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陆军第10师团是在第三国干涉还 辽后日本"卧薪尝胆"、加紧备战时期组建 的,原驻日本姬路,日俄战争期间编入满洲 军第4军。关东军成立后,因换防需要(一 般两年换防一次),第10师团先后于1909年、 1925年、1932年侵入中国。1937年7月27 日,矶谷廉介率第10师团调往中国,8月中 旬在大沽登陆,编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沿 津浦线向沧州、保定进攻,1938年6月由筱 冢义男接任师团长,担负济宁、邹县、蒙阴 一线的警备,1939年8月11日调回国内。第 10师团与第5师团号称大日本"皇军王牌", 乃是日本陆军精锐中之精锐。侵华期间,第 10师团转战华北、华中,先后参加了济南作 战、华北平定作战、台儿庄攻防作战、武汉 会战等战役,1942年5月后调至太平洋战场。 1945年1月,在尚武集团(属于第14方面军) 的指挥下,第10师团在吕宋岛与登陆的美军 展开了拼死相搏,遭受毁灭性打击,9月2日 向美军投降。  相似文献   

2.
第16师团是日本陆军的常备师团之一,1905年7月在日本京都编成,立即被派往满洲驻屯至1909年,1919年、1929年、1934年3次,每次两年在满洲驻屯。1937年9月,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率部队在塘沽登陆,纳入华北方面军第2军(后纳入上海派遣军)。1938年1月15日该师团调归华北方面军直辖,后配属第1军,担负高邑、彰德、濮县、临清的警备和警戒黄河沿岸以及渡河点的侦察。7月4日,该师团调归第2军,师团长藤江惠辅中将。12月15日该师团编入华中派遣军第11军。1939年7月,该师团返回日本整编。侵华期间,该师团先后参加了侵占济南、保定、石家庄的作战,上海战役,南京攻略作战,华北平定作战,徐州会战,攻占武汉的作战,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  相似文献   

3.
侵华日军第5师团是日本在明治维新 后最早组建的6个师团之一,是日军的精 锐,原驻广岛,1937年7月27日奉命调入 中国,直属日本华北方面军,先后编入华南 方面军第21军、华北方面军第12军、关东 军等战斗序列,后归日军大本营直辖,侵华 期间的师团长先后为板垣征四郎、安藤利 吉、今村均。该师团杀戮成性,参加过长城、 保定、平型关、太原、临沂、台儿庄、广州、  相似文献   

4.
日本陆军第59师团,其前身是1939年1月14日在日本久留米编成的独立混成第10旅团。该旅团编成5天后即调入中国战场,驻山东济南地区,归华北方面军第12军建制,主要担负济南周围铁路沿线的警备任务,经常与此地的八路军第115师及冀、鲁、豫军区和国民党鲁苏战区于学忠的部队作战。1942年4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令以这个旅团为基础编成第59师团,仍归华北方面军第12军建制,后归华北方面军直辖。柳川悌、细川忠康、藤田茂先后担任这个师团的师团长。在华期间,第59师团多次参与了华北方面军的治安“肃正”作战,制造了冀中北疃村大屠杀等惨案。1943年8月,该师团在山东馆陶尖冢镇决开卫河大堤,致使馆陶、临清、曲周、邱县、清河、威县、武城7县受灾,2万  相似文献   

5.
王宏德 《环球军事》2005,(14):60-61
日本陆军第33师团1939年2月7日在日本仙台编成,属警备专用3单位制师团。3月15日,该部在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中将率领下,奉命侵入中国,编入在我国华东作战的第11军战斗序列。9月4日,中国派遣军成立后。该部担负江西安义、武宁地区的警备。在中日赣湘会战等战役战斗中,该部对江西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杀戮。为支援日军中条山会战,该部除留下第33步兵团荒木支队在安义地区外,其余部队由继任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带领,于1941年4月上旬到达华北,配属华北方面军第1军作战。中条山会战后,该部又参加了华北方面军1941年治安“肃正”作战。1941年11月6日,该部奉命调往缅甸第15军战斗序列,是最先攻入缅甸首都仰光的日军部队。在仁安羌会战,该部遭中国远征  相似文献   

