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谱写新世纪屯垦戍边事业的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 《兵团建设》2004,(12):48-50
我这次到新疆来,主要是考察了解新疆实施西部大开发、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情况。既然到了新疆,就一定要到生产建设兵团来。8日,我们在哈密,看了兵团农十三师几个团场的节水农业开发项目。今天又到石河子市,参观了周总理纪念馆和军垦博物馆,考察了农八师的高新农业示范区、天业集团。广大兵团战士以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2.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陈列的珍贵文物展示了兵团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和军垦儿女们勇于奉献、艰苦创业的光辉历程,它是兵团屯垦事业的见证,是惟一一座反映中国屯垦史的博物馆,它将继续为新疆的军垦事业,为新疆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继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     
正第一部反映兵团题材的电影1954年,著名作家王玉胡创作电影剧本《沙漠里的战斗》,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在全国放映。影片通过一支勘测队在冰峰和沙漠中寻求水源,战士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找到水源,在干旱的沙漠里开辟了绿洲的故事,歌颂了生产部队的战士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事迹。出版发行的第一本文艺刊物1955年2月,《生产文艺》创刊,是兵团出版发行的第一本文艺刊物。同年12月30日停刊,并入《生产战线》,以同名栏目在副刊刊出。1983年10月1日,《生产战线》更名为《新疆军垦》。1991年1月1日,《新疆军垦》改  相似文献   

4.
屯垦戍边50多年来,几代军垦战士忠实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承担着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宣传队四大任务,成为一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复员的特殊部队,为新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兵团在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同时,对新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  相似文献   

5.
成就篇     
30年来,巍峨的天山和200多万军垦战士从沉寂到奋起,由追赶到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兵团特色的崛起之路。30年来,兵团农业和团场经济蒸蒸日上,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为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业已初步形成了相对配套、完善的体系,在兵团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内外开放格局;科技为促进兵团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日益突出;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政法队伍建设日趋完善;职工民主管理不断加强。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谱写了兵团跨越式发展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6.
正攻不破的边防线,割不断的国土情,摧不垮的军垦魂,难不倒的兵团人。这是一支特殊的戍边队伍,他们不列入军队编制、不拿军饷、不穿军装、不要国家和人民负担;这是一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战士,他们是开发建设新疆、维护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保持新疆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中流砥柱。60年来,一代代的兵团人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创造了塞外江南的人间奇迹。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兵团人还用血汗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7.
《一位老军垦的足迹——陆振欧文集》出版发行后,引发了大家对军垦战士艰苦创业的感慨,对当代人精神世界和现代价值的沉思,社会反响强烈。作者陆振欧,1950年从中南军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疆石河子第一野战军二十二兵团二十六师从事宣传教育工作,从一名部队新闻通讯干事,成长为师、市党委常委、农八师副政委。陆振欧既是石河子军垦事业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也是这片土地从荒芜到繁华的见证者。陆老一生都致力于军垦文化的宣传、教育事业,虽已年过八旬,但仍努力  相似文献   

8.
杨莉 《兵团建设》2005,(10):37-37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全国惟一的一座集中反映兵团50年来辉煌创业历程的博物馆.1988年,兵团决定在农八师、石河子市原二十二兵团领导旧址内筹建石河子军垦博物馆,1995年正式开馆接待观众.2004年在兵团党委和农八师石河子市党委的重视关心下,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基础上,石河子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军垦第一楼”被改扩建成“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并于2004年10月10日正式开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弘扬兵团文化、展示兵团形象、反映屯垦戍边伟业、展现兵团发展变化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发展红色旅游、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两个务必”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和兵团精神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9.
这些老战士有着相同的经历:1949年跟随王震将军凯歌进新疆;1950年参加大生产运动;1954年集体转业成为一名屯垦戍边的军垦战士。半个多世纪,他们开辟绿洲,他们守护边防,成为拓荒牛,成为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这些老战士有着相同的爱好:一生最爱穿的是黄军装;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河南父老乡亲:2010年,中央吹响了新一轮援疆工作的号角,河南也拉开了10年援疆大幕。按照中央部署,河南对口支援新疆哈密地区和农十三师。农十三师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60年来,军垦战士们在戈壁荒滩上,开垦出一片片绿洲,钊造出一个个人间奇迹。能走进这样的队伍工作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11.
<正>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曾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问题,多次强调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在1989年4月至6月那场政治动乱期间,小平同志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又尖锐地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的不好”.小平同志的这些指示,都是  相似文献   

