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摄影干事有他们的摆拍之道, 连队战士们也有自己的摄影美学。除了能够整好内务走好队列玩转手中的武器和装备,战士也学会了扮酷耍帅。尤其当他们领略了军人礼仪之道, 参透了军人着装规则后,每个战士都成了自己的“形象美容师”。通过快门和光圈, 他们的摄影美学在观念、想象和技巧上随着“咔嚓”一声,瞬间达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2.
这个世界上很多关于好男人的标准,来自军人。中国军人更是在军营这所大学校练就浑身“文才武艺”,最直接的证据便是,军营把他们受过的苦、熬过的阅历、打磨过的意志、考验过的作风以及修炼完美的军姿,通通搅拌成了“恋爱混凝土”,成为女孩子们心目中形容好男人的理想词汇。发生在军人身上的“蝴蝶效应”这样来表达:你在操场上训练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导致某一天某一个女孩子为你掀起一帧狂暴的恋爱心电图。  相似文献   

3.
其实,我看《士兵突击》缘于一个很不经意的电话,我的一位朋友问我:你对许三多印象如何?我说,没有什么印象。他又问:那你对《士兵突击》的印象如何?我还说,没有什么印象。又问:为什么?我说,我没有看过《士兵突击》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印象。没想到他居然惊诧于我的这一回答:怎么,你一个职业军人居然没有看这部已经火遍大半个天的电视剧?我以极度的平常心说,是的,正因为我是职业军人,才更懂得军人,所以不需要也不愿意看军事体裁的影视,尤其是被一些假军事影片伤了心之后。  相似文献   

4.
西方一位服装设计大师认为:“服装不能造出完人,但80%的第一印象来自于着装。”良好的着装反映你的修养和品位,良好的着装也必然会增强军人的社会影响力。学会着装并不完全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正如我们号召大家“做个讲礼的兵”,我们也认定军人应该保持一流的着装和仪表。这就是我们罗列出这些或宏大或细微或正式或民间或原则性或操作性的着装规则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女军人的着装秘密,从这个基本上公开的秘密来看,她们似乎更追求美观甚于军装的功能。但我们反过来想想,这正是我们军装的不完善使然, 军需部门一步步改革军装的动力即来源于此。至于她们的这些秘密做法,读者们应该自有公判。  相似文献   

6.
理发,理所当然已经成为军人穿上军装前的第一道手续,当这道手续 成为—种习惯,你会在你有限长度的头发中别出心裁地寻找新的流行元素。  相似文献   

7.
美军的高科技“士兵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可以在一些战争影视片中看到,参战军人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小金属牌——军人身份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士兵牌”。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许多尸体无法辨认、被随便掩埋,这时,“士兵牌”对亡者的身份确认具有重要的作用;当死者的尸体无法被运回时,还可以带走“士兵牌”  相似文献   

8.
班长名叫常为兵,今年27岁,服预备役已经8年了。正如他的名字,常为兵,所以至今他还没有退役的打算。班长没有当过正规兵,所以刚服预备役那会儿特兴奋。入队那天,他把连长拉到一边,问道:"连长,我是不是一名军人?"连长被他问得乐了起来,故作严肃状地说:"你看,军装都穿在身上了,还能不是一名军人!"搞明白了这个问题之后,常为兵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部的民主生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制度来实现的。军人代表会议和军人大会就是其中两项基本的制度。本文拟对这两项民主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作一番历史的考察。一、军人代表会议的形成与发展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就已经建立了各级士兵代表会议。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说:“红军中的各级士兵代表会议,现亦正在使之经常建立起来,纠正从前只有士兵委员会而无士兵代表会的错误。”(《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笫72页)1929年9月1日,陈毅在向中共中央提交的《关于朱毛  相似文献   

10.
姑娘,你是否已经爱上或准备爱上军人?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当一名军嫂的准备?如果是。就听我说。军人,这个名字有着普通而不平凡的意义。在如今这样一个崇尚现实的社会,军人的名字不显山不露水,它如生长在大地上默默无闻的一棵小草。它如晨曦中闪烁在枝头的一滴露珠,它如静静开放在风雨中的一朵山花。但军人职业的特殊性。让军人又显得特别而不凡。  相似文献   

