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竞选时奥巴马提出“追求没有核武器的世界”的构想,并表示将把核裁军作为任内的重要工作。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拥有最先进核武器的核大国而言,确定如此宏大的目标,暗示着必须大幅度调整自己的核政策。  相似文献   

2.
核潮涌动2009     
滕建群 《环球军事》2009,(24):12-13
2009年,国际核军控与核裁军领域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也显露出新的端倪,特别是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大国政策的调整给本年度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带来重大影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无核世界”主张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国际社会建立无核武器世界呼声渐高,非政府组织和机构从理论、措施和道路等方面提出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的具体建议,然而,要实现深度核裁军和建立无核武器世界仍需人们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4月提出“无核世界”的构想后,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推动核改革。依照美国法律规定,奥巴马政府应当尽快出台本届政府的《核态势评估报告》,而奥巴马关于核武库规模、结构及使用政策的改革内容就包含在这份评估报告中。然而,这份本应在去年秋天就出炉的报告,至今仍迟迟未见发布,这是由于奥巴马的改革方案遭遇了来自美政府官僚机构的强力“阻击”。  相似文献   

4.
四年前在布拉格,奥巴马总统宣布希望降低核武器在美国安全政策中的角色,削减美国所持核武器的数量并制定出无核世界的终极目标。一年后,奥巴马重返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新一轮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当即表示希望能够做更多的工作,比如进一步削减核武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些都是值得为之付出努力的目标,但要将这些目标变为现实仍需克服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对联合国政策的调整,反映出奥巴马政府全球外交和安全战略的需要,体现了实用主义外交风格。较之于其前任,奥巴马将更加重视联合国维和行动,并让联合国更多地参与解决包括伊拉克和阿富汗在内的热点问题。奥巴马的联合国政策面临挑战,联合国仅仅是奥巴马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出自2009年9月2日美国《新闻周刊》,原题为“奥巴马为什么应当学会爱护这些炸弹”(Why Obama Should Learn to Love the Bomb)。作者乔纳森一泰珀曼(美)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无核世界倡议起论,探讨了核武器对世界安全的影响,并对核悲观主义和核乐观主义进行了辨析。本刊刊载此文,仅为启迪思考,并不代表本刊支持其观点。  相似文献   

7.
唐健  满莉 《环球军事》2014,(12):16-17
5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演讲:“美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而且至今仍然如此。这是上一个世纪的现实,也将是下一个世纪的现实。”“我们如果不领导世界,谁来领导?”  相似文献   

8.
马骁  李大光 《环球军事》2010,(14):17-19
6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接受驻阿富汗美军司令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提出的辞呈,由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戴维·彼得雷乌斯接替其职务。麦克里斯特尔是奥巴马2009年5月提名、参议院同年6月批准担任驻阿美军司令的。那么刚刚上任一年的麦克里斯特尔缘何失去信任?新任司令彼德雷乌斯能否扭转困局吗?奥巴马如此频繁走马换引发外界热议美国对阿富汗战略是否面临调整。  相似文献   

9.
《环球军事》2010,(1):54-55
据法新社10月11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此前一天的演讲中表示,他将废除军队中的同性恋禁令。该禁令要求同性恋士兵对自己的性倾向保持沉默,否则将被开除。目前已有超过1.2万名美国军人因该禁令而离开军队。而现在,奥巴马宣称:“那些为保卫美国而英勇向前的爱国者不应被惩罚,我们应该歌颂他们为人民利益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无私,特别是我们正在打两场战争的时候”。这就是说,奥巴马政府认为同性恋无损于美军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选举历来都会引起世人的关注,因为美国选民选出的不仅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总统,还是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三军总司令”。美国总统对国家安全的看法,对军事问题的态度,都将会在他的任期内给世界安全形势带来深刻的影响。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格外激烈,共和党的麦凯恩经过一年多的激战终于获得了党内提名,而民主党的希拉里和奥巴马至今都还在为谁出线斗得难解难分。要想知道这三人在执掌“帅印”后将驾着美国“战车”驶向何方,我们不妨先对他们在一些重大安全以及军事问题上的看法和态度进行简单分析。或许能够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11.
闫鹃 《环球军事》2009,(10):19-19
没有核武器的世界永远不会出现,但通过努力也许能营造安全的世界。如果奥巴马的本意是希望他的“无核武世界”梦想能为美国的新事业赢得全世界的普遍支持的话,那么令他失望的事来得也太快了。4月15日,在奥巴马于布拉格描绘他的无核武梦想的几个小时之前,朝鲜就宣布成功发射了1颗卫星,而其他国家却认为朝鲜真正发射的是1枚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该导弹飞行了约3200公里后坠入了太平洋。  相似文献   

12.
10月24日至11月3日,应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邀请,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将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会见。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军方高层人士出访美国,可以看做中美军事交流全面回暖的一个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环球军事》2009,(4):5-5
“美国在阿富汗面临长期和艰难的战争,将带来更多伤亡和花销。对此,总统奥巴马已经明确表示,阿富汗战场应该是美国海外军事行动的优先考虑。美国必须确保阿富汗人将这场针对塔利班和其他武装组织的战争看作他们自己的战争,而驻阿美军和北约邵队的军事行动造成平民伤亡,已经极大地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世界航天工业稳步发展。美国和俄罗斯继续引领航天工业的发展。美国发射了各种用途的航天器;奥巴马总统发布了新的《国家空间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2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公布的2011财年预算案中,明确提出要放弃小布什政府制定的名为"星座计划"的重返月球计划。4月15日,奥巴马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宣布:到本世纪30年  相似文献   

16.
建平  林赤清 《环球军事》2011,(14):14-15
6月22日,奥巴马宣布美国军队从阿富汗撤军的“三步走”计划,强调阿富汗的安全责任应由阿富汗人自己承担。为了弥补美军撤离后的安全空缺,阿富汗政府计划近几年连续招募新兵,扩充安全部队,到2014年实现44万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不需要新敌人,特别是在自身面临许多真实且迫在眉睫挑战的情况下。未来中国可能仍会在外交和贸易领域给美国带来困扰,但这并非美国的致命威胁一一中国不是又一个苏联。如果奥巴马想要证明自己在外交事务领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那么他就要停止继续把中国视为潜在敌人。华盛顿没有理由对抗中国,却有充分的理由推行对华合作政策。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环球军事》2010,(2):5-5
“奥巴马辜负了美国与世界人民的期望。伊核项目已经谈得老掉牙了,美国及其盟友像是演电视剧似的没完没了。美国伸向我们的是制裁之手。”——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呐贾德2009年12月23日再次表示,拒绝将2009年年底作为答复联合国要求伊朗将其多数低浓缩铀运往海外协议的“最后期限”。  相似文献   

19.
10月28号,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签署了总额为6800亿美元的《201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相比上一财年的国防预算总额,新的国防预算案增加近700亿美元。美国军费也“意外实现了自1998年以来的连续12年增长。  相似文献   

20.
赵利 《环球军事》2009,(21):1-1
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0月9日这条重大新闻在美国电视、网络等即时媒体报道中滚动了一天。几乎所有人都和奥巴马本人一样愕然。《纽约时报》网站的头条标题是:“吃惊,奥巴马因外交而获诺贝尔和平奖。”《华盛顿邮报》网站称之为“令人目瞪口呆的决定”。当路透社记者用电子邮件告诉奥巴马的高级顾问阿克塞尔罗德,许多人对奥巴马获奖感到惊讶时,他回复道:“我们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