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窝子学校     
简陋的地窝子学校,培育了团场第一代军垦学生1960年初春,刚满18岁的我满怀着那个时代青年人特有的激情,由江苏远赴新疆,投身到垦荒大军,在准噶尔盆地西沿的一片亘古荒原上安营扎寨,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垦战士。大家刚刚安顿下来,团政治处主任就安排我去办学校并教学。接到命令,我犯难了。一来我只上过普通中学,能当老师吗?二来在荒原上,连一间最简陋的土坯房都没有,怎么办学校?  相似文献   

2.
我是1956年7月从河南方城县支边进疆的,刚到这里,看见到处是戈壁,荒凉得很。休息了半个月,我们就开始搭建"地窝子",打树枝、割野草、挖房坑、垛矮墙。住进自己搭盖的房子里,感到很舒服。夏天虽热,可在"地窝子"里却挺凉快,冬天也不冷。"地窝子"留了天窗却没纱窗可安,安了门框没有门板可装,所以到了夏天,苍蝇和蚊子满屋都是,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师十四团703公墓中,有2700座坟茔,守护这座公墓的李栓柱说,这里有已故的政委、团长、也有连长和普通战士,守护这些战友的坟茔就是我的责任。这座公墓,李栓柱已经守了整整30年。1984年,团领导找到了李栓柱,半开玩笑地问他:"你怕不怕鬼?"李栓柱憨憨地说:"不怕。"于是,领导就为他安排了新工作——守墓。刚到公墓时,没有住的地方,李栓柱就自己动手,挖了一个简单的地窝子栖  相似文献   

4.
1966年,支边青年高强来到了农三师45团,眼前的情景令他吃了一惊:戈壁荒漠上基本没有路,四处观望,也看不到一座房子。他问来接他的同志"房子在哪?"那位同志一指脚底下,"在下面呢,下面的地窝子就是咱们的家。"高强就这样在团场扎下根来。  相似文献   

5.
难忘石政委     
正石书江政委来六十七团的那年,在农四师国土资源局六十七团分局任局长的我已到退休年龄。但因团场土地开发需要,他多次挽留我。于是,我被返聘在分局又干了两年。14年来,我目睹了团场变化,职工群众在赞美团场的同时,都会想到求真务实、视团场建设为生命的石书江。  相似文献   

6.
一碗红烧肉     
正如今,红烧肉已成了再平常不过的家常菜,可我还是念念不忘当年父亲没有带回家的那一碗"红烧肉"。那是1975年春耕春播结束后的一个深夜。我家当时还住在阿拉尔农场十五连(现一师九团十五连)的一个地窝子里,娘坐在床头纳着鞋底,哥哥、姐姐和我则目不转睛地望着门口,等着爹给我们带红烧肉回来。那时,爹是连队的后勤排长,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党员。为犒劳全连干群不分昼夜、苦战一个半月的春耕春播工作取得圆满胜利,单位决定给每家分一份红烧  相似文献   

7.
杨丽娟 《兵团建设》2012,(13):12-13
7月2日清晨,农十四师四十七团老战士王传德带着重外孙在北京援建的小区里散步。回想曾经住过的地窝子、土坯房,再看看眼前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马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房、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富民安居房,老战士的眼眶有些湿润,"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有了新生活"。60多年前,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0名官兵解放和田后,建立起四十七团,他们像沙漠中的胡杨一样,把根深深地扎进了大漠戈壁。他们住地窝子、喝涝坝水、吃苞谷面,在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和田艰苦创业,一辈子无怨无悔。2010年3月,全国对口援疆的号角吹响。在兵  相似文献   

8.
一、我不愿意去当秘书1948年春,我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巡视团(高岗、张闻天分任正副团长)工作,这个巡视团从组建到撤销大约三个多月时间。东北局决定撤消巡视团后,我琢磨可能把我分配到什么地方去工作。有一天,蔡黎(张闻天的秘书)跑来找我,说洛甫(张闻天,时任东北局副秘书长)有事要我去一下。我去以后,洛甫对我说:“今天找你来是谈一下你的工作调动问题。准备让你去给林彪(时任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当秘书,管政务方面的事情。至于生活、警卫方面另有一个秘书管。你看怎么样?”我事前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但洛甫…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55岁,先后在农二师塔里木垦区和焉耆垦区的三个农牧团场工作过,历任学校校长、纪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政委、党委书记、政委职务,现任农二师二十二团党委书记、政委。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时刻:1998年12月22日,师党委决定调我到二十二团工作,消息传开,二十六团的干部群众一批批来到我家,握着我的手,说啥也不让我离开二十六团。他们悄悄组织起来,集体到师部请愿,请求师党委不要调我走。师党委只好派工作组做群众的说服工作。搬家的时候,我准备悄悄离开,谁知许多职工群众结队为我送行。看着那一张张依依惜别的脸,听着那一句句语重心长的话,握着那一双双厚实纯朴的手,我和送别的乡亲一起流泪。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场面啊!这种感情最可贵、最高尚、最纯真。正是这种友爱的感情,给我以力量,给我以精神,它鼓舞着我去为人民群众做贡献,去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去实现一个共产党员真正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兵团完成52个边境团场的7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4.73亿元"我来185团49年了,没想到能住上楼房,这正是我和老伴一直期盼的。"这是刚刚搬进新楼房的农十师185团退休职工庄奎吉老人发出的由衷感慨。被大家亲切称为"老庄"的庄奎吉老人是1963年从山东济南军区转业到185团的老军垦。  相似文献   

