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藏有一副名为《平浏农民赤卫队》的油画.该作品由画家李蹇、项尔弓创作于1957年.画面展现了秋收起义中平浏农民赤卫队手持大刀、梭镖、渔叉、镰刀等自制武器和农具奔赴前线的情景.极富动感的画面场景,反映了赤卫队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战斗豪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2.
黄绍强简介     
《中国军转民》2011,(3):34-39
黄绍强(旅加著名画家)和黄与群为辛亥先驱黄兴先生嫡孙、前中国残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黄乃先生之子,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并弘扬辛亥革命精神,理清现代中国(包括海峡两岸)的源头,促进两岸中国人的认同,进而迎接中华民族的复兴,兄弟两人历时八年共同策划了《纪念辛亥革命系列油画》,由黄绍强创作完成,并在历史画创作领域进索以新的手法诠释"现代历史画"的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3.
美丽富绕的博尔塔拉草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农垦骄子,农五师原文联主席金仁香是其中一位。他几十年如一日,把赤诚掏给人民,把生命献给艺术。他的代表作有《荒原》、《天山骏马》、《古道新姿》,《百寿翁》等60多幅,作品参加兵团、自治区和全国展览并多次获奖。油画《大元帅》1998年在加拿大获得了"金鹅奖",国画《文艺泰斗》、《群驼》等作品分别在泰国曼谷和韩国汉城展出。尤其是他精心构思创作的巨幅画卷《万马奔腾》和《华夏神州》等作品凝聚了他几十年艺术生涯的心血和汗水,展示出这位大漠赤子对祖国山河挚爱的情怀。他的作品和传记分别载入《中国美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转民》2011,(7):54-55
为纪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秋瑾、林觉民等辛亥前推翻封建、首建共和的丰功伟绩,继承辛亥革命精神,弘“民主、共和”理念,促进海两岸和平统一,共建和谐社会,展示现代历史画的最新创意,《辛亥源流百年同归》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型系列活动组委会筹办大型系列油画环球巡展览,展出辛亥革命元勋兴(克强)嫡孙、原中国残联副主席黄乃之子、著名旅加画家黄绍强先生精心创作的100多幅《辛亥百年》大型系列油画。  相似文献   

5.
1995年7月,中国海军著名油画家艾民有、张庆涛应巴基斯坦海军哈克上将的邀请,为巴基斯坦海军博物馆创作美术作品,在卡拉奇短短的80天中,奇迹般地完成了5幅大型油画。如果将4幅油画并列在一  相似文献   

6.
王孝柏同志创作的系列肖像油画--<开国将帅>,是一项艰巨、浩大的油画创作工程.它是以为共和国诞生立下显赫战功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为创作对象,每位将帅的形象按构思要求,均须设计为胸像式的"标准像"构图,每位将帅的服装、佩饰基本一致,形式统一.  相似文献   

7.
曾峥 《军事史林》2016,(5):62-64
在军事博物馆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收藏品中,油画藏品无疑是其中一抹瑰丽的亮色.几十年来,各个时期优秀的油画家先后为军博创作了代表他们个人和时代艺术高峰,甚至影响了中国美术史发展的画作.然而,一幅油画在完成的同时,也开始了它老化的过程,这是油画材质自身的特性决定的,同时和它所处的外部环境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人为的补救和干预,这些画作今后也许只能在印刷品上一睹芳容了.  相似文献   

8.
正我的作品《霍爷》刊登在《兵团建设》2012年2月下半月刊。《霍爷》源于我创作的话剧剧本《我的军垦爹娘》。霍爷是父辈们的缩影,他们不同籍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不同文化因子,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叫"兵团"的特殊群体。为了创作,我读懂了父辈们饥餐渴饮碱水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女性创作日益突出,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虽然它刚刚起步,但在情感表达方式和绘画语言方面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个性化品格特征.女艺术家只要坚持探索,真诚创作,就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更好无愧于时代和人生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0.
《晒照片》     
《解放军生活》2013,(1):74-75
《笑脸》创办至今已有八年,作为杂志最具特色的独创栏目深受读者的喜爱,这种能感染他人并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的美丽表情,所带来的积极、阳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已渗透进军营生活的每丝每缕。2013年,为了增加栏目的内涵,扩展外延,我们将《笑脸》改版为《军旅映像》,《笑脸》作为重要板块保留下来,另外增加了《创作空间》和《晒照片》两个板块,《创作空间》除展示一幅优秀摄影作品以外,另有一段摄影者在拍摄过程中的感受,相信  相似文献   

