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来信     
《武警后勤》2001,(6):16-17
我是一名武警部队长期从事军需工作的机关助理员,也是贵刊的一名老读者。自1989年《武警后勤》杂志增刊刊登我的“处女作”以来,我就开始认识《武警后勤》杂志,逐渐了解《武警后勤》杂志。时间不久,我就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她,爱上她,把她当作我的良师益友。从此,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对她情有独钟。同时,为办刊人员所付出艰辛的汗水,编出这样一个优秀刊物而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2.
在开满鲜花的五月,有一种花往往不被人重视,她开的是淡紫色的小花,一团团,一簇簇,散发着浓浓郁郁的清香,这便是丁香花。她是高雅的、脱俗的和富有魅力的,我偏偏钟爱于她。  相似文献   

3.
《兵团建设》杂志出100期了。我作为兵团人及《兵团建设》杂志的读者,自然为兵团事业的发展和《兵团建设》杂志的成长而高兴。尤其是因为我对杂志的初创有所了解,有所经历,所以对她的发展壮大更是  相似文献   

4.
我的引路人     
《兵团建设》是我最喜欢阅读的杂志。从她创刊起,每期我都要认真阅读,并将其精心收藏起来。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生活》2011,(9):32-33
开栏语她,是军中绿花;她,是亲密战友;她,是铁血品格中的一丝柔情;她,是钢铁长城上的一抹亮彩……她,就是军营魅力女兵。作为军营中的"少数人群",她们的生活常态与昂扬英姿你了解吗?本期开始,通过魅力女兵展示活动,我们将向您全面展示当代女军人工作上巾帼不让  相似文献   

6.
诺尔伍德太太义务向苏联提供情报四十年—87岁的她面对媒体说:我对此并不后悔,如果有来生,我还会这样做. 1999年9月11日,英国的《时代》杂志登载了一篇曝炸性的文章,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时代》杂志的这篇文章说: "1992年,苏联的一名克格勃特工,苏联克格勃总部的档案管理员米特罗金,叛逃来到英国.此人后来向英国情报部门交待,英国公民,现年87岁的老太太梅丽塔·诺尔伍德是个年代很久的苏联间谍,她完全义务的向苏联提供了大量原子核武器的机密资料,并通过秘密情报网送到了莫斯科,诺尔伍德就住在伦敦郊区,她与苏联驻英国的情报机构有秘密联系渠道关系……"  相似文献   

7.
魅力女兵     
《解放军生活》2012,(4):32-33
魅力编号29王冬梅【个性写真】她毕业于师范学院音乐专业,热情、美丽、大方、善良是她的真实写照。她不仅歌唱得好,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更是一流,从警6年,她共查获违法犯罪分子19起36人次,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11次。【魅力评语】"出入有境,服务无境",你把旅客当亲人,用行动写忠诚,用热情的服务和美丽的声音向广大出入境旅客传递着真诚与关怀,是旅客心中的"国门天使"。【战友团】武警江苏边防总队南京边防检查站全体官兵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曾在《东北后备军》杂志社学习了一段时间。那段经历虽然短暂,却是我人生之路极为宝贵的积累,是我永远受用不尽的财富。此刻,当我又一次在深夜品读这本杂志的时候,我仍能感觉到她传递给我的那份熟悉、温暖与感动。  相似文献   

9.
编读互动     
2004年11月1日,一封读者来信被送到杂志张主编案头。“亲爱的主编同志,我非常喜欢您主编的《解放军生活》,这本杂志的每一页都很吸引人,图片真切、题材新颖、贴近生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军的各个军兵种的不同生活,一种作为军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所以,我很想为我母亲订一份一直伴随我军旅生活的《解放军生活》,作为送她的礼物,让她感受我们的生活,军人的风采。不知应该用什么方式。”信的落款是“王丽敏,一个热心读者”。王丽敏的拳拳之心让编辑部十分感动,主编  相似文献   

10.
互动地带     
庆祝《现代舰船》杂志公开发行20周年征文选登之二今年是《现代舰船》杂志公开发行20周年,作为一名与《现代舰船》杂志结伴走过18个春夏秋冬、对她怀有深厚感情的忠实读者,我既激动、又感慨,一幕幕的往事浮现在眼前,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  相似文献   

