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8日,二师三十四团十连职工夏元忠对笔者说:"现在政策这么好,职工增收致富的路子可多了。"今年,三十四团"四路并举",使职工多元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巧用小院子。三十四团从实际出发,巧借千家万户的小院子,引导职工群众发展庭院经济。该团职工李学林在承包大田的同时搞养殖,2012年饲养了90只羊、15头牛、120头猪,庭院养殖纯收入6万多元。截至目前,该团职工利用庭院养羊1.37万只,养牛2400头,养猪3万多头。另外,家庭加工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种好菜园子。三十四团鼓励支持职工种好自用地,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以来,农九师一六六团把"富民强团、幸福和谐"作为执政目标,以民生为导向,走"民生路",念"共富经",谱写了一曲高亢的和谐歌。经济建设:强一产促二产拓三产一六六团历届党委都非常重视控制性水源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到2011年年末,该团滴灌运行面积累计达到了7万亩。在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该团不断寻求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团场增效和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该团牲畜存栏达到6.76万头(只)。党的十七大以来,一六六团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规划支农工业园区面积400亩。2011年以来,团场成功引进了玻璃钢制管厂、PVC制管厂等  相似文献   

3.
标题新闻     
《兵团建设》2013,(9):53
一团实现工业总产值9522万元(胡明玲)三团为1400多名职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王智勇)四团借力高校科技创原生态品牌打造现代畜牧业(张万成)七团妇联为2900余名妇女进行"两癌"筛查(裴桂革)十团综合信息平台正式上线(高翔)十六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张顺东吴师旗)二十七团出台购房优惠政策惠及职工群众(张丽)  相似文献   

4.
正3月17日一大早,二师三十四团一连职工蒋志辉拿着团场农技人员开出的在枣树地间种中草药黄芪的"处方",来到物资供应总站购买种子。今年,该团根据市场动态和水资源情况,实施"优棉、增枣、强畜、兴药"的发展思路,出台各项优惠措施,扩大红枣种植面积,鼓励职工在枣树地间种中草药,促进职工多元增收。连日来,团党委从农业、畜牧、科技等部门抽调20多人组成科技小分队,开展"送科技、下基层、助春播"活动,深入到农业连队、畜牧养殖场开展送技术、送信息、  相似文献   

5.
正整洁的畜圈、膘肥体壮的牛羊,来回忙碌的职工……2月23日,笔者在八师一三三团三连采访,红红火火的养殖场面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三三团是多民族聚居团场,有畜牧养殖的传统优势。今年,该团党委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职工多元增收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制定出台从职工身份、享受应有福利待遇和提供养殖基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团场种植饲草地7800余亩,为养殖户们供应平价优质棉壳和油渣等。在认真作好动物防疫、完善牧业服务体系的同时,还定时为养殖户开办畜牧养殖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家家有牛羊     
正近年来,四师七十九团坚持立足草原畜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采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饲养技术,改良牲畜品种,保护和建设草原"等有力措施,逐步将牧业生产引入了"低成本、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轨道。该团已把萨福克羊与新疆褐牛这两大品牌做大做强,每年改良羊1.6万只。  相似文献   

7.
《兵团建设》2014,(7):15
正自2月28日,兵团"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干部来到基层,来到职工群众身边,让职工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兵团的温暖。看着"三民"工作组在连队、团场做的一件件实事,大家都由衷地说——一师一团二十连职工阿不力·克木:我刚刚大学毕业,因为学的是畜牧业,本想回到家乡发展养殖,实现自己创业的梦想。没想到,一回来就遇到了资金困难——由于我没有承包土地,不能在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开办养殖场的钱怎么也凑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九师一六一团高度重视发展自营经济促职工多元增收工作,重新修订了《自营经济促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计划》,提出了自营经济促职工多元增收的发展规划、指标、具体措施和路径,为团场自营经济促职工多元增收提供了保障条件。特色养殖促增收团场积极鼓励引导从事农业的职工向现代畜牧业转移,以大户带小户为途径,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点和特色,以规模化养殖为基础,标准化养殖为抓手,按照"家家有畜不见畜,户户按股有分红"的  相似文献   

9.
话说一对"锡婚"夫妇的住房变迁住上了新楼房,开上了私家车,又赶上了两人"锡婚"大喜,最近二师三十四团六连职工刘泽洪、王秀芬夫妇可谓喜事多多。1990年,刚满17岁的刘泽洪满怀憧憬,从"天府之国"四川来到塔里木河下游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农十四师四十七团立足本团资源,集中资金、劳力、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精心培育和推广名优特畜种,走精品畜牧业发展之路。四十七团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草资源优势。该团根据人口多、耕地少、饲草资源丰富的特点,把畜牧业和林果业作为发展重点,做大做强畜牧业,全力打造畜牧业强团,争取三年后实现户均30只优质羊,全团优质羊存栏突破3万头(只),畜牧业收入达团场收人的40%以上的奋斗目标。该团在给每户职工划分了2.64亩自用地的基础上,去年又给每户职工划分两用地2亩,以种植优质首蓿,同时可免交土地使用费。团场还优惠为养殖示范户供应油渣、棉壳等饲料。为鼓励职工发展畜牧业,该团拿出20万元作  相似文献   

