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德怀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他作为华北军分会副书记、八路军副总司令,从1937年9月协助朱德率领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至1943年9月离开华北抗日前线返回延安,在华北敌后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战斗了整整6年。他以非凡胆略和精湛指挥艺术,创造性地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就1937年──1940年彭德怀在创建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寇围攻扫荡和反顽斗争等…  相似文献   

2.
延安精神与北京理工大学息息相关。这所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自1940年在延安创建,就始终弘扬延安精神.坚持为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服务,坚持德育首位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曾在延安民众大会的讲演中十分自豪地说:“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没有”确实反映了当时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令人羡慕,使人向往。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是我国从事防御技术研究的高科技军工企业。建院48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二院圆满完成了国家交予的各项科研生产任务,为我军装备现代化建设和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二院按照“人才强院”的方针,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拥有6名中  相似文献   

5.
1940年10月,苏北根据地开辟后,华中八路军、新四军总指挥部在苏北建立,陈毅任代总指挥。次年一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了军部,陈毅任代军长。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他和刘少奇同志一起率领新四军部队,奋战大江南北,坚持华中敌后抗日。1940年下半年到1942年底,陈毅在苏北工作了两年多时间,肩负着华中军事指挥的重任,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在这期间陈毅还亲自指导了苏北根据地的建设工作,为华中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陈毅善于把党中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与华中、苏  相似文献   

6.
<正>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延安各界举行群众大会,声援平津抗战,敦促国民党立即下定抗战决心。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延安迎来了"八一"建军节纪念日。为了突出国共合作抗战,陕甘宁边区将每年都举行的庆祝建军节运动会改为"抗战动员运动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鹰———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即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院,是我国研究、开发、设计、试制和生产飞航导弹的科研生产基地,正在发展成为集研究、试制、生产和贸易一体化的中国海鹰高科技产业集团。自1961年创建以来,在党中央、国...  相似文献   

8.
将军的爱情     
(四)千里迢迢去完婚1944年初春,范景明学完了白校的所有正式课程。该是完婚的时候了,王宗槐却到千里之外的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七大”去了。党的七大准备时间是很长的。拿晋察冀来说,1940年1月选出了代表,1943年8月,代表们起程赴延安,10月进入了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经过一年半的集中学习,才于1945年4月23日正式开会。就在王宗槐集中学习期  相似文献   

9.
弘扬人民兵工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开创兵器工业保军转民新局面──在人民兵工创建6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张俊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创建的人民兵工事业已经走过了65个春秋。65年来,人民兵工在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  相似文献   

10.
尹琛 《军事史林》2023,(3):45-51
<正>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国民政府部分供应八路军、新四军的被装物资。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国共两党的关系也发生变化。1938年国民政府从部分供给改为发放服装费和部分被装材料,1939年到1940年,  相似文献   

11.
核工业创建和发展的50年,是在党中央、国务 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 人民大力支持下,不断创造辉煌业绩的50年;是 几十万核工业人肩负神圣使命,勇于开拓,敢于登 攀,大力发展高科技战略产业的50年;是核工业 广大干部职工热爱祖国,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 拓创新,为强军强国无私奉献的50年。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前,当党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时候,我们红二和红六军团正战斗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传达到红二和红六军团后,我们按照《决议》的精神,于湖南桑植的陈家河、桃子溪两地,三天打了两个胜仗,实现了从消极防御到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转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红二和红六军团在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的艰难时刻创建的。它的创建引起了敌人的恐慌。1935年1月,湖南军阀何键,湖北省政府伪主席何成濬,抽  相似文献   

