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这纷繁复杂的日子里,在新世纪的开端,很多机会都和新世纪的曙光一块降临。所有的人都在想着创业、创造,寻找新的机会。中国企业家无法回避全球化是21世纪人类共同的大趋势这个现实全球化是21世纪人类共同的大趋势,我们中国企业家是无法回避这个现实的。我们的选择只有一条,不断加紧改革,创造自己适合于这种全球经济的模式、激励机制和发展动力,这样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走向先进国家企业家走过的路,这是中国企业家所唯一应选择的路。--海南航空公司总裁陈峰我并不认为网络是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并不认为网络是新经济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2.
无论什么水,流进海洋了,便成了海洋。无论什么水,流进阴沟了,便成了阴沟。——题记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之时,他(她)就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这条路有时很长,有时又很短;有时很平坦,像宽阔的跑道,有时又很崎岖,像狭窄的羊肠小路;有时阳光普照,"这里风景独好",有时风雨交加,"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条路所有的人都走过,但没有哪一个人看到的景象与他人相同。这条路的名字就叫——人生。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总书记在谈到“科技之冬”活动时说:“这样,猫冬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是科技致富的好形式。”路,这是一条新开辟而又不断拓宽的路。这条路,就是把成千上万的民兵组织到群众性"科技之冬"活动中去,开展新顺别致的学科学、用科学活动,提高民兵的科技素质,带动群众迅速致富。  相似文献   

4.
引言就像16世纪以来对海洋的占领(制海权)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一样,21世纪,对宇宙空间的开拓将是重新排列国家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这一说法作了最好的注解:"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神情自若的杨利伟踏上地球的那一刻,中国赢得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2019年12月27日,民企参军准入资质申办培训会在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成功举办。此次培训是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中国军转民》杂志社和利戈威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安德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纪远翔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兴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济南三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裕升金航天防务科技公司、中  相似文献   

6.
单位最近整修院落,原有一条通往餐厅的老路被几只栅栏阻断了,路上方有一个矮小的山坡,常见有人抄近路从上面走。时间久了,一条新路就在小山坡上出现了。第一次,别人拉我一起走,我也没觉得不妥。脑海中浮现出来一句话:君子何以舍近而求远呢?路上不时听到有同志在套用鲁迅先生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走了几次,我开始觉得不妥,自觉不自觉产生一种道德负罪感,单位既然把这条路封住了,自然有单位的道理,暂且不论这道理能不能站住脚,在单位没有改变初衷之前,我们都应该做到令行禁止。  相似文献   

7.
发奋学习,扎实工作,是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航天11所的青年科技人员李斌,就是沿着这条路一步一个脚印,踏出了一条闪光的青春之路,荣获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佳科技青年”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月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任务的广大参研参试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和新年的祝福。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告诫国民:“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世纪的钟声呼唤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更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参加编撰《中国古典战略丛书》时,发现一个发人深思的历史现象:大致在16世纪之前,中国的军事理论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如,早在春秋时期,军事理论名著《孙子兵法》就已问世,到了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一批兵书,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此时就已成为较完整的体系;而西方在这一时期还没有一部像样的军事理论著作。一直到明代前期,中国的兵学理论在世界上仍是比较先进的。但进入16世纪之后,中国的军事理论逐步落后于西方,而且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被西方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西方,1512年马基雅维里的《论军事艺术》问世;1747年弗里德里希二世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是渡江的路,一个是挑水的路,一个是上山的路,三个故事,三段入生。在北纬30度附近,有一条横贯东西的陆上通道。它如同一串美丽的项链,镶嵌在中国的雄鸡版图上,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景观大道"的318国道。沿着这条国道进藏,沿途形形色色的中外游客,或骑行或自驾或徒步,大家汇聚在此,只为感受其独特的惊险与神奇。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美丽而艰险的川藏公路附近,驻守着一群可爱的人——西部战区空军驻藏部队,他们被藏族同胞称为"金珠玛米"。  相似文献   

12.
又一颗新星在辽东半岛的大地上腾升。这就是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路南乡。1990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11亿元。成为“中国乡镇百颗星之一”。路南乡是怎样富起来的?几年来,他们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兴农为突破口,科技立乡、科技致富的路。科技兴农,关键是人才.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招聘引进各种人才289人,其中具备局级技术职称的35人,工程师93  相似文献   

