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68岁的郭庆丰,退休前是农九师163团的一名干部。退休后,他担任该团金边社区党支部组织委员、小区区长,时常帮助有困难的人。郭庆丰的邻居秦万金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虽说都很孝顺,但是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家来看望父亲。平日里,照顾秦万金,便成了郭庆丰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民间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位老人将要离世时,将他的四个儿子叫到一起。老人未曾说话,先拿出一把筷子,分给每个儿子一根,要他们将筷子折断。四个儿子分别很容易地就将各自手里的筷子折断了。此后,老人又将另外四根筷子捆在一起,让儿子们折。结果,四个儿子谁都未能将那一捆筷子折断。这时,老人说话了。他讲了一个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要儿子们在他去后加强团结,这样,就  相似文献   

3.
7月2日,怀着对老红军的无比崇敬,笔者随新疆兵团指挥部六支队官兵来到武根虎老人家里,看望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老红军战士。老人虽说早已是耄耋之年,满头白发,但却显得非常精神,因患有前列腺炎,身下还挂着一个尿袋。谈起往事,老人神采飞扬的表情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1913年,武根虎出生在山西灵石县杏疙瘩村的一个姓任的贫寒农家。他排行老二,原本姓任不姓武。因为当时家里太穷,父母养活不起,很早就把他过继给了舅舅,从此跟了舅舅的姓。  相似文献   

4.
郊外,有间别致的土房,房里住着一个孤独的老人。房前有个花园,人们每天都能看到老人在这片自己的花园里忙碌着。他给花修剪枝叶,浇水松土施肥,把花侍弄得非常好,满园姹紫嫣红,蝶舞蜂飞。人们路过这里都要驻足流连。一天早晨,有一位年轻的摄影师来  相似文献   

5.
蒲圻市中伙铺镇碣桥村一组民兵排长但显明,20年如一日,照顾两位年逾古稀的孤寡老人,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近几年,他先后被咸宁军分区、蒲圻市人武部评为优秀民兵。但显明今年27岁,他家与年近70岁的老人余德俊是邻居。老人独身40年,双目失明,行动不便,并长期患有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病。从1980年,但显明担任了民兵排长起,就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6.
在党和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战斗过的地方——河南省兰考县,有一位“武”书记。其实,他并不姓武,真名叫王祖德,由于他处处关心党的武装工作,所以群众这样尊称他。  相似文献   

7.
新兵小刁     
新兵刁秋实长得高高大大,脸上带着一股东北人的认真劲儿。他姓刁,可脾气好得出奇,人也老实。因为他当兵前,在沈阳体育学院念了两年实打实的本科,所以在新兵连,同来的战友都喊他“大学生”。起初他还觉得怪刺耳的,可后来大学生新兵来得多了,大家叫着叫着,他也就习惯了。可他的班长总觉得他有些傲气,胆子也小,颇有些看他不上。早操回来,小刁的头上冒着腾腾热气,他笨拙地把那床皱皱巴巴的被子细心地叠好,把床单抹平。周围的  相似文献   

8.
“高”书记     
“高”书记并不姓高,而姓赵,名字叫赵忠顺,河北省饶阳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只因他抓人武工作总是棋高一招,人武部的同志都称他“高”书记。  相似文献   

9.
在古都洛阳,有一位小有名气的战士,人称“军营‘泥人张”。他叫张厚岭,是驻洛某部三级士官。“张厚岭”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与泥土相关的信息,他之所以爱上泥塑,也许算是一种机缘吧。从军12年来,他一直热爱艺术创作,国画、书法都颇为精熟。同时,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位普通而又传奇的老人。说他普通是因为他与常人一样工作生活,说他传奇是因为50年前他曾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并肩在朝鲜战斗生活过,而且是毛岸英牺牲全过程的知情者。 他叫杨志明,是黑龙扛省肇源县头台镇人,1931年出生,1950年从东北军区机要学校毕业后,被分到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司令部当机要译电员。  相似文献   

11.
在塞外古城宣化,无论是在小学国防教育课的讲台上,还是在少先队课外活动的队列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佩戴红领巾的慈祥老人。他叫马玉生,是炮兵指挥学院的一位退休老干部,如今已经70多岁高龄的他,始终活跃在中小学国防教育的讲台上,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马爷爷"。  相似文献   

