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美军电磁轨道炮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海军雄心勃勃地计划,在2011年演示电磁轨道炮,2015年拥有完整的电磁轨道炮系统,在2020~2025年装备舰队并初步形成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蓝镜头     
日称俄轰炸机入侵其领空;美海军测试高能电磁轨道炮射程可超过200海里;印尼海军陆战队发生重大事故;俄海军司令说海军将力保俄战略利益扩大自己存在。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军电磁轨道炮从论证到缩比样机研制已走过了11年的发展历程,其研制进展无论是所达到的指标还是在关键技术的突破方面均走在了美国三军的前列,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美国海军在对舰载电磁炮的需求定位上给予了明确而充分的论证分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线图,并在研发的管理中引入竞争和评价机制,在关键部件的研制上,采取由两个研发团队同时开展竞争的机制,从而把研制风险降低到最小。然而,美海军电磁轨道炮的研发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装舰对象、炮口动能指标和研发经费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变数,认真分析美海军电磁轨道炮在研发过程中的经验,预测其下一步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战术电磁导轨炮对电源的要求,依此分析了四种高功率脉冲电源特性。评述了它们在战术上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当传统身管火炮的技术进步接近极限,电磁炮的兴起与发展更加引人瞩目。尽管电磁轨道炮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不仅存在储能装置小型化、发射导轨寿命、制导系统环境适应性等诸多工程技术领域的瓶颈,而且面临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工程风险性高等困难。由于这一系列原因的存在,使电磁轨道炮迟迟难以应用于实战。作者试图以经济学领域的"利基战略"为切入,分析探讨电磁轨道炮下一步发展的新思路。研究表明,电磁轨道炮的发展,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并利用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BAE 系统公司向位于达尔格林的美海军水面战中心交付了32兆焦的试验型电磁轨道炮。目前,实验室发射装置的安装正在进行中,BAE 系统公司表示,这是向海军要求的、安装在舰艇上的64兆焦战术武器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美国海军电磁导轨炮样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新社2010年12月10日在华盛顿报道,美国海军在海军水面作战中心达尔格林试验室的电磁导轨炮样机试验中,炮口动能达到了33兆焦耳,创下了最新记录,是2008年1月进行试验炮口动能  相似文献   

8.
作为 DD21型新一代水面舰艇计划中的一项分计划,美海军将准备于1999年开始投资研制155毫米垂直舰炮,并计划于2008年投入使用。155毫米炮将设计成完全综合性的舰炮武器系统以满足未来美海军两栖登陆部队对射程、杀伤力、  相似文献   

9.
电磁发射武器电磁发射武器是利用脉冲能源提供的电能或利用电能与化学能的结合,使弹丸或其他有效载荷达到高速度或高动能,以杀伤目标的武器,是新概念武器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包括电热化学炮、电磁轨道炮、电磁线圈炮等,其中电热化学炮和电磁轨道炮技术在最近十多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电磁发射技术的研究已从演示验证阶段进入武器型号研制阶段,其中,电热化学炮将于  相似文献   

10.
电磁炮     
电磁枪也叫轨道炮。它是目前国外正在研制的一种全新的大炮,现已取得十分重要的进展。这种大炮是利用超强电流经两条铜制导轨时的电磁效应对导轨间的炮弹所产生的强大推力而获得极高的初速,从而摆脱了传统枪炮使用火药爆炸气体推进的原理。这种新武器是对传统枪炮进行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1.
随着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的推进,电磁轨道炮等新概念武器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介绍电磁轨道炮的基础上,总结了外军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瓶颈,详细阐述了电磁轨道炮脉冲功率电源的超导储能技术和变流装置的拓扑结构。研究表明,电磁轨道炮和超导储能技术将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舰船简讯     
美海军潜艇将采用新技术美海军潜艇将采用一系列新技术,包括电磁湍流控制、智能声纳基阵、超空泡武器和相控阵天线等多功能传感器装置。在一份由海军水下作战中心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向国防工业协会提交的非保密性资料中介绍了一项由海军研究局资助的电磁湍流控制技术试验项目。将该技术应用于潜艇艇体可有效避免湍流的发生。进而减小潜艇特征,增大航速,提高机动性。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来,电动炮技术发展很快。将该项技术应用于防空反导是近几年较为热门的课题,本文根据美国海军工程师杂志1992年5期中一篇题为《电推进电动炮:几种电源系统的比较》研究论文,概况性地介绍美海军在舰载电动炮电源技术方面所进行的尝试性理论研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今年2月12日刊文指出,包括“超级隐身”或“量子隐身”材料、电磁导轨炮、空间武器、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与全球快速打击武器、高度自主化的无人系统等五大技术,有望成为未来数十年内可改变战争形态的装备与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电磁轨道炮发射中,电枢与导轨间的高速、带电滑动,使电枢出炮口时产生强烈的弧光,严重干扰激光光幕测速系统对电枢速度进行测试。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电枢与弧光从炮口至测试点之间的运动关系。通过对弧光光谱进行测量,提出改进方法,选择中心波长为780 nm的窄带干涉滤光片对弧光进行抑制,改进激光光幕测速系统,并进行了相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激光光幕测速系统能有效抑制弧光干扰,在相对复杂的测试环境中,具有较高测试性能,满足电磁轨道炮速度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舰载电磁轨道炮的性能特点,从直接动能毁伤、预制破片/子母弹毁伤方面对电磁轨道炮的命中毁伤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电磁轨道炮在海军装备体系中的定位,对其承担的海上防空反导、打击临近空间目标、打击岸上目标与打击海上目标等任务的打击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舰载电磁轨道炮作战使用构想;在作战模式的基础上,从目标探测、指挥控制以及远程目标指示三方面对电磁轨道炮的信息保障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为电磁轨道炮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在电磁发射过程中导轨温度受众多因素影响,而其中部分因素很难进行精确分析,为此运用灰色系统的分析方法对电磁轨道发射装置温度进行研究。为获取模型所需实验数据,搭建电磁轨道发射装置测试系统,并借此测量发射过程中的电流、导轨温度、出口速度等数据。由于测量仪器限制,借助ANSYS有限元仿真对测得的导轨温度数据进行修正,以获得导轨内表面温度。基于经典GM(1,N)模型与Simpson公式,提出一种改进型灰色模型,并以此方法对导轨温度展开研究,进一步选取同能级试验,对不同位置处各因素温升贡献度进行讨论。结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导轨温度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外电磁轨道炮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电磁轨道炮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超高速电磁炮控制系统所面临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研究方向。随着电磁轨道炮制导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最终突破,电磁轨道炮必将成为改写未来战争的利器,引领未来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电磁轨道炮可以推动宏观弹丸到超高速,而相同幅值、不同上升时间的激励脉冲电流波形对轨道炮的电流分布、电枢所受电磁力、炮口速度等发射特性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主要采用Ansoft Maxwell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的方法,对加载不同形状激励电流波形的电磁轨道炮,分析其电流分布、电感梯度及其所受电磁力的变化规律;再通过综合以上几种影响因素,对相应电流波形的电磁轨道炮发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到不同上升前沿的电流波形对轨道炮发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喆  邓小波 《环球军事》2008,(12):48-49
近年来美军发动的几场局部战争中,美海军装备的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为夺取战场的“制电磁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服役年限增长,飞机性能老化,美海军的这个“慢腿老爷爷”正逐渐被新的有“咆哮者”之称的EA-18G新型电子战飞机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