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它是在江西、湖南、福建、湖北等省区发展起来的。一、红军的诞生,方面军的成立 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  相似文献   

2.
<正>大渡河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取得的一个事关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重要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年大事记(1927—1987)》(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等学术著作都对大渡河战役做了权威性记载。但是,据我所知,80年后的今天,对大渡河战役的某些史实仍有争议,主要集中在怎样理解当年红1军团政治部出版的第186期《战士》报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是经中央军委批准,在红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领导下,由军事科学院编写的。我作为在红一方面军工作和战斗过的老战士,对这部书的编写和出版倍感欣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政治腐败,国弱民穷,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没有人民民主。这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正如毛泽东所说: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研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重要新著──《红军长征史》评介廖国良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已于1996年9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江泽民,总书记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和“英雄的史诗”的题词。60年...  相似文献   

5.
红二方面军作为三大主力红军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钢铁劲旅,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红军史研究中,对于红二方面军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由什么机关决定成立的,成立的意义何在,已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和其他红军长征史著作均语焉不详,一些当事人也众说纷纭,很多史家则对这个问题不置可否.本文试就此做些粗浅研究,不当之处,请专家赐教.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第8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1948年9月27日,中央军委电示华北军区、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批准组建一个新的纵队--第8纵队.  相似文献   

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曾经编成一、二、四方面军,而没有编成三方面军,原因何在?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央曾计划将红军一、二、三、四军团依次扩编为方面军,后来,因为彭德怀同志主动提议三军团和一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放弃了单独扩编为红三方面军的计划,遂造成了缺编.然而,据历史资料记载,红三方面军缺编另有其他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8.
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最远行程达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份,攻占60多座大小城镇,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终于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相似文献   

9.
<正>一、党对人民军队创建问题的探索【朱之江】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但对南昌起义,中共中央最初如此评价:这"完全是一次软弱的军事投机的尝试"。直到1933年7月,南昌起义才被确定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得到了充分肯定。值得注意的是,朱德和周恩来在第一个纪念日发布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关于纪念"八一"的训令》中开篇指出,"南昌暴动孕育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胚胎"。显然,胚胎有别于新生婴儿。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南昌起义为首的三大起义并非意味着人民军队的诞生,只是孕育的开始。因此,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0.
60年前的金秋十日,随着红 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 方面军在陕甘的胜利会师,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军事壮举——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宣告结束。中国工农红军以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坚韧不拔的革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土地革命战争馆陈列着几本名为《红星》的画报。《红星画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创办的第一本画报。《红星画报》是在艰苦的土地革命战争中诞生的。1932年12月,由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创办,由红星社编辑出版。该画报原定计划出版半月刊,后因战事频繁  相似文献   

12.
君威 《军事史林》2006,(1):31-3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是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2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注释说:“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会合后,(任弼时)任二、六两军团组成的第二方面军的政治委员。”注释说: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贵州东部与贺龙同志率领的红军第二军团会合,组成红军第二方面军。”经作者查核,这种说法不准确。红二方面军组成的时间应该是1936年7月5日,任弼时同志任红二方面军政委,也在这时。  相似文献   

14.
江泰尧 《军事史林》2016,(10):19-21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经过千山万水,终于胜利到达陕甘宁地区.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将台堡会师,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妄图聚歼红军阴谋的彻底破产.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已经胜利地完成战略转移的历史任务,给全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展示了光辉灿烂的前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长征中的红一师李庆典赵锡周保忠1933年春,中央红军在粉碎国民党军对江西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后,于6月7日在永丰县藤田镇对所属部队进行统一改编,亦称藤田编队。红一师,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1师从此诞生,师长罗炳辉(后为李聚奎),政治委...  相似文献   

1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位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和指挥下,从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在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内,先后粉碎蒋介石组织和发动的第一、二、三次反革命“围剿”。在三次反“围剿”作战中,毛泽东坚持以根据地为基地,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一场人民战争。他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并在实战中应用成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历尽千辛万苦,胜利地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一部英勇悲壮的革命史诗。在这场举世闻名的人类壮举中,红军通信战士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长征期间,红一方面军的通信保障任务主要由中央军委通信联络局承担。长征开始前夕,为确保长征途中通信联络迅速、准确、万无一失,联络局于1934  相似文献   

18.
壮丽的画卷 可喜的成果──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一卷洪云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唐义路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一卷),新近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全国解放战争史》五卷本系列专著之一。这套著作依次详细地记述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农红军第2方面军,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于湘鄂西、湘赣等地区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之一。一、广泛发动群众,创建工农武装 1928年春,我湘鄂边党组织在贺龙、周逸群等同志的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创建工农武装。短期内,队伍发展到3千多人。但由于部队未来得及改造,军政素质低,在作战中大部溃散。贺龙就地收集失散人员3百余人进行游击活动。同年夏,周逸群到沙市担任中共鄂西特委书记。  相似文献   

20.
迭部,汉时称叠州。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方面军长征途经此地,在这里召开了“俄界政治局扩大会议”。近年来,迭部县武装工作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多项工作受到总参、甘肃省军区的表彰。人们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县长赵凌云为人武部办实事、办难事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