11.
编与读     
正彼岸的"灯塔"■一师八团加工厂读者于飞刚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我就被分配到连队当政工员,一开始,我以为作为大学生的我,写作并不是一件难事,可事实并非如此。初出大学校门,遇到的第一本杂志就是《当代兵团》,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尝《当代兵团》,她就像一道美食,看着舒服,吃到嘴里,甜在心里;她更像彼岸的一座"灯塔",当我孤独、无助的时候照亮了我前行的步伐,让我重新振作、重挂风帆、破浪前行,祝愿杂志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2.
无言的老师     
人的一生当中会有很多位老师,这些教师里有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有的则是一本书或者一本杂志。《华北民兵》就是我人生当中一位重要的老师,是她在关键时期指导了我、帮助了我、激励了我。回想起那些往事,它们仿佛就在眼前。2004年,我被师选送到《解放军报》后备部学习,后备部要求每名学员在学习期间至少发表5篇稿件。实习没一周,我就采写了两篇稿件,心惊胆战  相似文献   

13.
1999年2月,我从农七师奎管处的教育战线调入宣传科工作。当我拿到《兵团建设》创刊号时,她就令我爱不释手。光阴似箭。蓦然回首,《兵团建设》已走过9年的岁月,她在不断创新中力求办出特色。特别是近几年,《兵团建设》杂志的封面及栏目设置更加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群众。记得2004年12月30日,杂志社的两位老师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  相似文献   

14.
两年前,我在报刊亭偶然间看到了挂在醒目位置的《环球军事》,虽然我平时对军事方面关注不多,但被她颇具视觉冲击力的封面所吸引,顺手把杂志取下来翻看。  相似文献   

15.
军校毕业被分到人武部后,第一次接触到《中国民兵》杂志,我就喜欢上了 她。我总爱往收发室转悠,希望与它邂逅,接下来便是一遍遍翻看。 我的习惯被政委知道后,一天,他面带鼓励的神情把资料室钥匙交给了 我。资料室有一书架,全是历年的《中国民兵》杂志,我仿佛一下迈进了后备军 知识的海洋。我上军校时学的是司务长。若让我炒个菜、做个账,那绝对是行家 里手。但写起文章来,总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怕读者笑话,我当时连做个 食谱都要在措辞上琢磨半天。在人武部资料室呆的时间长了,从没在报刊发表 过“豆腐块”、“火柴盒”的我,突然间有了写作和发表的欲望。于是,在我还没有  相似文献   

16.
屈指算来,我与《中国民兵》结下不解之缘已经整整13年了。13年来,《中国民兵》杂志以独特的魅力在我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有它伴我左右。 1986年,我带着云南老山前线的征尘,到齐国故都临淄区人武部任政委,由于一直在野战部队工作,而且又刚从前线回来,所以,对民兵、预备役工作比较陌生。抓什么?怎么抓?一时理不出个头绪。正在我烦恼与苦闷时,无意间翻阅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我从作战部队调到山东省庆云县人武部当参谋,工作一时无从下手,好在《中国民兵》杂志创刊,从此她便成为我无言的老师。工作之余,我从头至尾认真阅读每一期《中国民兵》杂志上的每一篇文章,摘录整理,系统地学习到了民兵工作的政策法规、搞好民兵工作的方法和  相似文献   

18.
刘淑贞     
正234魅力编号【这样的我】伴随着一路的欢笑,大大咧咧的我走进了梦寐以求的绿色军营,当上了光荣的火箭兵。我相信,有单位的支持,领导的鼓励和战友的力挺,我一定能突破自我,完成任务。【魅力评语】作为通信兵,微笑是你的明信片,开朗是你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9.
战友们,来参加"魅力女兵"评选吧,候选人是刊登在《解放军生活》杂志2011年9期至201 3年5期"魅力女兵"栏目中的100名女兵,5月1日开始填写活动选票,根据你们的期望和评价,勾出下面10名女兵名字。6月15日完成选票的回收并进行审核和初步统计后,根据满意度评选出1 0名侯选人。再经过深入部队调查、论证决定最终评选结果,报评选委员会审批,确定"魅力女兵名单",并在《解放军生活》杂志第8期上向全军官兵公布评选结果。选票投寄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8号《解放军生活》杂志邮编:100081请在信封上注明:"魅力女兵评选"字样。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残疾人,而且仅读了小学。我订阅《西南民兵》杂志已经10多个年头了,工作之余、生活之中,一拿起她,烦躁的心情就会平静,生活就会更加充实。通过读《西南民兵》,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名业余通讯员。年年被新闻单位、军分区、人武部等多家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如今,获奖证书和奖品有100多件。这些战绩的取得,都与《西南民兵》的指导帮助分不开。可以说,是《西南民兵》杂志改变了我这个残疾人的人生路,借此征文的机会,让我发自内心地道一声谢谢!谢谢杂志社的编辑老师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