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新版《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发表的关于“军事战略”的一份报告,而不是美国军事战略的全貌。要想了解美国军事战略的全貌,我们必须综合解读美国奥巴马上台后发表的—系列有关国家安全、国家军事等各种报告,最后才能揭示出美国军事战略的真相。  相似文献   

2.
近日,美国一所智库发表报告宣称,中国正在积极提高其核武器能力,并且逐渐对美国形成越来越大的威胁。而在6月3日的香格里拉亚洲安全对话会议结束时,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也表示,美国愿意向中国提供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简报,"以此向中国保证,美日导弹防御体系不会威胁到中国的核威慑力"。至此,在本就喧嚣的"中国威胁论"中,"中国核威胁"成了美国鹰派特别是反华势力炒作的又一噱头。  相似文献   

3.
2012年1月5日,美国国防部发表了《保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的防务重点计划报告》,在"重返亚太"战略的战略背景下,重点针对美国未来的军事力量结构、全球部署态势、军事战略目标等进行了重新规划。新军事战略调整对整个国际格局和地区性大国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军事上的相互依赖程度体现在美日同盟之间尤为突出。本文仅从军事战略角度,运用《权力与相互依赖》中部分理论对其调整下的美日军事同盟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徐寅 《世界军事》2022,(2):28-32
前不久,兰德公司发布题为《保持大国对抗之稳定》的长篇报告,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中美、美俄关系现状.该研究报告受美国陆军委托完成.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内通常将"大国竞争"译作"Great-Power Competition",报告却使用"Strategic Rivalry"来表述大国战略竞争.相较于"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5.
胡小刀 《环球军事》2012,(16):32-33
2012年7月,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计划主任汉斯·M·克里斯滕森和核政策高级研究员罗伯特·St诺里斯在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网站上发表了题为《印度核力量,2012》(Indian Nuclear Force,2012)的报告。报告对迄今为止印度核发展的总体情况及印军陆基、海基和空基核力量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相似文献   

6.
2006年底,美国权威情报分析机构科学家联合会(FAS)和美国自然资源协会(NRDC)共同发表了题为《中国核力量与美国的核战争计划》的报告.全文长达249页.共分5章。该报告的三位作者克里斯滕.诺里斯和麦金奇系美国资深核专家.他们搜集了大量资料.通过分析美国政府的非密级文件与解密文件、媒体公开报道.以及中国核设施的商业卫  相似文献   

7.
军闻述评     
美智库报告称中国将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 据新华网报道,华盛顿当地时间11月22日,美国智囊团哈德森研 究所发表了一份名为《中国的新飞跃》的报告。该报告对中国科学技 术、经济发展以及军事力量的增长进行了分析,并预测逐渐振兴的中 国在长期看来将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5月发表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明确道出了美国在应付地区危机时进行威慑的四种基本方式:通过提高美军在该战区的作战能力,表明美国政府对特定国家和利益所承担的义务;在该战区内及附近的美军向危机地区靠近,其他力量迅速向该地区调动;辅之以有力的声  相似文献   

9.
美国军事改革——打造新世纪的“战争机器” 去年“9·11”遭袭事件的发生,如同给美国打了一剂加强战争机器的“强心针”,其实施军事改革的决心和力度进一步加大。2001年9月30日发表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提出了新的防务战略,确定了加强国土防御、对付意外事件、准  相似文献   

10.
下面这篇文章编译自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2010年11月公布的一份名为<保卫太空:美国应采取的10个步骤>的报告.联想到近日来美军暗藏诸多军事航天用途的X-37B无人航天器成功返回地球,美国未来究竟会在"保卫太空"上走向何方,引发各国关注.  相似文献   

