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核武器试验场是进行核武器试验的专门场地。核武器试验,是为了军事研究和科学研究目的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核装置或核武器爆炸试验,是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必不可少的手段。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鉴定核装置的威力和其他性能,为研究改进核武器设计和定型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布什政府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004年财政年度国防预案中,要求取消研发低当量核武器的禁令。5月22日,美国参议院法案同意取消1993年通过的不得研究和发展低当量核武器的禁令,但规定政府在发展这种核武器前必须经过国会的批准。众议院法案也同意取消研究低当量核武器的禁令,但仍然禁止发展这种核武器。 低当量核武器是指爆炸当量低于5000吨梯恩梯炸药的核武器,相当于二战时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那枚原  相似文献   

3.
美国、俄罗斯是世界军事强国。这里,介绍一下2003年美俄在武器装备方面的一些发展概况。 继续削减和改进核武器的同时,新型核武器成为发展热点 去年,美俄对其核战略进行了调整,继续缩小核武器部署规模,在提高现役导弹核武器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型核武器。 美、俄战略核武器数量稳步削减 2003年3月6日和5月14日,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核武器摧毁战略指挥防护工程和战略导弹基地等深地下坚固目标的效能,美国正大力发展钻地核武器。特别是近10多年来,钻地核武器的研制已成为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利弗莫尔和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发展新型核武器的重要任务。钻地核  相似文献   

5.
以核导弹为代表的战略核武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也是国家地位的象征。美国与俄罗斯拥有全球96%的核武器。因此,美俄等国都把核武器作为战略武器而非常重视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詹欣 《军事史林》2004,(11):30-33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同时声明: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的核威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相似文献   

7.
胡小刀 《环球军事》2012,(20):42-44
冷战结束之后,非战略核武器一直为大众所忽略。如今,随着美俄就削减非战略核武器数量和增加非战略核武器透明度展开谈判,非战略核武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目前也在研制与传统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定义不相符的核武器。美国核武专家汉斯·M·克里斯滕森及罗伯特·S·诺里斯习前对美俄非战略核武器的现状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8.
杨鲁 《国防》2006,(12):64-66
当前,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尽管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为制约核武器发展做出不懈努力,但有核国家核力量建设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核武器技术仍在利用当今高新科技成果继续发展,核武器仍然是迄今为止毁伤能力最强的武器装备,人类仍生活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中。所谓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裂变—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核武器一般是指由核战斗部及其承载壳体组成的武器,俗称核弹。如果将投掷发射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等使核武器构成作战能力的各部分都包括…  相似文献   

9.
人们通常所说的核试验,是指大气层核试验、地下核试验、水下核试验及高空核试验等在试验现场进行的核装置或核武器的爆炸试验。核试验是发展核武器必不可少的手段。随着核试验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用计算机模拟核武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战场,核武器仍然具有巨大的威胁,除了作为战略威慑力量的战略核武器外,各种可用于实战的微型战术核武器也将陆续研制和装备部队。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有关国家正在研制的3种微型核武器: 10吨当量的钻地核武器 这种核武器的弹头可钻入地下10-15米处爆炸,能够使500帕的压力到达地下25米的深度,即使35米深处也仍有250帕压力。如此强大的压力能摧毁非常坚固的地下工事,而核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对100百米左右的建筑设施仅有轻微损坏。此外,这种核武器还能十分有效地破坏敌方的机场等大型坚固的地面军用设施。 100吨当量的反导弹核武器 携带100吨当量核弹头的反导弹核武器,不仅能在高空准确地拦截来袭导弹,而且其高强度的核辐射可使来袭导弹的化学、生物弹头失效。这种反  相似文献   

