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田学稳,人称"老田","老田"其实不老,80年出生。约他采访的时候,他很谦虚,他说,室里干的好的不只他一个人,自己干了应该干的。而采访时给我的感觉是,"老田"之"老"是一种沉稳低调的心态,这恰好跟他名字中的"稳"字相契合。"我们给客户提供的就是技术状态稳、飞行得稳的无人直升机"田学稳说。田学稳,人称"老田","老田"其实不老,80年出生。约他采访的时候,他很谦虚,他说,室里干的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自治乡,提起"老九"无人不知,他就是乡武装部部长张福久,其实是人们尊称"老久",习惯了,演绎为"老九"。 1980年,张福久复员回到家乡喇叭沟门满族自治乡,担任乡专武干部,一干就是24年。他扎根山沟,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本色,把武装工作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该乡武装部12次被区评为"先进武装部",10次破区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他12次被区评为"优秀专武干部"。最近,又被市委、市政府、卫戍区评为"优秀专武干部",受到北京军区政治部通报表彰。 "为官就要干事业,振业就要夺金  相似文献   

3.
老魏是单位一名四级军士长,由于他的资格老、业务精,又加上肩膀扛着"双粗拐",所以大家见面都喊他"老班长"或老魏。难怪才30出头的他总是抱怨说:"本来不老,让大家伙整天这么喊,也给喊老了。"那么老魏到底老不老呢,还是让我们从故事中寻找谜底吧!老魏是1997年的兵,山东人。在新兵下连后的集训期间就因军事素质过硬、作风严谨,外加山东大汉的高大威猛被军务参谋点了"将","这么英姿飒爽的小伙子不到警勤班,实在是屈才"。就这样老魏一步跨人  相似文献   

4.
魏振东新传     
1984年10月27日。革命老根据地沂蒙山区的日照县。胡耀邦总书记挥毫泼墨,为荣誉军人魏振东题词,倾刻间,一行遒劲的大字跃然纸上:“推翻三座大山是英雄,实现四化宏图是能手。”魏振东激动了,他颤抖的手,捧过总书记的题词,禁不住热泪纵横。这个有着四十六年党龄,而又被拒于党外三十三年之久的老英雄,怎能不回忆起他邪坎坷而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老连"其实不老。他本是一名骨科医生,从事骨科临床21年,获奖无数,在这个领域已颇有建树。然而,两则新闻的到来,却打破他平静的生活,让他在自己41岁那年毅然转行,走下手术台投身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模式转变的新征程。现在"老连"的鬓角已生出几丝白发,他说自己年轻时做出的改行决定很对。  相似文献   

6.
当事人     
韦开忠新疆某部老兵一个老兵的"集结号"离开部队30年后,一位八旬老人又和老部队紧密相连。2006年,老兵韦开忠从自己的老部队——新疆某红军英雄团离开时,团里送他一套团史资料。资料中多处与事实不符的记载,使这位每个月靠1000多元养老金生活,妻子常年患病的老兵踏上为老部队寻根的万里长征。5年来,他辗转上万公里,足迹遍及四川、重庆、甘肃、陕西、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7月7日前夕,笔者在晋东公司离退休管理处采访,见到了这位被老同志们称为"老炮兵"的郝金海老人。他正端坐在象棋桌旁痛快地"杀敌",时而快速"出击"、"奋力拼杀",时而眉头紧皱、思索沉吟,尤其是把"炮"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愧是"老炮兵",真厉害!棋友们感慨道  相似文献   

8.
他没有当过一天兵,但却是一名"老水兵",因为1999年11月他就被南海舰队破格授予海军预备役上校,南海舰队某水警区的官兵亲切地称其为"编外政委"。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被评为"全国拥军模范"、"全国职工  相似文献   

9.
一位是幼儿园老师,另一位是医院的护士,两个女孩子部不错。"老炮"心里挺矛盾的,不知道该选谁。"这次你要是再拿不下,就别回来了!""老炮"休假的前一天,连长张军就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其实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老炮"到现在还是"孤家寡人",休假走的那天他刚好满30岁。"老炮"原名李崇锦,是成都军区某装甲团的一名班长。说起"老炮"这个绰号那是绝对的名剐其实,不同的人同样的开场白:"哎!你太像那谁了……对了,《我是特种兵》里面的班长‘老炮’。"于是乎,"老炮"就成了他的代名词。不同的是"老炮"特爱笑,不像电视剧里的那样有"杀气"。当然,他也欣然接受了这个称呼。"老炮"在该团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是  相似文献   

10.
军事学术界有一种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械化战场是师长的战场;20世纪80年代的空地一体化战场是营长的战场;21世纪的信息化战场是以士官为主的班长的战场。此种说法,正确与否,不敢妄议;在新疆军区某高炮团,指挥连航模班班长、四级军士长吴波打响了一个班长的战争,却是事实。这个吴波,入伍14年,当了12年班长。这些年,他敢与全团官兵为"敌",是有名的黑脸"蓝军"司令:连长他敢顶撞,营长他敢叫板,哪天要是真和团长急红了眼,也不是啥新闻。刚当班长时,为分兵这事,吴波就和老团长急过。全团其他班都是分到啥兵要啥兵,唯独到他那里不行,非要在全团范围内挑好兵。这种便宜别人的好事,各级谁都不愿意干,最后闹到了团长那里。"你咋想的?非要所有人围着你转,你是太阳啊!"老团长来势  相似文献   

