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泪雨纷飞中看完的《一路格桑花》,是军旅作家党益民曾经几十次挺着胸膛行走过西藏而写成的。一直没有一本书让我这样感彻至深。捧读它,如捧圣洁的格桑花;倾听它,如聆听进藏驮马清脆的响铃;触摸它,一如篆刻在军人炽热胸膛的铁血诗行。沿着作者的笔端行走,生命之路上官兵的青春和生命栩栩如生。青藏线、川藏线、新藏线,从1983年起,作者曾40多次进藏。进出西藏的每一条路,他大都走过,都有他战友的身影。高原冻土晕倒的17岁运车兵、老虎口塌方血泊中的年轻排长、掉进汹涌雅鲁藏布江的战友……在塌方、雪崩、泥石流区,在无人区,在遇险关头,在死亡边缘,作者无数次触摸过死神的额头,无数次经历过生命的挑战和考验,每一次进藏都令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部党委“一班人”把新形势下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实际行动。作为推动部队全面建设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带领部队圆满完成了国防运输保障任务。先后涌现出被中央军委、国防部和成都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的“川藏线上十英雄”、“川藏线上的英雄汽车兵——张洪”、“川藏线钢铁运输班”、“高原模范兵站”、“川藏线模范汽车连”,被四总部表彰的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版图西部的鸡尾处,有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的冰山公路,它起于新疆叶城县,止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脚下的西藏拉孜,全长2000多公里。它蜿蜒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上,是新疆通往西藏阿里高原的唯一通道,也是通往中国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交界处的唯一咽喉要道。人们称它为连接新疆与西藏阿里高原的“生命保障线”、“物资供应线”和“钢铁运输线”。这就是众多人们所为之陌生的新藏公路——219国道。在这条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上,常年战斗着一支被称为昆仑铁骑的汽车部队。部队官兵双手驾驭铁骑,脚踏“生命禁区”,用青春乃至生命向祖国和人民书写着满腔的忠诚。莽莽昆仑,记下了他们在219国道上的生死传奇……  相似文献   

4.
过帕龙沟     
2004年6月,素有“天险”之称的川藏线帕龙沟连降雨水,车队在危如蛀绳的道路上艰难行进。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道孚县是进人西藏的北路第一站,素有“康北大门”之称。1935年红军长征路经此地时,道孚人民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了不少受伤红军战士的生命。60多年后的今天,县长杨正勇在这片有着浓厚拥军氛围的热土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壮歌。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个在川藏线上奋斗27年的老兵,更是一位倍受川藏沿线少数民族群众盛赞的"金珠玛米"——他就是川藏兵站部巴塘大站政委冯美明。从普通一兵到大站政委,冯美明立足本职岗位干事业.忠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为川藏线的和谐做出了贡献。他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上级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治干部"、"尊干爱兵先进个人",所在单位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部队驻地巴塘县多次被四川省和甘孜州评为"双拥模范县"。今年5月.他又被军区推荐上报为"全国拥  相似文献   

7.
唐光义,这位曾在西藏边防某部服役六年、两次荣立三等功的铮铮汉子,回到故乡沱江河畔,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10年时间就把一个只有50余人的乡镇小厂发展成员工500余人、年产值3000万元、税利44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他本人先后被内江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农民企业家”、“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之星”等称号。  相似文献   

8.
黑龙 《宁夏科技》2001,(6):47-48
这是一条用生命和青春铺成的英雄线.又是一条人与自然抗争的生命线,它是一条藏汉民族团结的连心线.更是一条用生命和鲜血凝结而成的汉族人民和藏族人民的系心线。这就是三千公里川藏线。  相似文献   

9.
王贵 《军事历史》2003,(1):27-29
1888年(光绪十四年)是藏历土鼠年,西藏人民至今仍将当年抵抗英军入侵之战称为“土鼠年之战”。西藏人民的第一次抗英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武装侵略斗争史的重要一页。一、战前情势英国于1849年征服印度全境后,为了拱卫这块被称为“英王皇冠上最明亮的明珠”的重要殖民地,确保其在南亚次大陆的长期利益,制定了向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喜马拉雅山国家和中国西藏扩张的方针。1860年,英军进攻西藏的藩属锡金,占领了大吉岭等许多锡金土地。同时,英国同尼泊尔签约,加强了对尼控制。1864年,英军又进攻西藏的…  相似文献   