11.
人民军队的民主生活,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制度来保障。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是人民军队内部民主生活的基本内容,军人委员会是它的主要组织形式。在人民军队历史中,军人委员会经历了三起两落的曲折发展过程。军人委员会的前身——士兵委员会,始建于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的“三湾改编”,并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士兵委员会诞生伊始,就是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代表士兵利益的群众组织而存在的。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所说,红军士兵会的宗旨和任务是“代表士兵利益,并做政治工作和民众工作”;共产党代表“要督促士兵委员会进行政治训练,指导民运工作”。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指出:单纯军事观点的表现之一,就是“在群众组织上,忽视军队士兵  相似文献   

12.
孟孟 《政工学刊》2013,(1):67-67
剪去潇洒的发型,换下时尚的衣裳,把爷爷奶奶的唠叨揣在身上,将爸爸妈妈的叮咛打进背包,我们拎着梦想、挺起胸膛,融入绿色方阵,穿上梦寐已久的军装。可能你是个好学生,可能你是父母的“小太阳”,可能你是条件优越的“小经理”……但,穿上军装,你就只有一个身份——兵。  相似文献   

13.
叠被子内务的内务在内务的世界里,叠被子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军人在射击训练时,学会了排除一切干扰,瞄准要害目标。这和擒贼先擒王大同小异。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军人就把内务中最核心,最举足轻重的叠被子揪了出来,成为生活主战场中的主阵地。兵们以精度射击的思维方式,将叠被子指定为内务的专有名词。许多时候,内务在兵们看来就是叠出一个棱角分明,自己得意,班长满意的被子。  相似文献   

14.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条军事专用铁路,这条全军惟一由军人管理的铁路承担着发射中心大量试验产品和生活物资的运输任务,被称为“通天路”、“生命线”。  相似文献   

15.
一位总统检阅自己的士兵,然后他问道:“假如我命令你们向我开枪,你们会服从我的命令吗?”除了一位士兵,所有的士兵都回答:“服从命令!”总统对那位不服从命令的士兵大加赞赏:“只有你把我的生命看得比军人的天职更重要!”那位士兵解释道:“我是刚调来的,我只会开坦克。”  相似文献   

16.
“签劳动合同注意哪些细节?”“部队驾照如何转换地方驾驶证?”2013年12月6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武部参加完转服预备役登记的退伍士兵无一例外地都领到了一本《退伍士兵返乡维权手册》。  相似文献   

17.
财经词典     
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叫“沉没成本”,它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新的一年开始了,你是否也该算一算有多少资产正在“冬眠”,别让它们成为“沉没成本”。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处与处界期隔离的囤放国防物资的禁区,在这里执行警卫任务的民兵,入队像入伍一样经过严格政审;身着军装,像军人一样训练、执勤;闲杂人员不能进入,亲朋好友也不得探望。请看—— 默默无闻“特殊兵” 军用越野车在成渝高速公路上疾驰,在一个支线标记前方急拐而下,经一座县城向白云深处的连绵群山中驶去。这是一条很少有车辆经过的盘山公路,树枝竟然延伸至公路内侧。大山深处,有一支当年“大三线”建设时留下来的鲜为人知的特殊部队。  相似文献   

19.
军事人才是建军之本、兴军之本。培养造就跨世纪的军事人才已经成为全军上下的共识,但部分同志对“军事人才”这一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很有必要加以鉴别和探讨。归纳这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视军中人才为军事人才。如《军事人才学基础》一书中,将军事人才定义为:“在军队从事的各项实践活动中,能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军队和保卫祖国的事业作出较大贡献的军人”。这种理解有两点值得商榷。其一,将军事人才的外延仅限于军人。诚然,军事人才的主体是现役军人,但穿不穿军装并不是划分军事人才与非军事人…  相似文献   

20.
李部长是我们对一位退休老干部的尊称。李部长到底是不是部长,我也不知道,也从没问过。只是经常见他穿着一身褪了色的旧军装,背着军用挎包,把一个"纠察"袖标往左臂上一箍,就站在我们营院的大门口,一旦发现有着装不整齐的军人出门,他会立即迎上去提醒,并习惯性地用一个红色的小锤儿敲打敲打,是我们驻地附近的业余纠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