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军事爱国主义是一种特殊的人类道德现象,它产生的基础是民族或国家在军事活动中所具有的共同情感。从军事伦理学意义界定,它是一种调整军事主体(包括军事理论和实践活动)与国家民族之间价值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以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利益,以军事个体和军事集体的无私奉献为行为准则。 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形态,其独特之处在于运用军事武装力量维护社稷、安定天下,践履道德义务,集中体现了古代军人爱国特有的精神和主体伦理特征。古代那些金戈铁马、狼烟奔突的战争活剧所孕育的卷帙浩繁的军事典籍莫不立足于军事爱国为基点,那些历史长河中流芳千古最为豪放悲壮的英魂无不是试身手以“补天裂”的爱国军人。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侯马某预备役团以提升部队战斗力为出发点,着力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他们以“学军事、爱国防”活动为主导,突出抓好预备役军官的军事理论知识、军事技能本领、军事业务素质的培训,通过识图用图、轻武器射击等一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作为古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形态与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共始终,其独特之处在于运用军事武装力量维护社稷、安定天下,践履道德义务,集中体现了古代军人爱国特有的奉献精神和主体伦理特征。古代那些金戈铁马、狼烟奔突的战争活剧所孕育的卷帷浩繁的军事典籍莫不立足于军事爱国主义为基点,那些历史长河中流芳千古最为豪放悲壮的英魂莫不是试身手以“补天裂”的爱国军人。因此,它是中国古代军事实践领域爱国主义道德理性结晶,是中国传统军事伦理思想精华所在,亦是中华民族军事道德精神真谛所在,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魂灵和…  相似文献   

4.
西汉爱国名将赵充国故里甘肃省清水县地处“关陇咽喉”,襟山带水,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边塞要地、军事重镇。在这片故土上曾涌现出众多的慷慨悲歌之士,两千多年前,赵充国久战疆场、屡建奇功的业绩和爱国奉献的民族英雄气节,一直被后人所传颂。如今改革开放的年代,清水县到处涌动着一股居安思危、富民强兵的国防热潮。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4日,浙江海宁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纪念我国近代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爱国将领逝世70周年,他就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军事理论家、陆军上将,将近代西方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的第—人,并同时被海峡两岸誉为“兵学泰斗”和近代以来“具有中国特色国防理论体系”之高峰的蒋百里将军。  相似文献   

6.
爱国救国是张学良军事思想的最主要内容,他先后提出过"息内战、御外侮",实现全国抗战、联共抗日等政治思想主张。为了将军队建设成一支能抗御外侮、保国卫民的武装力量,还提出了一系列建军治军的思想。张学良的爱国军事思想是他发动西安事变的重要驱动力,西安事变是张学良爱国军事思想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唐河县,一片爱国拥军的热土。该县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韩奎生,始终不把兼职当虚职,不尚空谈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第一书记的神圣职责。唐河县连续5年被河南省评为“双拥模范县”,县人武部连年被上级军事机关表彰为“先进人武部”,韩奎生本人被上级评为“党管武装好书记”。  相似文献   

8.
“爱国拥军不能光喊口号,要站在对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负责的高度抓好武装工作和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为国防建设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这是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李海松最近在上级军事机关组织的述职会上说的一句话。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李海松上任以来团结带领区委“一班人”大力支持武装工作,使全区的双拥、民兵预备役和国防教育等工作连续多  相似文献   