6.
日本陆军第14师团是日军常备师团之一,原驻日本字都官。关东军成立后,该师团于1909年第一次踏入中国,并于年底因换防回国。1932年4月30日它再次编入关东军,师团长为松木直亮(后为畑俊六),专事"围剿"马占山军和义勇军,1934年奉调回国。1937年8月下旬它又奉调再次入侵中国,9月上旬在塘沽登陆,并被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师团长土肥原贤二(1938年6月由井关隆昌接任),参加徐州会战后,于1938年6月17日返回新乡附近,担负新乡、怀庆地区的守备和该地段黄河沿线的警戒。12月29日,该师团编人驻蒙军。1939年9月19日,该师  相似文献   

7.
刘望安 《环球军事》2005,(12):47-49
日本陆军第18师团于1907年11月13日编成,1925年5月1日被取消番号,1937年9月9日在日本久留米重新编成,编入关东军序列,在九州待机。它是日本陆军的一支王牌部队,兵员来自九州岛的产业工人,以凶顽闻名。该师团10月20日编入第10军战斗序列,11月5日在杭州湾金山卫城登陆。1938年2月14日,该师团编入华中派遣军,为直辖师团,9月19日转隶第21军,1940年2月9日,编入华南方面军。侵华期间的师团长先  相似文献   

8.
侵华日军第6师团是日本最早组建的7个陆军常备师团之一,1890年前后组建。该师团先后参加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侵华战争,先后多次进出中国,在南征北战中为日本帝国立下了赫赫战功。1894年11月该师团经海上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侵入中国,11月22日攻入旅顺.并在旅顺进行了大屠  相似文献   

9.
二战时,日本的陆军师团以对天皇的无限效忠和深深根植于思想深处的武士道精神而著称于世,其作战时的勇猛和残暴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就在这支如狼似虎的军队中,却有一支因为战斗力差而闻名的另类部队,它就是号称。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第4师团。  相似文献   

10.
"通称号"是旧日本陆军于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期间使用的一种部队代号.通常赋予师团、独立混成旅团以上(军、方面军、总军)拥有独立作战能力的部队一或两字的汉字作为"兵团文字符",其隶下部队则以数字为"通称番号".以上两者合称为"通称号".通称号也被称作"秘匿名"、"秘匿号"、"通称符"、"略称"、"昵称"等.旧日本海军则没有使用通称号.  相似文献   

11.
数字抗战     
抗战第一枪: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在宛平城附近进行演习的日本驻屯军部队,借口一个士兵失踪,欲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日寇的无理行径遭到了第29军官兵的拒绝,但是蓄谋侵略中国已久的日军悍然向龙王庙和卢沟桥发起了进攻,并炮击宛平城。第29军官兵奋起反击,歼灭日军一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事变发生后,觊觎中国已久的日本军方立即制订了派兵方案,获得日本政府通过。日军3个师团立即开赴华北,平津沦陷,全面抗战序幕正式拉开。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陆军在中国一直保持4个军、17个常备师团的编制,1937年7月以后为了对我国进行全面入侵,又新成立了7个师团。此后,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日本陆军师团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经统计,从1931年至1945年,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陆军师团共有102个(内含3个坦克师团、3个飞行师团),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时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特组织了这组《侵华日军各师团全曝光》的系列文章,忆日寇铁蹄,记民族危亡,奋强国之心,振文明之邦。 --编者  相似文献   