13.
正沈丁祥,1917年出生于江苏启东县,1936年6月由中共上海党组织派往延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红军兵工厂、延安摩托学校、抗日军政大学工作。1940年初调八路军军工部参加黄崖洞兵工厂建设,1948年任炸弹总厂(兵工十一厂)厂长兼拉火管厂厂长,同年10月调山西阳泉任兵工六厂即晋东化工厂(特能集团晋东公司前身)厂长,是该厂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孔瑛 《国防》2003,(4):21-22
党中央、毛主席倡导的延安双拥运动,历60年沧桑而不变,经世纪变迁而弥坚,已经成为加强我国国防的强大动力。作为当代军人,我们应弘扬光大双拥传统,使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精心培育、广大军民用鲜血和汗水浇灌的传统之花更加灿烂。 (一) 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历来是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是我们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重要法宝和力量源泉。60年前发祥于延安的双拥运动,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军队的宗旨、性质,把我军初创  相似文献   

15.
陕北三战三捷,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为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于1947年3月19日主动撤离延安后,在中央军委、毛泽东和彭德怀等指挥下,从3月24日至5月4日相继在延安东北的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地区进行的三次歼灭性战役。此役,我军以两个纵队另两个旅共2.6万余人的兵力,抗击近10倍于我的敌军,以伤  相似文献   

16.
两毛钱宴请陈嘉庚 1940年5月31日下午,延安人民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南洋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毛泽东主席就在延安杨家岭的小院子里宴请了贵客。当时院子里放了一张没有油漆的小方桌,毛主席拿了两张报纸充当桌布。可当他刚转身回窑洞取东西时,一阵风把报纸给吹跑了,毛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实验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对现行实验室体制的改革以及加强实验室技术队伍的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加强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体制改革方面,提出教研室、系、院三级实验室的结构。在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方面,也从技术结构及制度上、政策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1993年到2006年,薛庆云在 延安工作了13年,从军分区参谋长 一直干到司令员。13年前,薛庆云刚 到延安这块生长红色传奇与精神的地 方时,遇到了三件事。这三件事至今 让薛庆云难忘。 第一件事,一位老八路的孙子问 他:"叔叔,我们课本上说八路军用 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八百万军 队,步枪是怎么把小米打出去的呢?" 第二件事,在延安革命纪念馆 一位游客突然拉住他,说:"你是延 安军分区的领导吧,我在电视上见过 你,你们在延安工作太神圣了,我打 心里敬佩你们,如果你到广州来,我 免费拉你参观。"那位游客是广州出 租车司机。 第三件事,一位回延安参观的老 红军临别时,与地方的同志握了握手, 却张开双臂和他紧紧拥抱。那一次, 他流了泪。 "这三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 象,我深感宣传和传承延安精神的使 命光荣、责任重大。"这番话是薛庆 云在13年后的今天说的。他拿过延 安精神的接力棒,却开始于13年前。 只是,这样的接力更需要持久的 耐心、非凡的勇气和一颗淡漠名利的 平静的心。这样的接力,精彩、壮烈 或者幸福,注定都只藏在那个默默无 闻的接力者的心中。 是的,对于薛庆云来说,这样的 接力,从一开始便是幸福的,过程中 始终洋溢着一种幸福的自觉与冲动。 有了这样的自觉与冲动,薛庆云的手 里便幸福地接过了三个接力棒。  相似文献   

19.
戴耀教授     
戴耀教授,1947年生,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1984年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分别获得我国首届硕士,博士学位。1984年底到学院工作。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荣立三等功2次,1995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员。现任中国兵工学会应用力学委员副主任委员。 戴耀教授长期从事基础教学及研究工作。治学严谨、教书育人,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先后完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金项目,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目前正承担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  相似文献   

20.
王贞勤 《环球军事》2013,(10):54-56
在山东省菏泽市的牡丹区和曹县交界处,有三个相距不过一二里路、形成“品”字形的村庄,分别叫刘岗、曹楼和伊庄。三村是抗战时期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大本营,因日军经常在地图上用红笔把三村圈在一起,并写上一个大大的“赤”字,为此人们称之为“红三村”。1940年10月至1941年初,在9000多国民党顽军和日伪军的包围及进攻下,我少量地方武装和三村群众顽强保卫“红三村”3个月,并取得最后胜利,“红三村”从此闻名天下,并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