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政速读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颁奖。  相似文献   

2.
国事要闻     
《中国军转民》2015,(2):4-5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  相似文献   

3.
歼-10群英国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06年度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一批军工项目获得了重要奖项,其中,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歼-10飞机工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歼-10飞机研制是我国航空工业史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协作面最广的复杂系统工程,数十万人参与了整个工程的研制工作,涌现出了歼-10飞机行政总指挥刘高倬、总设计师宋文骢、总工程师薛炽寿、试飞总师周自全、成飞公司董事长罗荣淮、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杨伟等一批领军人物,绘就了一幅壮丽的“群英图”,本刊只能选取其中几位呈献给读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创新团队,以“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这一成果,获得代表我国发明创造最高水平的奖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本期同时将这个创新团队的风采展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4.
三月的北京。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雄壮的国歌声 中,在热烈的掌声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 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发了 奖励证书。当张立同接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证书 时,这位来自祖国大西北的女院士,眼睛湿润了。在这荣 誉的背后,饱浸了一位执著的科技工作者数十年的追求, 饱浸了由她培育的一支科技创新团队顽强拼搏的汗 水……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引人注目的是,连续空缺6年 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被来自国防科工委所属高校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项 目组完成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摘取,这项技术 是新型复合材料的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张立同团队是个创新的团队、优秀的 团队,在这个团队中闪烁的是科技的光芒、创新的光芒。他们那种敢于走前人 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攀登科技高峰的精神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6.
填写《申报书》的要点韩飞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是科技人员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国家对科技奖励工作非常重视,设立了国家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星火奖。自治区设有科技进步奖和星火奖,加上国务院各部委的行业科技进步奖等。这些...  相似文献   

7.
1月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武警学院院长杨隽高级工程师负责的"典型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杨隽院长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和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代表一起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学院训练部董希琳部长、科研部张平部长、研究生部魏东教授代表课题组和学院科研管理人员参加大会。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13,(2):10-10
1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习近平主持大会。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宣读奖励决定。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15,(2):54-56
关于2014年度兵团科技进步奖励的决定各师(市)、院(校),兵团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了表彰和奖励在兵团科技进步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合作奖实施暂行办法》规定,经过评审和兵团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并报兵团批准,决定授予王序俭等5人2014年度兵团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授予张显峰等两人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1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上午10时3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  相似文献   

11.
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小型高精度CMOS天体敏感器技术项目"、"宽温域和耐腐蚀巨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两项科研成果,同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一年前,同样在国家科技颁奖大会上,北航研制的"卫星新型姿控储能两用飞轮技术"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隆重举行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刘东生院士、王永志院士国家最高科学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奖金为500万元。这是全体航天人的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为新设立的奖项。这是根据2003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确定 ,由市财政每年安排 80 0万元作为市科技奖励经费 ,同时明确设立“深圳市市长奖”作为全市科技进步最高奖。根据该项办法规定 ,由市政府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分设“深圳市市长奖”、“深圳市技术发明奖”、“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首次设立的“市长奖”作为全市科技进步最高奖 ,每年授予“在科研和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或对科技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以及“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科技人员或经营管理者。原则上每年只评选 1名 ,特殊情况下也不超过 2…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2月9日至10日,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黄菊副总理在大会前亲切接见了国防科学技术奖获奖专家和技术能手代表,并作了重要讲话。国防科工委党组书记、主任张云川在大会上做了题为《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开创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发展新局面》的报告。 大会由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栾恩杰主持。中宣部副部长胡振民、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嫦娥二号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党和国家对工程研制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褒奖。回顾两年来“嫦娥二号”的每一次跨越.都仿佛聆听到科技创新的激昂旋律。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取得的科技创新成就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焦点。在1月6日会见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征途中刷新了中国高度;在1月10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张存浩、程开甲,都是为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创新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而在国防科工局刚刚发布的2013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中,也处处都闪烁着科技创新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2005年3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洋溢着热烈而庄严的气氛,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在这次大会上令人瞩目的是我国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终于诞生了,共有两项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皇冠上的明珠,奖励的是科学家,背后是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创新。国际著名力学家、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的郑哲敏院士,以及中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小谟院士在本年度获此殊荣。本次最高奖与以往不同的是,两位院士的研究领域都与国防军工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军工科技多年来自主创新发展的新境界.标志着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歼-10群英图     
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06年度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一批军工项目获得了重要奖项,其中,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歼-10飞机工程”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歼-10飞机研制是我国航空工业史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协作面最广的复杂系统工程,数十万人参与了整个工程的研制工作,涌现出了歼-10飞机行政总指挥刘高倬、总设计师宋文骢、总工程师薛炽寿、试飞总师周自全、成飞公司董事长罗荣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杨伟等一批领军人物,绘就了一幅壮丽的“群英图”,本刊只能选取其中几位呈献给读者。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创新团队,以“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这一成果,获得代表我国发明创造最高水平的奖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本期同时将这个创新团队的风采展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正>中船重工四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在日前召开的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中船重工四个科研项目获奖,其中一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