13.
丁伟 《军事历史》2012,(6):16-21
七七事变后,日本当局增兵华北积极备战.在“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后,日本陆军中央部授权中国驻屯军可自由行使武力的权利.19 37年7月2 7日夜,日军攻占团河行宫,进而从南、东北、西北方向包围中国军队第29军南苑兵营.28日晨,在日军航空作战部队的先行轰炸后,陆军部队从南苑东南、西南以及西北方向展开进攻,以步炮、步工协同作战攻陷南苑兵营.日军并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撤退前,抢先占领南苑至北平的要道天罗庄,伏击撤退部队,致使第29军损失惨重,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也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4.
越军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开始于抗法战争时期(1946—1954),先后组建了3个预备役师。抗美战争结束后,特别是发动侵柬战争和对我国广西、云南边境的入侵后,越军加速了预备役部队建设,使战时应急动员能力有所加强。依据越南国会1980年颁布的《预备役军官法)和《预备役登记制度》等法令,越军在北部地区先后组建了4个预备役师,各省组建了自己的预备役兵团。  相似文献   

15.
1、规模最大的战役是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历时50天的第五次战役。此役志愿军先后共投入15个军,歼敌8.2万,使新入朝的部队取得了对美军作战的初步经验。2、损失最小的战役是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历时8天的第三次战役。此役敌我损失比为1∶0.43。3、时间最长的战役是1951年1月27日至4月21日历时85天的第四次战役。此役历经反击作战和机动防御两大阶段。4、最为激烈的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43天的上甘岭战役。此役交战双方在  相似文献   

16.
1937年,华北。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爆发了。日本帝国主义以灭亡中国为目的,公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战略是:兵占平津,控制整个华北后,在陆路,以六个师团兵力沿铁路南下,进攻华中;在水路,充分发挥其绝对优势的海上军事力量,在中国沿海、长江沿岸水域作战,企图以东方华都——大上海为切入点,大规模登陆作战,然后兴兵溯江西犯,  相似文献   

17.
徐平  张冬 《军事史林》2013,(7):40-43
日本陆军在侵华战争期间,部队的编制名称有“队”、“团”、“军”几种:分队、部队称“队”,如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战术兵团称“团”,如旅团、师团;战役军团称“军”,如军、方面军、总军。除了军、师团、旅团、联队等常见的编制外,按日文汉字,还有“兵团”、“集团”、“支队”、“团”等一些特殊编制,以下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地雷作为一种战术性防御武器,在抗日战争中曾给侵华日军以极大的杀伤。特别是在华北敌后战场上,遍地开花的“土地雷”,使日军闻风丧胆,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在正面战场上,两名日本将军踩响地雷、被炸毙命的史实,却是鲜为人知的。这两名日本将军,一名是侵华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另一名是第69师团第59旅团旅团长木村千代太少将。前者是在浙赣会战,后者是在灵宝作战中,分别被中国军队埋设的地雷炸死的。 1942年4月18日,美军为对日军偷袭珍珠港进行报复,派遣16架B—25远程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轰炸日本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等城市后,其中5架没有返回航空母舰,降落在中国浙江衢州等机场。为此,日军大本营决定,调遣侵华日军第13、第11军8个师团,约14万人,于同年5~8月,发动以摧毁供美军使用的机场和打通浙赣线为目标的浙赣会战。酒井直次的第15师团隶属第13军,也参加了这次会战。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人们自然会想到日寇“73”部队使用细菌武器杀害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在公开进行烧、杀、抢、掠的同时,分别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建立细菌部队,研制细菌武器,进行细菌战,遍及除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地区以外的全国各地,中国无数军民惨死在细菌战中,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妄想征服中国的战争势力,处心积虑地变换各种作战形式。他们继续研制生物武器,把生物战作为其中一种重要作战手段。然而,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防实力的不断加强,他们过去不能,今后仍然也不能用生物能征服我们。对生物战我们不仅能够预防,而且也能进行有效地抑制。  相似文献   

20.
郭正中  闻舞 《环球军事》2014,(10):59-61
1938年到1939年中,在山西地区活跃着一支由马贼为主组成的汉奸部队。这支被日军称为“武装谋略·野中队”的汉奸部队是由日本特务野中进一郎组建的,它直属于日本陆军第20师团司令部,主要任务是在我军掌握的地域活动,侦察战场地形地物。虽然这支汉奸部队只是在山西活动了一年半的光景,但由于他们中多是本地人,熟悉地形,不容易被当地民众识破,从而让他们获取了大量的作战信息,给当地的抗战武装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