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现代战争。战后,各类研究反映这次大战的书籍汗牛充栋,卷帙浩繁。关于二战中美英苏三强联盟,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两线对进突击,战胜希特勒德国的历史篇章早已载于史册,世人皆知。然而,围绕开辟第二战场这一重大战略课题背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矛盾、争斗而构成的秘密战场,却鲜为人知。苏联著名作家、文献研究家列夫·亚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半岛登陆,胜利地开辟了欧洲战场上的第二战场(西线战场)。为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诺曼底登陆战役是战争史上的一次成功的军事“骗局”,斯大林格勒战役所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欧洲战场的伟大的转折点,是由于它在欧洲战场上孤军奋战的不利条件下,在战争的中期打击了敌  相似文献   

3.
顾此 《环球军事》2014,(11):56-58
近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再次撩拨着吃货们的味蕾神经。在本刊2012年刊发的《舌尖上的战场》中,我们穿越古今中外,“品尝”到了战场上的各色美食。不妨让我们再次走进舌尖上的战场,一同感受硝烟弥漫、刀光剑影的战场上那一次又一次的舌尖“较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代作战环境复杂和战场态势动态变化的特点,为解决战场评估难以及时有效地兼顾到所有目标,不能动态融合全部战场信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层变权融合的战场目标威胁评估方法。通过构造状态变权向量并调整实现第一层变权,得到多目标属性变权后再融合多个战场目标的平台信息,实现第二层变权并将两次结果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整体的目标属性权重。算例表明双层变权的方法能够适应战场动态变化的需求,获得合理的目标威胁度。  相似文献   

5.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两国立即表示支持苏联抗击德国.然而,当斯大林要求它们在欧洲开辟对德第二战场时,英、美却迟迟未能付诸行动.既然英、美、苏出于反法西斯的共同需要而结成统一战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第二战场"难产的局面呢?对此,笔者试图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战场将有许多新建的部队参战,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网络战部队——“网军”。聚焦科索沃:“第二战场”上的激烈对抗 世界军事专家之所以把目光聚焦科索沃战场,因为那里有另一个战场上的激烈对抗。战争中,自从北约开始发动对南联盟的空袭之日起,北约的官方网站便不断遭到来自贝尔格莱德及其他国家的“黑客”的攻击。这些电脑斗士们自发地在网上不断用“电子炸弹”攻击美军,他们通过向北约国家及军队的信息系统倾泻大  相似文献   

7.
纳粹“海狼”——德国潜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同盟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战后所言,“海狼”在战争中所造成的威胁战后想来犹令人感到后怕。然而随着同盟国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不可一世的“海狼”也是日暮西山、气息奄奄。 “自杀”性的出击令 1944年6月6日,为开辟“第二战场”,盟军千军万马在诺曼底登陆。“第二战场”的开辟使纳粹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这是希特勒所不能容忍的。为此他早就命令德国海空军,一旦登陆发生,必须配合陆军不惜血本,打击航渡之敌。 德国海军司令部作战室内高悬着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1942年底,苏联女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里琴科抵达了美国华盛顿,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美国之行。这位战场女英雄此行的任务,是代表苏联最高司令部争取美国的支持,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当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迫切希望西方盟友反攻欧洲大陆,迫使德军分兵,两线作战,以减轻苏军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正>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表面上看,当年的诺曼底登陆是英美为首的盟国军队在法国发动的对德国占领者的一次决定性打击,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但是透过战争本质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美国去年10月7日在阿富汗打响了反恐战争的第一枪,后来又向菲律宾派遣600多名官兵,帮助菲律宾政府打击阿布沙耶夫反叛武装,打响了反恐战争的第二枪。现在,美国又要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开辟反恐怖战争的新战场。而这个战场的开辟使美军历史上首次逼近了俄罗斯的家门口。  相似文献   

11.
1940年6月22日,法国在法西斯德国的“闪电战”下败亡,英法联军被迫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基本一统除苏联领土外的欧洲大陆.1941年6月22号,苏德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范围扩大.这时,在欧洲大陆,只有苏联军民与德国孤军奋战,独立支撑欧洲反法西斯战场,史称第一战场.7月18日,为了减轻自己当面的压力,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在给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第一封信中,就要求英国“在西方(法国北部)和北方(北极地带)开辟反对希特勒的战场”,是为第二战场提议之始.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进行了一系列岛屿进攻作战.由于战场广大、战线漫长、远离后方、战区自然社会环境恶劣和高技术装备大量装备部队等特点,使美军的后勤保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第一,战场环境恶劣,部队减员严重,后勤保障时效性要求高;第二,战争旷日持久、消耗巨大,后勤保障趋向军民一体;第三,技术装备大量使用,后勤保障向专业化和科技化转变;第四,保交破交斗争激烈,后勤生存困难,保障与防卫一体发展.  相似文献   

13.
获取和掌握敌方机密而又准确的情报,对取得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出色的情报保障工作,对取得战役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一,利用潜入国民党军首脑机关的内线关系,直接获取战略情报.第二,千方百计搜集战场情报,及时了解敌情变化.第三,策动国民党军战场起义.  相似文献   

14.
最短的电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英美同盟军决定开辟第二战场,最后商定在法国西海岸诺曼底半岛登陆,当英国首相邱吉尔电告美国总统罗斯福后,罗斯福立即回电:“妙!”  相似文献   

15.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后,日军不仅在太平洋战场上屡遭败北,在中国战场上也完全处于守势。但德、日法西斯不甘心束手就擒,特别是日本,为了扭转败局,无所不用其极,不断派出特务深入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在我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战区,日军忌惮我军一种火炮的威力,竟然在我军制造炮弹的炸药上打起了歪主意……  相似文献   

16.
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行动.在这一问题上,美苏态度基本一致,都希望尽早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以尽早将其击败.但美国首相丘吉尔出于重塑欧洲大陆均势、维护殖民利益和实施边缘战略等多方面的考虑,对美苏的呼吁和建议始终表现不积极,并多次拖延和阻挠其实现,使这一重大军事行动直到1944年6月才付诸实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向现代农业进军开辟第二次创业新战场本刊通讯员兵器工业实施保军转民的战略调整,从军品科研生产到民品开发形成支柱产业,从第二产业到发展第三产业,完善流通服务体系,从单一生产到多种经营,建立公司化、集团化管理,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艰苦历程,这里无一不浸透着...  相似文献   

18.
这是接本刊上期《美国陆军作战装备体系》的中篇,内容包括其中第二和第三两大部分:控制战场的武器主要指战场的主战武器,如主战坦克和导弹、步战车、直升机、雷达以及相应的运输、观察、排雷等设备;精确攻击是指先进的探测和攻击系统,包括“阿法兹”、陆军战术导弹、灵巧弹药、多管火箭炮、“帕拉丁”自行榴弹炮以及某些特种作战飞机等。  相似文献   

19.
外军战场心理问题的存在为战场心理干预体系建立提供了契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纷纷建立战场心理干预机构,缓解战场心理问题。为了提高战场心理素质,外军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和门类的战场心理训练,如战场适应性训练、战场生理极限训练、战场自信心与自豪感训练、战场团队协作训练以及战场勇气训练。这些做法对我军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虎 《世界军事》2022,(1):17-21
2018年,美国陆军大学军史教研室出版《大规模作战行动》系列教材,旨在以军史战例讲解的方式,为学员提供研读军史的新视角和新思路,为美军未来的大规模作战做准备.该套教材第二卷《多兵种联合机动》中《孤立、包围和歼灭》一文,对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前两次战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新观点.该文着重强调了志愿军的指挥架构和战场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