11.
魏节 《当代海军》2001,(1):36-38
成立于1959年的海政活剧团。作为军队文艺界的一支生力军,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在短短6年多的时间内.先后创作排演出《甲午海战》《海防线上》《办道战鼓》和《夜海战歌》等优秀话剧,在我国戏剧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剧目的创作、排练和上演,得到了许多中央领导的关怀,特别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之中多次观看了话剧团的演出,使演职人员受到巨大的鼓舞,大家都说,“周总理爱看海军的话剧。”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社旗县桥头镇阎庄村23岁的基干民兵张继山,从小当放牛娃时就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牛。春华秋实。1987年,他创作的《牧曲》、《牛乐图》等4件作品均在全国青少年书画大奖赛中获奖。接着他又创作了一幅长140米、高0.33米的巨幅国画《千牛图》。图上1100多头黄牛,或奔或卧  相似文献   

13.
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油画--<向井冈山进军>,长236公分,宽126公分,画面采用的是长方形宽银幕式构图(见本刊封底).这是一幅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作品,由于当时历史的原因,在当年曾经轰动一时.1977年7月,该画被封存起来,后曾一度流失在民间.今天,这幅油画重新失而复得,并被湖南省红色收藏委员会收藏保管.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什么?在此,笔者经油画作者的授权向读者释文一览.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樟树市民兵朱墨,3年多来专注于歌词创作,他满腔热情创作的100余首歌词,先后在《解放军歌曲》、《词刊》等报刊发表.他被中国音乐歌词学会吸收为会员,成为樟树市第一个民兵词作家。  相似文献   

15.
葛炎 《政工学刊》2023,(10):封2-封2
《惊梦系列之三》 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油画《惊梦系列之三》表现的就是火箭军战略打击分队的夜训场景.  相似文献   

16.
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戏剧家,其戏剧作品历来为世人称道,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其戏剧创作观的研究始终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汤显祖的作品以及他的创作经历,笔者认为他在《复甘义麓》的信中,提到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八字更是简单明确地概括了其戏剧创作观。作为"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品。一部《牡丹亭》不仅奠定了汤显祖在明清戏曲史上无人可比的地位,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汤显祖的戏剧创作理念。本文试以《牡丹亭》为例,论述汤显祖的戏剧创作观。  相似文献   

17.
人物简介:佟瑶,1978年出生,1992年入伍,辽宁省沈阳市人,现任某集团军炮兵旅宣传科副营职干事。作为业余文艺骨干,入伍14年来,先后创作表演了《家书》、《一枪两眼》、《下棋》等深受广大基层官兵喜爱的文艺节目,曾荣获第二届中国曲艺节牡丹奖,两次荣立三等功,三次荣立二等功,成为了官兵们喜爱的“军营明星”。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大同市离休干部、18枚功勋荣誉奖章获得者马庭英,集毕生精力创作出版了《猫峰堡传奇》、《一家人》、《怒火—从刘庄惨案到平型关大捷》(以下简称《怒火》)3部反映战争年代的长篇小说和一部创作论著《心灵的钥匙》。前不久,84岁的马庭英因病去世,他的最后一部长篇《怒火》有三分之二是在病床上完成的,被人们誉为"生命不息,笔耕不止"的人。  相似文献   

19.
许向群 《政工学刊》2020,(4):F0002-F0002
《启航深蓝》的创作灵感源于一幅名为《航母"style"》的摄影图片。照片作者张雷是解放军报社著名摄影记者,也是我多年的好友。他2018年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该照片是获奖作品《国之重器》组照中的一幅。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以这帧照片为参照,通过图像的改造和转换,完成了这幅作品的创作。如何用时代的眼光来观照日新月异的军事科技发展,如何用恰当的艺术语言和方式来展示新军事变革所产生的新气象,其实是每一位致力于军事美术创作的军旅画家共同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东渡黄河     
高泉 《军事史林》2014,(7):65-65
1937年8月22日。改编后的八路军由陕西三原等地出发。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油画《东渡黄河》。反映的是1937年9月6日,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和任粥时.左权,邓小平等率领八路军总部在陕西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