12.
一他的名字叫申新兵,战友们都亲切地叫他"新兵"。申新兵生于河南淮阳。2003年,从淮阳师范学院毕业的他,经过三天两夜的"征程",终于抵达武警云南总队普洱市支队。三个月的新训生活,申新兵苦练军事技能,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连考核时,他的每个训练科目都达到良好以上,多数都是优秀,射击在中队排第二。2004年3月底,申新兵被分到一个"用自来水可以直接泡方便面"的地方——墨江县中队。  相似文献   

13.
大处精明     
看过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老人,有人问他:"如果生了病,你会去看医生吗?"老人回答说:"我会的,因为医生要吃饭。"人们接着问他:"如果医生给你开了许多药,你会买吗?"老人回答说:"我会的,因为药店老板也要吃饭。"人们就再问他:"你会把这些药都吃了吗?"老人则说:"我会尽量扔掉它们,因为我要活命。"  相似文献   

14.
"同志,给俺孙子报个名,他叫樊涛,在上海打工,明天就能赶来……"一位80多岁的老人走进了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征兵办公室。"您不是樊庄的樊维云老  相似文献   

15.
唐立 《东北后备军》2006,(10):15-15
我们采访最后一位老红军叫石廷杰。提起长征那段历史,老人泪流满面。边讲边不停地自责自己。他说,长征胜利七十年了,我内疚了七十年,在长征的路上,我没有兑现向一位小红军母亲许下的承诺。  相似文献   

16.
在德惠市松花江镇,有一位远近闻名年过八旬的老军属——王海贵。今年老汉又一次成了征兵工作中的新闻人物。当该镇武装部长,把他外孙参军的入伍通知书送到老人手中时,王老激动地说:“谢谢你们,圆了我们的六子从军梦。”王海贵老人有一女五子,老汉的五个儿子都是部队的现役军官。唯独女儿王素珍在老人身边工作。王老汉在茶余饭后  相似文献   

17.
品味“傻”     
以前看过一则小故事。说的是美国有一位总统叫威廉·享利·哈里逊 ,小时候是个既文静又怕羞的孩子 ,人们都把他看做傻瓜。他们常把一枚5分的硬币和一枚 1角的硬币扔到他面前 ,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5分的 ,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也在不断证明他傻。直到有一天 ,一位老妇人问他 :“威廉 ,难道你不知道 1角比 5分值钱吗 ?”“当然知道 ,不过 ,如果我捡了那个 1角的 ,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看完这个故事 ,当时愣了好一会 ,继而莞尔一笑。这是小孩子的智慧 ,用中国话讲叫“大智若愚”。就是这个小孩子最后成为了总统 ,不知给他…  相似文献   

18.
笑笑好心情     
刘鹍 《华北民兵》2010,(11):63-63
长寿的秘诀一位市民刚刚庆祝了自己的百岁寿辰,一位记者登门来采访他。"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使您如此长寿?"记者问。老人想了想说:"我从不抽烟喝酒,从不暴饮暴食,总在早晨6时起床。"  相似文献   

19.
队长姓周,跟周星驰一个姓,是学院里的战术教员出身,熟读兵书。对那些犯了错误的学员,他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把你“修理”得服服帖帖的,保管你下次不敢再犯。因此,看过周星驰演的《整人专家》之后,我们背地里就叫他为整人专家了。记得那一次元旦期间,学校指派我们队为战备值班分队。队  相似文献   

20.
在哈密农场管理局政法系统"双先"表彰会上,哈垦法院院长彭江华作为被表彰的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大会发言。他说,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对待它要争分夺秒,奋发图强,从而有所作为;绝不能无所事事,虚度年华,乃至悔恨终身。彭江华正是这样,为了闪光的人生,在神圣的审判事业中不断地开拓进取,默默奉献。他是一名优秀的法官1996年,乍暖还寒时节,在哈垦法院院内,经常有一位老人,抱着一个铺盖卷儿,来法院申请生效法律裁判的执行。他叫陈国语,是河南漯河钢窗厂聘用的推销员。1995年他将价值20万元的钢材赊销哈管局外贸公司,该公司因经营不善,严重亏损,无力支付货款。在几经摧款无果的情况下,陈国语一纸诉状将哈管局外贸公司推上了被告席。经哈垦法院审理,判决该公司应支付材料款及延期付款利息22万余元。法院判决生效了。可外贸公司因濒临破产,无法偿还债务,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