11.
林东 《国防》2002,(7):4-6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战略研究机构频频发表"协防"台湾的研究报告.其中,美国著名思想库--兰德公司于2000年11月18日在国际因特网上发表的《恐怖的海峡?中台对抗的军事问题与美国的政策选择》(以下简称《恐怖的海峡》)一文,引起了国际政治、军事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姬少丽 《国防科技》2014,(3):97-102
美智库机构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高级研究员巴里·瓦茨(Darry D.Watts)2013年发表的《精确打击的演化发展》报告,对美国海湾战争以来的军事革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报告提出了区分远程与近程精确打击的参考标准,详细介绍了美国20世纪军事革命中精确打击能力和作战趋势形成的背景和过程,分析了精确打击弹药采购的资源制约因素,评价了美国在成熟精确打击体制中全球力量投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希望美国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精确打击的演化发展》报告对理解精确打击时代的美国军事革命有较大帮助,对美国未来几十年的新的军队结构和能力发展趋势可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7):5-5
“美方发表的这份报告,对中国正常的国防建设说三道四,夸大中国军事实九散布‘中国军事威胁论’,还把两军关系遇到困难的责任推给中方,我们对此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交溉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致力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我们要求美方尊重客观事实,停止发表此类报告,多做有利于促进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事,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4.
宋磊 《国防》2010,(1):70-71
台湾2009年3月出台的《四年期防务总检讨》报告受到多方关注,这是马英九上任以来首次对外完整公布其未来“国防”改革方向。该报告出台后,受到美国著名华府智库2049计划协会的关注。该协会发布了名为《(台湾四年期防务总检讨)对关台关系的影响》的报告(以下简称甜艮告》),分析台湾当前所面临的安全挑战;对《台湾四年期防务总检讨》报告进行解读;并通过引用多位美国国防政策专家的观点,对关台关系及未来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防情报局公布的数字说明,苏联在所有类型的战略和常规武器的生产方面几乎都已超过美国。据美国国防情报局草拟的一项报告估计,苏联在1980年生产了3,000辆坦克,5,500辆其他的装甲车辆,1,300架战斗机和400枚近程的弹道导弹。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们说,根据已发表的说明苏联对美国的产量比例的数据计算,美国去年生产的坦克只有苏  相似文献   

16.
7月19日,美国国防部炮制的200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报告》终于出炉。尽管白宫多次下令修改,协调口径,但这份长达45页、发表日期多次延迟的报告仍大肆制造和渲染中国正常的军事发展“对地区乃至美国构成了威胁”的论调,再次以冷战思维和强权逻辑的面目展示在世人面前。自2000年以来,美国国防部就开始就中国的军事力量向国会提出所谓年度报告。综观五角大楼历年的中国军力报告,人们不难发现,“中国威胁论”是贯穿其中的一根主线,2005年的报告也未能脱此窠臼。五角大楼在该报告中,再次对中国的军费预算横加指责,老调重弹、夸大其词、危言耸听,妄言中国的实际军费开支是中国所公布数额的2~3倍,2005年可能高达900亿美元;甚至断言中国实际军费开支已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报告还荒唐地声称,中国如今并没有面临来自另一个国家的直接威胁,然而却继续投入巨资加强军力。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不断恶意攻击中国的同时,美国作为世界上军费开支最高的国家,多少年来一直追加军费。全球军事研究权威机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2005年年鉴显示,美国2004年的军费开支高达455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开支的47%。6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国  相似文献   

17.
半月回放     
2.4万亿美元10月24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表报告预测说,到2017年,美国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及其他与反恐战争有关的总费用将达2.4万亿美元。这一预测比上次预测多出7050亿美元,原因是此次预测将美国为发动战争向别国借款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也计算在内。  相似文献   

18.
樊琳  沈卫  王磊 《国防》2014,(2):73-75
去年9月27日,美国知名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题为《改变游戏规则:颠覆性技术与美国国防战略》的报告,阐述了"下一代技术"项目确定的一些颠覆性技术,重点探讨了这些技术对美国未来作战的影响,呼吁美国国防决策层采取措施,确保美国的技术优势。现将报告主要观点摘编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徐寅 《世界军事》2022,(4):54-58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曾发布报告《新兴技术》.该报告作为新美国安全中心"超级士兵"系列专题研究成果之一,探讨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提高未来美军步兵的战场生存能力.报告主要作者保罗·斯查瑞,是新美国安全中心技术和国家安全项目主任,是目前美国内研究未来战争的权威学者.那么,美军打造"超级士兵"借助哪些新技术?本文带您一起去看看.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新军事战略中,将对美军进行"瘦身",放弃"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思维,战略重心指向亚太。1月5日,奥巴马总统罕见地在五角大楼与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上将一道举行了记者会,公布了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根据这份新报告,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对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动因和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