12.
正在位于新疆石河子市中心游憩广场内有一座雕塑,雕塑是两人在前奋力拉犁,一人在后执掌铧犁,形象再现了当年军垦拓荒者艰苦创业、开荒造田的情景。这个雕塑叫做——军垦第一犁。军垦第一犁被视为兵团的标记,恰是这一犁,让兵团的屯垦事业迈出了第一步,开辟者们用身躯拉动的犁,是兵团永久的记忆,军垦战士的犁铧,给绿洲播种下了理想和希望。从兵团成立之初的人拉犁耙,到引进拖拉机、采棉机等农机,再到建立工厂,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机械,兵团农  相似文献   

13.
50年来,铸剑为犁,百万军垦战士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创造了屯垦戍边的伟大业绩。今天的兵团,已经成为发展新疆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的重要力量。中央推进西部大开发、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重大战略的加快实施,为新时期的兵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又是岁末,恰逢党的十八大刚刚落幕,这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大会,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目标、新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也是引领新  相似文献   

14.
地窝子学校     
简陋的地窝子学校,培育了团场第一代军垦学生1960年初春,刚满18岁的我满怀着那个时代青年人特有的激情,由江苏远赴新疆,投身到垦荒大军,在准噶尔盆地西沿的一片亘古荒原上安营扎寨,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垦战士。大家刚刚安顿下来,团政治处主任就安排我去办学校并教学。接到命令,我犯难了。一来我只上过普通中学,能当老师吗?二来在荒原上,连一间最简陋的土坯房都没有,怎么办学校?  相似文献   

15.
石河子是1987年新疆第一批对外开放的三个城市之一,素有"戈壁明珠"美称。石河子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建设,她已具备了全方位、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呈蓄势待发的态势,应作为兵团"军垦文化"的"特色旅游区"进行开发培育。一、建设"石河子特色旅游区"的五大优势作为"石河子特色旅游区",它的定位是建设成融兵团"军垦文化"和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会议和会展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观光区,这个旅游区的开发有五大优势:(一)特色资源优势:石河子是兵团的一个窗口,军垦文物最多,最集中,最能体现兵团军垦文化特色。(二)地缘优势:石河子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是新疆重点发展的区域,十五期间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兵团军垦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份河南省内乡县移民委员会发出的青壮年参加新疆军垦通知书,再现了一段河南青壮年劳力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来到偏远的大西北,为刚起步的兵团的发展建设贡献青春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几十年来,为了新疆的发展稳定,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宁,为了祖国的安全统一,兵团人在新疆一手握枪、一手拿镐,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天山南北,在边境沿线,在沙漠戈壁,哪里  相似文献   

18.
正1949年11月,第一野战军二军步兵第六师十七团(今二师二十一团)进驻新疆焉耆县,军垦战士们即投入到屯垦戍边的事业中。自此,在荒滩遍布的开都河畔,也留下"女战士"的足迹。开发、建设、生儿育女……她们为这片热土奉献了青春。60多年过去了,团场处处换新颜。如今,在二十一团这片热土上,新时代的女性建设者们沿着先辈的足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地展现着"兵"的风采,构筑着自己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跃华 《兵团建设》2004,(6):11-11
石河子是兵团的窗口和缩影,是一座军垦新城,她以军垦伟业而发祥,以弘扬兵团精神而建市。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广大指战员响应党中央“屯垦戍边”的伟大号召,进驻玛纳斯河流域垦荒,从而拉开了石河子城市建设的序幕。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近年来的大手笔、高起点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0.
信息网站     
《国防》2007,(5):83-84
沈阳军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人武部通过开展“赞颂新成就、履行新使命、迎接十七大”活动,激发广大官兵爱国热情。采取读书演讲赞成就、社会调查觅繁荣、军垦战士话传统等形式教育官兵,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七大”献礼。(赵永刚杨永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