于绿化祖国的号召,在植树适林中当尖兵,打头阵。瞧,座座秃山披绿装;听,片片林海鸟鸣欢;还有那块块田园林网化,不知凝结着民兵们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啊!这里,我们选择民兵绿化活动中的三个镜头,献给植树节。——编者  相似文献   

9.
被尊为一代治世君主的李世民,出身于关陇贵族的名门大第。自幼尚习武,善骑射,好强弓,爱骏马。为了精练武艺,李世民所使用的弓,比一般人的弓大一倍。经过日复一日地刻苦演练,他射出的箭百发百中,力大无比,能“射洞(穿)门阖”。晋阳起兵之后,李世民东征西讨,弓箭始终与他形影不离。武德二年(619年)11月,二十二岁的李世民率领大军从龙门渡过黄河,与割据势力刘武周的前锋大将宋金刚会战于柏壁,一度为宋金刚军所困,“世民以大羽箭射殪其骁将,贼骑乃退”。武德三年7月,李世民东征隋炀帝残余势力王世充,在进军洛阳途中,与敌将单雄信遭遇,几为单雄信所败,他奋力“左右射之”,敌军“无不应弦而倒”。世人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盛唐景象,人们自然会想到历代帝王中享誉甚高的唐太宗李世民,并联想到辅佐他的名臣良相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褚遂良等等,却往往忽略了被李世民称为"良佐"的长孙皇后。因为有了她的辅佐,李世民才成就了封建帝王的不朽业绩。  相似文献   

11.
树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片阴凉,更是一种生命的渴求。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那样一棵树,一棵开花的树。每个人的心灵就应是那棵开花的树。它把生命的根须深深地潜到地下,只有潜得越深才能站得越高,而不是把一颗心浮躁地裸在地表,无所谓地等待各种各样的欲望在风中发芽。阳光温柔地给它披了一层光晕,它舒展有致的枝蔓在我们心里摇曳。它的丝丝心语向着天空和原野倾诉,经历着风风雨雨的洗礼,经历着日日夜夜的孤独,经历着生长的寂寞,它才长出日夜更新的美丽。它长在原野、荒原上,也长在我们心里。不知不觉中,它伸展了枝丫,在每个人的心灵长成了一片绿阴。在那每一枚树叶里,都是它心底快乐的印迹。常怀有一颗美好的心,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才会让人们感受到这个世界原本的温暖。  相似文献   

12.
盛夏的骄阳洒落在古城邯郸市外后百家村西头的那片空地上,到处是那么明亮,四周浓郁的树木、茂盛的草丛给这里穿上一层绿装。然而,在这一片葱绿的景象中,我们一眼便看到了立在两口井旁的"同胞殉难井"石碑,警示着那让人难以抹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案情:1999年3月,某村村民陈某、邓某、倪某三户,与村委会签订了荒山承包了村里900多亩荒山造林,井享有收益权和所有权,有效期25年。承包合同生效后,陈、邓、倪三家就开荒造林。一年后,种上了数万株香樟、松树、柏树等树苗。开荒造林初见成效后,陈、邓、倪三家加大投入,精心培植幼林。今年2月,村委会班子调整后,突然将其承包的900余亩荒山收回,并将这片荒山重新承包给了一林业公司。为此,陈、邓、倪三家多次与村委会进行交涉,要求村委会纠正这一错误做法,但村委会对于陈、邓、倪三家的要求置之不理,未给予  相似文献   

14.
静坐月夜     
静坐月夜孟兰叶玉兔蹦入天庭时披一身惨白。鸟在树荫里做着干篇一律的梦。树小心翼翼守著夜的窗口,憋得太久,全身汗透,打湿了静坐树下孤独的我。一条小溪,自高处滑翔而下,是柳丝般的纤手拂过一排琴键,发出一串她娇弱复杂的呼吸。呼吸里似有屈子的悲壮、杜甫的失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让北京人喝上洁净的丹江水,多年来,湖北省十堰军分区、丹江口市人武部组织4万民兵进行治理荒山荒坡大会战,大规模地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发展生态农业等水源生态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壮举。“就是用手抠,也要让荒山披上绿装”2002年2月25日,在丹江口市石鼓镇政府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一个叫“火焰山”的地方,让正在举行的植树造林分配会陷入僵局。原来,“火焰山”是当地有名的石漠化荒山,土壤PH值指数高达12.5,90%的地表裸露在外,到处是赤红色的岩石,在烈日的照射下,远远望去犹如火焰一般,当地老百姓形象地叫它“火焰山”。曾有一位日本绿化专家断言,这是一座永远不可能变绿的“死山”。而正是这座“火焰山”,每年的水土流失都给洁净的丹江水造成很大的污染。参加会议的领导和各村村主任都知道在“火焰山”植树的难度,没人敢啃这块“硬骨头”。这时,镇武装部长站了起来:“交给我们民兵吧,就是用手抠,也要让荒山披上绿装。”  相似文献   

16.
她们的绿装在我哗哗流淌的目光 中漂摇摆动我的目光被她们的绿装缠来缠去我知道我很长的时间以来就没有被这种绿装抚摸了我的目光我的青衣江一样纯洁的目光哟它倒映了她们的美目和绿装使我对春天的杨柳有了吹拂的渴 望有了十指弹动琴键的激情为这些肩枪挺立桥头的少女我知道,我很长的时间以来就没有这样被触动并情思飞扬过 了现在我的目光在青衣江的源头寻 觅在钟乳石岩的脚下观看水滴石穿 的动人画面几千年以前它们就重复着嘀嗒的 音符最简单的动作需要最忠诚的信念虽然16年在人类的长河仅是一眨 眼睫她们每天面对云天晓月风雨霜雪却没有挪…  相似文献   

17.
兵缘     
赵伟与张老汉成了忘年交,都缘于那份军人情结。 联产承包的时候,半坡村每户人家在村头驼背山的山顶上都划了一块荒地,这片荒山荒得连杂草都懒得长一根出来,就这样荒着从来无人问津,也就这样用它的贫瘠向世人诉说着半坡村人祖祖辈辈贫穷的历史。 赵伟打从部队退伍回来就想着承包村里那片荒山,于是就东家门出西家门进地挨家挨户做工作,叫乡亲们都把那片荒坡承包给他。乡亲们各自都在心头盘算着,心想那连草都不长一根的荒地,能刨出金子来?便都爽快地答应了,不想正当赵伟还沉浸在美丽的遐想中时,有人却反悔了。李老  相似文献   

18.
走进准噶尔盆地南缘,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片绿洲。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无私奉献,使451平方公里的大地披上了绿装,16万亩耕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相似文献   

19.
骄侈与蜕变     
骄侈与蜕变宋增建《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五月的一天,魏徵给唐太宗李世民上书。劝谏太宗说,皇上的上进心赶不上过去,闻过必改的情况也比从前少,生活逐渐趋向奢侈。古语道“贵不期骄,富不期侈”,看来果然如此。隋朝因为富强就骄侈起来,把国家...  相似文献   

20.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政要》的《教诫大子诸王第十一》中,有这么一段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对人君和黎庶关系的观点,又进一步加以发挥:“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君自为舟,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皇帝,能把“水”和人民放在一起加以联想,确是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