11.
"把团场变成真正的城镇,把职工变成真正的市民,让大家真正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力争芳新垦区尽快建镇挂牌。"六师五家渠市党委重视城镇化建设,提出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灵活的方式,推进团场建镇工作。2012年,梧桐镇、蔡家湖镇相继挂牌成立,芳新垦区建镇也进入程序;日前,芳新垦区你追我赶、竞相跨越,处处呈现出一派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动人场景,团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奏响了特色城镇建设圆舞曲。新湖农场以"生态立镇,有机强镇,玫瑰亮镇"为城镇发展定位,以富民强场为目标,全力推进城镇"品牌战略"建设进  相似文献   

12.
沂蒙山区是老革命根据地,是"红嫂"的故乡。八百里沂蒙到处洋溢着拥军的热情。"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这悠扬的歌声回荡在蒙山沂水间,眼前仿佛又浮现出沂蒙"红嫂"拥军支前的身影,我们仿佛又被带入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如今,历史发展了,时代前进了,但沂蒙人民对党对军队的感情始终没有变。"老红嫂"孙谦、"兵妈妈"周锡芬和"好军嫂"周锡芳,母女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却见证了同样深厚的爱军拥军情结。  相似文献   

13.
正"老沙"真名叫沙洪涛,今年才二十八,帅小伙一个,是沈空某师警勤连连长。平时为人随和、待人真诚,大伙都叫他"老沙"。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老沙深谙此理,他苦练军事技能,努力精通警卫专业"十八般武艺"。每天坚持对着镜子练半小时军礼、贴半小时墙根,每天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一百个马步冲拳……2011年3月,刚刚带完新兵连的老沙,家里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  相似文献   

14.
"华老"原名叫华学会,江苏淮安人,当兵十二载,某维修站一名伙头兵,认识他的人都敬称"华老"。"华老"的美称并非他的兵龄长而得名,原因有二:一来他是我们站成立时的第一批新兵,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十一载的军营生活让他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新兵,如今成了当之无愧的"元老";二来他为人诚恳,老实厚道,就像一头"老黄牛",默默无闻地耕作,在灶台上悄无声息奉献了多年。  相似文献   

15.
王会师,一名从警多年的老公安,他深深地爱着他的工作,以他身穿的警服为骄傲,所到之处都留有他不平凡的业绩。2011年5月,他被任命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副市长并担任某预备役团第一政委。自担任第一政委以来,他对部队的关心、支持赢得了官兵的称赞,官兵们都形象地称他为"平安鄂尔多斯"的守护人和党管武装的好市长。"平安鄂尔多斯"的守护人  相似文献   

16.
湖北荆门市曾集镇税务所里,有8名退伍兵成了地方上的好税官。老“税官”雷克文,干税务30年,曾集镇的每一角落都有他的足迹。前年他出嫁不到1年的大女儿,丈夫不幸去世,老伴要他耽搁几天,安慰一下悲痛欲绝的女儿。可老雷说:"眼下是收税旺季,一天也耽搁不得呀."  相似文献   

17.
毕鸿是我军校时的班长,自从春晚小品"不差钱"火了之后,他就被我们"毕姥爷"、"毕姥爷"地叫了起来,可是我们这个"老毕"他可有点"二"。毕鸿是我军校时的班长,自从春晚小品"不差钱"火了之后,他就被我们"毕姥爷"、"毕姥爷"地叫了起来,可是我们这个"老毕"他可有点"二"。说他"二"要先从新训说起。新训之初走齐步,每一个大一新生都将吃奶的劲用在摆臂上。一天,忽然有人"啊"地大叫一声,训练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1月16日13点35分,我们的"老于"走了。"50多年来,我们一直称呼他‘老于’。我感到,这不仅是一种称呼,也是一种温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如是说。1月22日10时,送别老于最后一程。"于家为国铸重器,宁静致远宏谋动天地;敏思笃行创伟业,科学求实精神炳千秋"。告别厅外,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拟写的挽幛悬垂,寄托着广大干部职工对先生的敬重与怀念。老于虽然走了,但他于家为国的情  相似文献   

19.
鞠九江 《军事史林》2004,(12):34-38
2004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在缅怀张爱萍上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江苏省海安县退伍军人赵保群心情沉重地翻阅着老将军生前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照片、一幅幅书法作品,他触景生情,止不住泪水涟涟.近日,他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20.
元芳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的一个人物,姓李名元芳,前不久元芳在网络上很忙,一度成为网络流行语"元芳体"。"元芳体"的句式为前面陈述一件事情,在最后会加上一句"元劳,你怎么看?"在剧中狄仁杰大人常对李元芳说:"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