11.
近日,印巴间已经相持数月的军事对峙再次变得异常紧张,双方都宣称不惜使用核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这使得核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在这块饱经战争磨难的南亚次大陆的上空。 由于印巴两国的核武器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两国对核武器数量严格保密,奉行所谓的“模糊性”威慑。实际上两国目前装备的都是与美国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早期设计类似的裂变型核武器。科学家估计它们的爆炸当量在0.5万~2.5万吨之间。与此相比,美国在广岛投掷的核武器当量是1.5万吨,而长崎的是2.1万吨。虽然核武器设计较为原始,但由于两国不断的军事冲突对核武器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两国核武库一直在不断膨胀壮大。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饿罗斯对目前的国际形势及面临的外部威胁进行了认真评估和反思,重新修订了国家安全构想和军事学说。对核武器和核政策进行了重新定位,再次突出核武器的威慑作用,并明确规定俄罗斯不仅在侵略者使用核武器时要用核武器反击,而且在反击常规武器的大规模入侵和盟友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也可以使用核武器。俄总统普京特别强调:“核武器目前依然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在当前地缘政治条件下维护和平的保证。”这表明了俄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对国家安全环境的判断和国家安全战略构想的新变化,也表现了俄罗斯重新确立核威慑战略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新时期国家安全对核武器的需要,美国核武器综合体转型已进入关键时期。美国实施核武器综合体转型的目的是重塑和建设一个规模更小、更安全、更可靠、更有效和更经济的核武器综合体,维护美国核武器的绝对优势,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核威慑能力。美国的这种做法,显然与全球反核扩散和核裁军的趋势背道而驰,必将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核武器是国家军事战略的基石,其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核力量作战运用的成效.分析了影响导弹核武器配置的因素,将导弹核武器划分为平时和战时两种状态,构建了导弹核武器最佳配置的灰色规划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基于灰色规划原理构建的最佳配置模型在解的稳定性、模型的适应性上要优于同类线性规划模型.核武器最佳配置问题一直是核作战运用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成果可为导弹武器的订购、存贮、阵地配置及作战运用提供理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承军 《环球军事》2011,(24):20-22
过去的一年,核军备控制仍然是世界核形势发展的主流,核大国在推进核裁军进程、压缩核武器数量的同时,仍在继续提高核武器质量及实战化水平,一些国家千方百计地引进核技术、获取核材料甚至发展核武器,核扩散形势更加严峻,日本发生的重大核泄漏再次为世人关注核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展望未来,核武器仍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作用,真正实现核裁军...  相似文献   

16.
美国政府为了防止核武器意外事故,一方面加强对核武器的防范措施,另一方面不断改进其自身的安全装置。核武器的安全装置,又称容许行动装置,即 PAL。它被用来防止未经许可的爆炸。在美国,当一件核武器上装上了 PAL,必须由  相似文献   

17.
事件     
《环球军事》2010,(9):4-4
美国公布《核态势报告》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4月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核态势报告》,宣布美国将削减核武器、停止发展新核武、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但并未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报告显示,美国承诺只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考虑使用核武器保护本国及盟友安全。核武器在美国安全战略中的“唯一作用”将是威慑别国不对美国及其盟友实施核打击。  相似文献   

18.
核武器威力的分类,常见的是按当量的吨级划分。它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和千万吨级。所谓千吨级,就是指核武器当量在一千至一万吨;万吨级,就是指核武器当量在一万至十万吨。其它级别的含义以此类推。  相似文献   

19.
国外目前正在研究的新式核武器有:冲击波弹是一种增强冲击波和光辐射而削弱剩余辐射的战区核武器。它可以用来破坏机场跑道,摧毁建筑物或较小的硬目标和地下指挥所,也可以炸出一条障碍,阻挡对方前进。据国外分析,这种核武器可能是一种小型的聚变弹。  相似文献   

20.
文威入 《环球军事》2013,(22):24-25
10月22日,日本政府宣布,加入新西兰等国为控诉核武器的非人道性以及呼吁不使用核武器而在联合国发表的《不使用核武器公约》。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参加此类涉核条约。此前,国际社会曾多次发表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共同声明,但日本均以美国“核保护伞”等为由,拒绝在声明上签字。而此次确认声明对日本不具有约束力后决定签字,作秀意味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