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举国欢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时候,记者采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近距离的了解这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团队,更深刻地感受他们给人们带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回顾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们,蓦然发现原东北军走出的开困将军有25位.历史沧桑,尽管这些将军们都已谢世了,但是人们不会忘记他们,历史永远记下了他们从旧军人到共和国将军的成长、战斗历史.  相似文献   

3.
1950年10月25日,抗关援朝战争爆发。关于究竟是志愿军哪支部队、什么时间打响了“第一枪”这一问题,目前还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说法。本文在对有关部队的作战时间做了辨析之后认为,除非能找到更加具体可靠的材料,否则要在相关的三支部队中区分出究竟谁“打响了第一枪”,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将40军118师、120师及42军10月25日的战斗,一起作为“抗美援朝战争序幕的拉开”标志,是较合理的处理方式。另外,本文根据参战指挥员的回忆材料和军史记录,对40军第118师两水洞战斗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战斗的性质应系遭遇战斗。  相似文献   

4.
战争年代,一个班就是一个顽强的战斗单元,和平年代,一个班是一把攻坚执锐的“尖刀”。班长,作为官兵上传下达的纽带和桥梁,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他们的能力、素质、水平,他们的地位、职责、使命,经历了怎样的传承和变迁?每个时代的班长都有着不同的经历。从记忆的年轮中刻下对班长的印记,是曾经当过班长的军人们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巴山雄师     
四川省达县陆军预备役步兵师这支新型的部队,那精湛高超的军事技能,特别能战斗的作风,为民造福的功绩,犹如一座座丰碑,高高地耸立在巴山地区父老乡亲们的心中。人们赞誉他们是“巴山雄师”。  相似文献   

6.
军垦鼓艺     
安然 《兵团建设》2010,(2):47-47
民间艺术军垦鼓艺为兵团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主要流传于农八师143团等地。 农八师143团始建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9军26师77团。这些来自于五湖四海的官兵中有20多名是曾在南泥湾战斗过的老红军战士。他们从家乡带来了腰鼓.在生产劳动之余,给大家表演,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激励人们的斗志。  相似文献   

7.
热血忠魂     
杨波 《兵团建设》2015,(4):12-15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援疆群体,他们深深地扎根在边疆的土地,不仅给戈壁大漠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带来了牢不可破的稳固边防。他们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英雄群体,是复转军人的楷模,是稳疆兴疆的先锋队,他们就是1964年复转兵团的海军老兵。《热血忠魂》为你讲述他们激情燃烧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在纳杰夫的战斗中,萨德尔的“迈赫迪军”民兵两种“武器”一把抓,不仅用各种火器与美军激战,而且还紧紧抓住手中的“宣传弹”——摄像机,以此作为与美军作战的另一类重要武器。在持续近3个星期的纳杰夫战斗中,录像机已经成为“迈赫迪军”民兵的重要宣传武器。8月25日美国《基督教箴言报》刊登了记者斯科特·巴尔道夫从纳杰夫前线发回的下列报道。 录像告诉人们:美国人并非战无不胜  相似文献   

9.
张俪郸 《兵团建设》2006,(12):25-25
“我们从兵团五建人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兵团精神——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他们承建的冷却塔的施工质量在新疆是无与伦比的。”参观完兵团五建建造的电厂冷却塔工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火力发电分会会长、华电乌鲁木齐红雁池电厂总经理毕可利给予了高度评价。冷  相似文献   

10.
反坦克导弹     
“萨格”红极一时1974年12月,埃及政府在开罗举办了1973年10月战争战利品展览会。开幕式上,埃及国防部长伊斯梅尔将军兴奋地向人们介绍说:“阿卜杜勒·阿·阿奇和另外两名士兵,在10月6日的战斗中击毁了敌人二十三辆坦克,他们是埃军士兵的榜样。”  相似文献   

11.
聚焦强军目标锻造战斗精神,必须把战斗精神培育建立在“能打仗、打胜仗”的新起点上,清醒认识强军视野中战斗精神培育的现实挑战;科学把握强军格局中战斗精神培育的内容要素;积极构建强军实践中战斗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物质发达的社会,我们更推崇有着强大精神的人,推崇一个中国军人的群体,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诠释着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在人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他们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豪情和意志扎根创业,顽强作战,创造和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神。这种精神既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军广大官兵的一种精神财富。它的实质是我们今天仍大力提倡的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奉献精神。为此本期,我们专门请来战斗在雪域高原20多年的高原老兵,未谈一谈他们心中烙刻的高原精神。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来,辽宁省军区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每一届领导班子都紧跟形势.科学统筹.把建设民兵预备役部队作为首要工作来抓。30年的接力式发展,使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成长为军地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完成了一项项重大任务,取得了一个个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在物质发达的社会,我们更推崇有着强大精神的人,推崇一个中国军人的群体,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诠释着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在人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他们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豪情和意志扎根创业,顽强作战,创造和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神。这种精神既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军广大官兵的一种精神财富。它的实质是我们今天仍大力提倡的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奉献精神。为此本期,我们专门请来战斗在雪域高原20多年的高原老兵,未谈一谈他们心中烙刻的高原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物质发达的社会,我们更推崇有着强大精神的人,推崇一个中国军人的群体,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诠释着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在人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他们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豪情和意志扎根创业,顽强作战,创造和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高原精神。这种精神既是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也是全军广大官兵的一种精神财富。它的实质是我们今天仍大力提倡的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奉献精神。为此本期,我们专门请来战斗在雪域高原20多年的高原老兵,未谈一谈他们心中烙刻的高原精神。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战斗在江汉油田民兵突击队,围绕生产中的急难险重任务,大打攻关战。他们先后转战仙桃,马王庙、枣阳、王场和山西沁水等五个工区,跨越两省九市、县,行程3千多公里。被领导和同志们誉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油田劲  相似文献   

17.
杨锴 《政工学刊》2013,(12):19-20
作为一线战斗堡垒,基层党支部是强军兴军的基本单元和动力源泉。如何坚强堡垒、带好队伍,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作出贡献,是摆在每一名基层舰连党支部书记面前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8.
非战时状态下的民转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非战时状态下的民转军问题,是做好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准备的需要。建立军工生产的民转军机制对国防潜在物力准备和国防人力动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民转军机制,要把改革现行军用标准和国家标准双轨制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集中教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既要通过集中教育,帮助官兵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军魂意识、树立打赢信心、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在各项工作实践中,通过强化实践性训练,让官兵置身最艰苦的实践环境磨砺战斗精神和意志,使之从个体到整体都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精神气质和团队精神,从而奠定不惧怕任何敌人、能克服任何困难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何研 《国防科技工业》2010,(10):54-55,57
<正>"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前夕,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有效载荷总指挥吴季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了"嫦娥二号"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制情况。他们由衷地称赞说,有效载荷研制队伍确实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