10.
在认识了众多老西藏之后,笔者深深体会到:西藏号称“世界屋脊”,不仅因为那里有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而且还有一种超越喜马拉雅山的精神——这就是老西藏精神!老西藏们大多有一幅青藏高原般沟壑纵横的“高原红”脸庞,他们站在地球之巅,不仅占据着物质世界的制高点,而且还占据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1.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连绵雪山翩翩起舞,尼洋河水一路欢歌,尽情倾诉着这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位身着绿军装的热血男儿,从繁华的上海来到艰苦的西藏,无私奉献了28年。他把自己的赤诚丹心献给党的事业,献给西藏各族同胞;他为国防建设呕心沥血,甘当藏区繁荣稳定的“铺路石”,被群众誉为“军中孔繁森”。  相似文献   

12.
壮美的青春     
被誉为“紫塞雷锋”的陈浩明,他的名字,在驰名中外的游览避暑胜地承德广为传颂。在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受到践踏和损害的危急关头,他舍生忘死,擒拿歹徒,用鲜血谱写了一曲雄壮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13.
“辛亥”后中华民国的诸多闹剧和“一战”造成的巨大灾难带来的强烈震动和刺激,欧洲生命哲学的世界性蔓延所形成的特定精神背景,成了梁启超文化树人思想进一步深化的现实催化剂。不同于早期从政治工具性意义上新“民”,梁启超晚年更加自觉地从终极眷注的意义上来关注“人”。他紧扣生命、情感、趣味来思考人生,其立人话语也就向审美之境生发,成为关于生命诗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应成都军区《西南民兵》杂志之约,我们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采访了热地同志。现将他的谈话整理于下: 我区民兵组织是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而诞生的,在西藏革命和建设历史上,在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民兵都为保卫西藏、建设西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民兵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洪流之中,带头发展经济、治穷致富,积极参加“两个文明”建设,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区民兵队伍不断壮大,其组织不断巩固和完善,军政素质  相似文献   

15.
周峰 《环球军事》2008,(6):23-25
美国作家弗兰克·赫尔伯特曾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停火》中以幻想的笔触,描述了“生命探测器”。他在小说中写道:“生命探测器”顶部的天线以半圈的节奏前后扫描,这些天线就像许多有结晶的冰棒一样。一名操作员站着监视这个装置,他要服一种药物以保证精力充沛不能睡觉。他周围仅仅有直径6英尺的空间,密密麻麻地布满设备和栅格屏幕,屏幕发出淡绿色,上面的小点子显示着有生命存在,比如一群飞虫或者一只北极狐……  相似文献   

16.
素有“高原粮仓”之称的西藏江孜县人武部门以“青年民兵之家”为阵地,兴办经济联合体,带领民兵同奔致富路,赢得了农牧民的赞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江孜县人武部组织江孜镇“青年民兵之家”的  相似文献   

17.
领导说他“属牛”。因为他把钻床当成生命的一部分,确实有股子牛劲,正宗的金刚钻。同事们说他“属猫”。因为他常为请教难题悄悄找到别人家里去。妻子说他“属兔”。因为他仅仅把家当成临时小憩之所,钻床边还有一个窝。他自己说,我属于“钻床”。礼让要长工资了。可不是人人有  相似文献   

18.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捧读完《一路格桑花》后的由衷感叹。回味在那个严酷的环境里,川藏公路上武警官兵一幅幅艰辛的生活情景不断浮现,李青格、邓刚、王力……他们犹如一朵朵高洁的格桑花傲然开放着,用青春、生命连接起了川藏线的伟大,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不屈的生命,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走进“4370”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十字路口 ,究竟该往何处去 ,常常面临着诸多选择。说真的 ,当初我选择“生命的禁区”西藏 ,完全是受成都军区著名女作家裘山山的小说《我在天堂等你》的影响。小说中驻守西藏军人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 ,使我义无反顾地告别繁华都市 ,走进雪域高原 ,投入了“4370”的怀抱。如今 ,来到西藏已经三个多月了 ,所见所闻 ,让我感慨万千 ,倍觉生命的可贵、人生的壮美 ,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记得半年前 ,还在南方一所军校就读的我 ,就庄重地向学员队党支部递交了毕业入藏申请书。当时 ,同学们都为毕业分配的事…  相似文献   

20.
《论语》中的“知”是一种知识、才智、智慧,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它的内容广泛,可粗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知”来源于“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孔子主张通过多见、多闻、多习、多行等方式“学而知之”。“知”是为了获取一种“智”的生命智慧,为了培养一种“仁智”双修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