9.
1994年,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军部队广泛开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艰苦奋斗、尊干爱兵教育。十年来,部队各级党委坚持把“四个教育”作为一项强基固本工程来抓,为打牢部队“打得赢”、“不变质”思想基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认真总结十年经验,准确把握特点规律,进一步深化“四个教育”,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苏大生集团是个百年老厂。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居安思危,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强化职工的爱国意识,企业36项与武装有关的工作受到了上级军事机关的表彰,国防教育成了这个老企业永葆活力的“青春宝”。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从确保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安全环境与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高度,全面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推进国防建设,促进和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胜利实现。”加强大中城市国有厂矿企业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是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首钢总公司作为大型国有企业,自觉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积极引导民兵预备役人员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生产力、战斗力,不断实现“两力”的相互转化,努力实现“两场”的双赢目标。近年来,首钢民兵、预备役部队先后参加了国庆大阅兵、积极投身首都“三个文明”建设、开展主题国防教育宣传等活动,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去年,首钢总公司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从这期开始,本刊将陆续刊登首钢总公司全面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大力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政治家 ,同时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军事家。“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的这一爱国深情和智慧 ,同样被倾注于他为国家民族独立自由、民主富强而不息奋斗的军事活动领域 ,并在伟大的实践中结晶形成重要的军事爱国主义思想理论。邓小平的军事爱国主义思想既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和军事伦理思想的重要内涵 ,也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伦理基础和邓小平全部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有关研究尚为空白 ,本文尝试就此做一初步探论。…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东汉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南)人,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诸葛亮在二十八年治军和用兵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古代的军事哲学思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拟就其朴素军事真理观作一初步的探讨。一、以“察情”、“视听”、“纳言”、“察疑”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军事真理发现观军事真理发现现是诸葛亮朴素军事真理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诸葛亮的军事真理发现现围绕“察情”、“视听”、“纳言”、“察疑”四个方面展开。1、以“察情”作为把握和发现军事…  相似文献   

14.
1937年8月26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斯大林在他的会客厅里,迎来一位身材魁梧、相貌伟岸的中国将军。他们坐定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就中国的抗日战争问题畅谈了5个多小时。事后,斯大林以敬佩的口吻称赞这位将军是“卓越的战略专家”。这位受到斯大林高度赞誉的中国将军,就是与蒋百里齐名的著名爱国军事家杨杰。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怀着军事救国的志向,屡游海外,成就了深刻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5.
知识军事,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运用知识和信息提高军事系统效能、实现战争或作战目的的一种军事。知识军事是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在军事领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知识军事是一种信息化军事,以“信息流”控制“物质流”和“能量流”是整个军事的核心内容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得到全面渗透,从武器装备到战场设施,从作战指挥到战场行  相似文献   

16.
树立爱国与爱党的统一观刘新安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在“爱国”与“爱党”的问题上认为,爱国不等于一定要爱党。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邓小平同志说过:“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什么呢?”是的,祖国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军事后勤保障体制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其改革的指导方针也几乎全新。在新的环境影响和新的改革方针的指导下,军事后勤保障体制发展趋势必然是实现军事后勤保障社会化。其核心是:“军”亦“民”,“民”必“军”,实现“立体兼容”,适当动员社会可动员的力量于军事后勤保障,建立具有“立体合成”功能的军事后勤保障体制。当前,必须借助社会力量,建立保障资源总量综合均衡的机制体系、程序规范的军事采办体系、快速高效的动员体系、多功能合成的保障体系,并逐步完善,培育“社会化”军事后勤保障体制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一国的军事及军事经济发展离不开八大军事需求:战争需求、扩军需求、演习需求、训练需求、淘汰需求、裁军需求、出口需求和外事需求。一国的军事和军事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军事需求,而这又有必要根据本国自身的特点来“创造”或扩大不同形式的军事需求。不论是“外需”还是“内需”,只要能扩大总的军事需求,那么就必然会拉动军事和军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辉  李拥军 《东北后备军》2005,(5):F002-F002
在辽宁省义县这片具有爱国拥军光荣传统的广袤沃土上,县委书记胡文彦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相待,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引领党管武装工作健康发展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在军队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提高打赢能力的今天,胡书记身先士卒地甘当促进国防建设的“助推器”,对部队官兵他倾注一片真情,对武装工作他亲历亲为,被人们称作“爱军习武的好书记”。  相似文献   

20.
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系统、创新的军事理论和相应的军队编制体制,被普遍认为是新军事革命的三个要素。有人形象地把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系统称为军事革命的“硬件”,把创新的军事理论誉作军事革命的“软件”;后者不仅决定“硬件”如何执行具体功能,而且决定“硬件”如何相互作用,发挥最大效能。而编制体制实际上是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以及军事理论的具体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