11.
冬闲忙增收     
正入冬以来,二师三十四团许多职工改变以往"猫冬"的习惯,纷纷发挥特长寻找致富门路.养牛养羊、种蔬菜大棚,该团上下已经形成"你忙我也忙,家家忙增收"的喜人局面。该团五连职工李松全、杜开琼夫妇利用种反季节蔬菜,鼓起了钱袋子。1月5日,笔者走进他们的大棚,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绿油油的青菜映入眼帘,夫妻俩正在忙碌地育苗、培土、追肥。  相似文献   

12.
廉政传真     
正三十四团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了督促贯彻落实二师三十四团党委的惠民政策,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年,该团纪委全程参与危旧房的拆迁工作,包括前期的资格审核、房屋丈量、果树清点,以及后期拆迁补偿款的核算、公示、发放,保证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得到足额的房屋拆迁补偿款。截至目前,该团纪委全程监督了工商建交科牵头的41户职工危旧房的拆迁工作,无因房屋拆迁致使职工群众利  相似文献   

13.
贴心支部     
"新闻中心吗?明天能不能来个记者,师外购能繁母畜经验交流会要在我们畜牧中心召开,想请你们帮忙宣传一下现在购畜、养畜的好政策!"九师一六六团畜牧中心党支部书记李绍军日前对笔者说道。畜牧中心是团场今年3月份新成立的畜牧养殖、育肥、销售机构,希望通过专业化的管理,推进团场畜牧业发展走向规模化。  相似文献   

14.
廉政传真     
正三团"六个一"深化廉政文化建设今年以来,一师三团纪委以开展"六个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廉政文化建设。一是观看一台廉政文艺节目演出活动;二是开展一次廉政文化书画、漫画作品展;三是建立一批廉政文化活动室;四是设置一个廉政文化公益标志;五是制作一块廉政警示桌牌;六是召开一次廉政文化经验交流现场会。(周彩仙万凌)三十四团廉政文化教育形式多样今年以来,二师三十四团结合新型团场和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专门制  相似文献   

15.
悠扬的马头琴声,随风飘荡;系在敖包上的哈达,迎风飞舞;顶着华丽头饰的蒙古族姑娘,载歌载舞;穿着摔跤服的蒙古族汉子,竞相比拼……这样的情景不是出现在草原,而是"意外"地出现在农十师一八七团图瓦民俗文化旅游村。"作为一八七团发展旅游引导带动职工多元增收的重点项目,图瓦民俗文化旅游村通过餐饮、住宿、旅购产品等项目促进了职工增收,带动了职工创业、就  相似文献   

16.
正促进团场职工增收历来是九师一六一团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一六一团大力推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快速增收,全团一线职工广开思路,2013年实现职均增收1.5万元。畜牧养殖:大户带小户一六一团十连职工匡新民是该连养牛第一人,他的育肥牛舍,每年都会迎来各连的养殖大户前来参观、取经。十连连长马伟告诉笔者:"匡新民十分注重科学饲养,按科学配方将油渣、棉粕、玉米等饲料制成混合饲料,牛吃后长膘快、肉质鲜嫩,品质也好。"  相似文献   

17.
二师二二三团园二连有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职工,多年来与各民族职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在他的影响下,这个连队各民族职工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他就是吐洪·吾守。1980年参加工作的吐洪·吾守,30多年来目睹了连队发生的变化,生活越来越好的他,越来越感觉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他说:"正是有了民族团结的好局面,才有了我们各族职工的幸福生活。"2011年,在二二三团鼓励少数民族职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优惠政策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18.
6月22日,笔者在一师十一团一连的红枣地里看到,少数民族职工库尔班·肉孜在给枣树打药。这几年,库尔班·肉孜抓住师里出台鼓励职工多元增收政策的机遇,依靠这片红枣地走上了致富路。今年,一师、阿拉尔市以加快"三化"建设为契机,启动实施团场职工增收3年攻坚计划,制定优惠政策,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大田劳力向设施农业、林果畜牧业和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9.
农三师四十六团四连连续8年单产籽棉在300公斤以上,劳均收入超万元,连队多次荣获兵团、师两级"棉花高产连"称号。连长张光晏在四连干了38年,用智慧和汗水在四十六团的发展史上绘上了浓浓的一笔。张光晏1965年来到四十六团四连,他开过荒,种过地,当过会计,担任党支部书记、连长16年来,无论严寒酷暑,他都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深入田间地头,走到哪干到哪,年近60岁的人了,依然与职工群众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2001年,四连棉花感染了严重的枯萎病,大部分减产,他积极倡导职工发展畜牧业,使职工灾年不减收,保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2002年,他回家探亲期间,时值春耕春播,四连没一户职工承包土地,团党委大会小会都开了,工作也做了不少,土地就是落实  相似文献   

20.
兵团实施“千家万户养畜,致富千家万户”工程,计划到2010年,畜牧业的增加值占到农业增加值的25%以上,让畜牧业真正成为2010年经济总量翻1.5番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程实施至今,已被实践证明是农牧团场职工增加收入、贫困职工脱贫致富、提高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举措。千家万户养畜是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牧团场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