13.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2000多年前,中国军事思想家孙子的一句名言成为描述20世纪现代战争特点的准确预言。二战之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航空工业成为任何一个希冀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的国家,在打造自己综合国力时不得不进行角逐的制高点。在这场角逐中,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一方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一方各自走出了一条大相径庭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深思。前苏联走的是一条相对封闭的纯军事工业的道路,从而走向衰落;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丝毫不放松对航空军事武器研发的同时,积极地让航空飞行器大规模进入民用市场,并与整个经济体系相辅相成,从而构建起一个军民结合、良性互动的航空科技工业发展模式,在市场运作中日趋成熟,甚至一度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一个越做越强,一个越做越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近代、尤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艾森斯塔德指出 :“现代化是从 17—19世纪形成于西欧和北美 ,而后扩及其他欧洲国家 ,并在 19世纪和 2 0世纪传入南美、亚洲和非洲。”① 卡恩认为 :“这种或那种形式的现代化是今天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趋势。”②在这个当前世界的历史潮流面前 ,如何选择适合本国的社会发展模式 ,如何真正能给本国人民带来实际效益 ,这是许多正在走向现代化、加快社会发展的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现代化只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是当代中国的历史选择。然而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没有经过充分工业…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面 向新世纪的政治上的宣言书。《讲话》是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是在国际政治面向多极 化发展、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科技向信息化发展以及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时候,是中国继续 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向国内外宣告,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到底要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确立什么纲领,达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份宣言书不仅回答了我们 党内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而且也回答了世界上一切关心中国未来向何处去的人 们心中的疑问,是21世纪中国共…  相似文献   

16.
纵观中国军事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决定军事文化发展水平及其在军事实践中作用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各个时代军事主体的“军事文化自觉”。“百家谈兵”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自觉意识的萌芽,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冷兵器形态军事变革的国家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战国中晚期至明清之际,儒学对兵学进行整合进而将兵学完全纳入儒学的思想体系之中,这一方面为兵学的发展取得了官方合法地位,另一方面造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自觉意识的逐渐迷失,导致中国没有率先完成热兵器形态的军事变革;在“救亡图存”时代主题的召唤下,中国近代军事文化自觉意识逐渐复苏,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开始向近代军事文化进行“历史性转型”;20世纪,是中国追求独立富强的世纪,也是中国催生和培育先进军事文化自觉意识的世纪。进入21世纪,适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我军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创新发展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必须进一步树立和强化中国先进军事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7.
正风雨一甲子,奋进六十载。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国唯一的坦克装甲动力技术研究所——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迎来了60华诞。60年来,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走过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用执著与毅力在塞北高原抒写出一幅自主创新的战车动力研制壮丽史诗。六十载艰苦创业实现自主创新研究所成立之初,科研试验条件十分简陋,没有自己的设计图纸,没有实验室,甚至科研任务都没有。老一代科技工作者自创条件、艰苦创业,在仿研的基础上研制的  相似文献   

18.
人生是一趟没有回程的旅行,旅行一开始就再没有回去的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军转民》2008,(8):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条路还有多远?从历史看,军民结合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从1952年毛泽东提出“军民两用”的思想,30年前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合”十六字方针,到十七大提出的“军民融合”,都是军民融合的历程。从“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的一字之差,但却是一次理论上的大飞跃。这一飞跃将军民结合的范围从科技和工业拓展到国防建设的各个方面,将军民结合的层次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次,体现出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因此,军民结合“板块式”对接深化为“融为一体”必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川滇交界的大凉山深处,有一条穿越悬崖峭壁的羊肠小路。路的尽头是麻风病康复者聚居地——阿布洛哈村。因为对麻风病的恐惧,这条路一直人迹罕至。四川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委员办公室主任、优秀军转干部林强,2年间在这条路上走了10次。因为他的到来,这条路充满了爱。这条路上,到处写满了他的名字。面对一个个期盼的眼神,他听到来自内心深处的声声呼唤林强闯进麻风村纯属偶然。2003年夏天,林强到凉山彝族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