11.
1983年7月,我从信阳陆军学院毕业后,放弃了留校任教和去武装部工作的机会,来到了被誉为“钢刀团”的济南军区某摩步团。两年后,我当上了这个团的“钢刀连”连长。那时我才22岁,要带好这个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连队,心里确实没有多少底数。但我还是暗暗给自己鼓劲,既然领导这么信任我,就要干出个样子来。顺利地踢开了新官上任后的“头三脚”,转眼到了年终工作总结,教导员提醒说:“年终评功评  相似文献   

12.
《兵团建设》2013,(16):10-11
主持人语:拥有260万人口的兵团,其59年发展历程,是一个"孤本",步步探索、难有范例,却又独享特殊的艰辛与荣耀。从地窝子到现代城镇,从钉马掌到新型工业,从人拉犁到现代农业,从发电报到数字城市……59年间,兵团人用辛勤的汗水在天山南北创下了人间奇迹,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兵团迎来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看到这个标题,你也许会感到惊讶:"放下好端端的人不采访,采访个猫干啥?"不要着急,让我给你慢慢道来。前阵子,我陪同一慰问团到库尔干边防连采访。午休时,我准备在连部床上打个盹。谁知,刚躺下,一只大白猫跳上床,蹭了蹭我的脑袋,然后用头撑开我盖的大衣,钻进去躺在我的胳膊肘间,很惬意地闭上眼睛,继而打起呼噜来。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华北民兵》编辑部编辑打来电话,约我写篇"与《华北民兵》的难忘故事"的回忆文章,以纪念《华北民兵》创刊50周年。瞬时,与《华北民兵》这位知心"伴侣"相识、相恋,到携手共同进步的点点滴滴立即呈现在我眼前。我与《华北民兵》的相识要追溯到2002年10月。那一年,我从第24集团军装甲一师交流到天津警备区预备役高炮师一团工作,由于在原单位任过指导员,团里便安排我到宣保股帮助工作。安排工作时,团政治处主  相似文献   

15.
我叫杨帆,今年27岁。现在在三师五十三团经营一家美容店。店里的生意还不错,每年可以净赚4万元。说到我开美容店要从我和丈夫认识时说起。2006年年初,我在乌鲁木齐市学习美容,一次偶然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遇见了现在的丈夫,他是五十三团人,幽默风趣、扎实肯干的他深深地吸引了我,没过多久我们就确立了恋爱关系,于是我就和他一起来到了团场。  相似文献   

16.
正1949年12月,第一野战军二军步兵第六师进军新疆后,师部进驻焉耆县城。那一年,我所在的十六团一营二连,驻扎在焉耆县七个星镇一座喇嘛庙里,之后便投入到屯垦建设中。为了扩大生产,发展经济。1952年3月,十六团把各连饲养的羊集中在一起,成立了养羊场。我被团里抽调到牧羊班,和其他两位战士李德明、陆振州,一起负  相似文献   

17.
正我叫吴胜勇,在九师一七团医院工作,1968年出生的我,对兵团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有深刻认识。我的儿子吴小东现在是大连民族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8月25日要返校,儿子想让我开车送他到乌鲁木齐,可是我拿到驾照时间不长,跑长途有些为难,最后,我答应送他到一七团去乌鲁木齐的必经之路——铁厂沟,到那里再转车。为此,他还不太乐意,其实,他并没有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有多么幸福。我的父亲吴炳忠是1959年参军的,1964年复员后,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建  相似文献   

18.
济南战役时我在华东野战军第9M队第25师第73团任政治处主任。1948年7月中旬,津浦路中段战役结束,我团奉命进亚泰安以东山口镇整训。整训中,战士们自发地提出了“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团报随之刊登,极大地激励了指战员们的练兵热情。就在这时,纵队政治部仲陵东主任来电话找我,措词严厉地批评说:“你们团报上登‘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了吗?”我答“是”。仲主任严肃地说:“你们怎么乱提口号?”我说:“这是战士们提出来的。我们觉得好,就登出来了。”仲主任说:“战士们说说是可以的,可你怎么把它登在团报…  相似文献   

19.
正1963年7月,我大学毕业,在当时"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口号的号召下,我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经组织批准,当年9月底,我被分到了六师机关工作。那一年冬天,师机关组织若干工作组到各团场协助搞社教。我参加的工作组是去马桥农场(今一〇六团)。马桥农场在呼图壁县境内。我因有事晚去了几天,只能先搭便车到了呼图壁  相似文献   

20.
姜蒙 《兵团建设》2013,(16):12-13
房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画中。行走在兵团各师、团场的大街小巷,举目满眼如画,移步处处新景。现代整洁的城镇环境、绿意盎然的居民小区,不息的人流、车流无不折射出兵团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喜人成就。一座座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现代城镇正在天山南北的一片片绿洲上精彩崛起。如今的美好生活建立在老一辈军垦战士的艰苦奋斗之上,了解兵团历史的人肯定也会知道兵团最初的房屋——地窝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